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象棋行棋規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行棋規定第1條棋盤和棋子1。1象棋盤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叉組成。棋盤上共有九十個
叉點,象棋子就擺在和活動在這些
叉點上。
棋盤中間沒有劃通直線的地方,叫做“河界”;劃有斜叉線的地方,叫做“九宮”九道直線,紅棋方面從右到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代表;黑棋方面用阿拉伯數字1至9來代表。
1。2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每組共十六個,各分七種,其名稱和數目如下: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士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1。3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下圖(印刷體棋圖規定:紅方棋子在下,用陽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陰文)。
1。4比賽用的標準棋盤,應每格都為正方形,每方格長寬均應為3。2至4。6cm。每個平面圓形棋子直徑應為2。7至3。2cm,大小與棋盤合適配套。棋盤和棋子底,均應為白
或淺
。棋盤上直線和橫線應為紅
或深
,四周應有適當空白麵積。棋子面
分為紅黑兩組,字體和圓框應當醒目。
演示比賽用的大棋盤為直式,紅方在下,黑方在上。棋盤和棋子大小,應配合場所相應增大。
第2條走棋和吃子2。1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
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叉點走到另一個
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
叉點,都算走了一著。
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2。2各種棋子的走法如下:帥(將)每一著只許走一步,前進、後退、橫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宮”將和帥不準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如一方已先佔據,另一方必須迴避。
士每一著只許沿“九宮”斜線走一步,可進可退。
相(象)不能越過“河界”每一著斜走兩步,可進可退,即俗稱“相(象)走田字”當田字中心有別的棋子時,俗稱“(相)象眼”則不許走過去。
馬每著走一直(或一橫)一斜,可進可退,即俗稱“馬走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俗稱“蹩馬腿”則不許走過去。
車每一著可以直進、直退、橫走,不限步數。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法同車一樣。
兵(卒)在沒有過“河界”前,每著只許向前直走一步;過“河界”後,每著可向前直走或橫走一步,但不能後退。
2。3走一著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佔領那個位置。只有炮吃子時必須隔一個棋子(無論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稱“炮打隔子”除帥(將)外其他棋子都可以聽任對方吃,或主動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
第3條將死和困斃3。1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
“照將”不必聲明。
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
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3。2輪到走棋的一方,無子可走,就算被“困斃”第4條勝、負、和4。1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4。1。1帥(將)被對方“將死”4。1。2走棋後形成帥(將)直接對面。
4。1。3被“困斃”4。1。4在規定的時限內未走滿規定的著數。
4。1。5超過了比賽規定的遲到判負時限。
4。1。6走棋違反行棋規定。
4。1。7走棋違反例,應變著而不變。
4。1。8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規”4。1。9自己宣佈認輸。
4。1。10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則或嚴重違反紀律。
4。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4。2。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4。2。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