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20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荣幸之至。”汤因比笑道。

那些正是《历史研究》稿件,不过周赫煊讲课的时候,改成了《人类文明史》。内容与讲课时大同小异,不过也有些修改,是他跟汤因比讨论后定的稿。

两人已经约定,这一系列学术论文,观点不同的各自撰写后署名,观点相同的则共同署名发表。

汤因比走了,沈从文也赴任了,被胡适邀请去中国公学当老师。

结果上课的第一天,沈从文就闹出大笑话。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学生久久不语,脑子里一片空白,脸和脖子都憋得发红。

学生们有些懵,不知道这位新老师想干啥。

只听沈从文说:“给我五分钟时间!”好嘛,沈大作家是脑袋宕机了,第一次讲课有些找不到北。

中国公学就在上海,周末大家出来聚会时,沈从文自然而然成为被调侃的对象。

沈从文表情显得很尴尬,胡适安他说:“没事的,慢慢就好了,第一次难免出差错。”

“我们还是聊文学吧。”沈从文掩面道。

徐志摩问周赫煊:“明诚还是没写新诗?”周赫煊想想说:“有一首。”徐志摩找来纸笔,迫不及待道:“快写出来看看。”周赫煊这次抄的诗很短——《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徐志摩反复咀嚼着其中意味,猛地赞道:“好诗!好灵!回味无穷!”

“有点禅意。”胡适微笑说。

沈从文细细体会着那意境,脸上也出一丝笑容,似乎想起了他的湘西往事。

就在《新月》将这首诗刊载时,周赫煊的作品终于在法国出版了,而且一出就是好几部。

第284章【年鉴学派创始人】斯特拉斯堡市,隶属于阿尔萨斯大区,位于德国和法国边境。

这里的历史变迁很复杂,它原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并入法国,接着又被德国占有,一战后又被法国抢回来。

好的朋友,应该还对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凡尔赛合约有印象,其中一个条款就是:德国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

吕西安·费弗尔,此时就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当教授。

他最近正在筹备创办一本杂志,叫做《经济社会史年鉴》。我们以未来者的视角来看,这份杂志开创了年鉴学派,改变了世界史学界的面貌,为现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好吧,说起来很牛,但此时的吕西安·费弗尔还属于“非主”。

二十世纪20年代的欧洲史学界,主派别为“新史学”——实证主义史学。

这种史学派兴起于19世纪后期,当时自然科学爆发式进步,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整个西方社会,都陷入对科学的无限崇拜当中,史学家们也不例外。

于是乎,有人提议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当中。通过各种心理分析,以及对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关注,用来揭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把所有历史都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大要素。史学家们利用自然科学思维,总结出一套“科学公式”,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公式”里套即可。

实证主义史学思想有其先进,促使传统史料去伪存真,让历史研究更加严谨。但局限同样很大,史学家们这么搞下去,导致史学朝着自然科学靠拢,忽视了历史研究的独特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的思想界、史学界、文学界,都充斥着颓废、茫和反叛,从而酝酿出多种多样的新派。

质疑实证主义史学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暂时还无法将它推翻,吕西安·费弗尔就是反对者中的积极分子。

“杂志稿件还没收齐吗?”马克·布洛赫走进办公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