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20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冯庸闻言一愣,表情凝重地说:“不会吧,难道蒋介石敢跟全中国的地方势力开战?”

“他要削藩,你说各省军阀会是什么反应?”周赫煊反问道。

“削藩倒不至于,全国裁军方案,大家可以坐拢来一起谈嘛。”冯庸非常乐观地说。

周赫煊问:“如果谈不拢呢?”冯庸道:“那就保持现状,大不了地方的军费开支,不用再找中央拨款。”周赫煊道:“地方常备军队,自然不需要中央拨款。但各地的警备军呢?如果连警备军的军饷都不走中央,那这个中央政府还叫中央政府吗?这跟藩镇割据有何区别?蒋介石为了自己、以及南京政府的威望,是绝对不能容许这种现象存在的。中央想要集权,地方想要自保,这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

“万事可以谈啊。”冯庸说。

好吧,冯庸的观点跟阎锡山差不多,都认为可以坐下来商量,犯不着动兵戈。

可惜他们把蒋介石想得太软弱了。

当天下午,阎锡山如约而来,正好跟冯庸碰个正着。

“汉卿(冯庸)啊,你是张司令的代表,他对裁军有何看法?”阎锡山见面就问。

冯庸笑呵呵的说:“跟阎部长一样,我们张司令也支持裁军。”阎锡山摆手道:“支持裁军,那是对老百姓说的,咱们就不必说这种空话了。”冯庸严肃道:“若裁军计划秉承公心,那我们张司令自然也一心为国。”

“就怕有人徇私!”阎锡山拍着大腿说,他又问周赫煊,“周先生料事如神,你猜蒋介石这次会玩什么花招?”周赫煊笑着说:“阎部长何必问我,您跟蒋总司令恐怕已经达成秘密协定了吧。”阎锡山瞪大双眼:“这你都能猜到?”

“如果不是有成竹,阎部长会有心思来参加我的婚礼?”周赫煊笑道。

阎锡山坦白说:“我是跟老蒋有些合作,但又觉得不对头,跟手下参谋讨论好几天都没头绪,所以决定来问问周先生。连英国的汤因比先生,都说你是国际问题专家,对中国的问题肯定也有独到见解。”周赫煊分析说:“蒋介石并非蠢货,他敢提出裁军,必然拉一派打一派。中国人讲究远近攻,必然是拉拢阎部长,而打冯(玉祥)、李(宗仁)、白(白崇禧)。我说得对吗?”

“全对!”阎锡山佩服道。

周赫煊又说:“李、白二人的地盘,离蒋介石最近,而且他们属于新进军阀,地盘小、底蕴也不足,因此蒋介石必然首先对二人下手。等解决了李、白,下一个就好轮到冯玉祥。至于最后嘛,阎部长觉得会是谁?”

“可不就是我吗?”阎锡山笑道,他清楚这个道理,但却有自己的打算。

这就是当局者,或者说心存侥幸,总认为受伤的不会是自己。

冯玉祥在北伐战争中出力很大、损失最多,但半年前的分赃会议上,却被蒋介石刻意打,最后得到的好处竟不如阎锡山。

即便如此,冯玉祥还抱着幻想,希望在编遣会议上得到蒋介石支持,从而在中央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管是以前的北洋政府,还是现在的南京政府,都是合法的中央政府,占据着道统大义。军阀们是很看重这个的,因此冯玉祥和阎锡山都想谋得高位,在中央政府有了地位和影响力后,联合其他势力,通过政治打的方式蒋下台。

周赫煊不想看到军阀混战,他建议说:“阎部长,你最好在蒋介石对李、白二人下手时,就站出来反对,这样才能避免事态扩大。”

“这个嘛,容我再想想。呵呵。”阎锡山敷衍道。

周赫煊出的是好主意,也是唯一避免中原大战的方法。只要蒋介石不能顺利服李、白,就不敢轻易对冯玉祥下手。

可阎锡山不愿意,因为跟蒋介石的密约,此次裁军他属于受益者。

到嘴边的肥,阎锡山不想放过,至于李、白二人的死活,他才懒得去管。

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轮到自己时,总还抱着侥幸和幻想。

阎锡山觉得,等蒋介石解决了李、白,再对冯玉祥下手时,必然得天怒人怨。到时候他站出来振臂一呼,联合各方势力,就能轻轻松松迫蒋介石下野,他自己则有机会成为中国的最高领袖。

周赫煊提醒道:“阎部长,蒋介石是绝对不会遵守你跟他的约定的,小心被人当使。”阎锡山说:“我想问的就是这个,蒋介石到底会玩什么花招?”

“过河拆桥,你当心就是。”周赫煊道。

阎锡山还想再问,周赫煊却闭口不言,因为说了也没用。直到阎锡山去南京开会,才终于明白什么叫过河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