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章淮河流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非常冒昧地請教,您…?”

“你是想問我是否真的是武威將軍是嗎?”

“呃…是!”

“啊,不用緊張啦!”陳慶之笑著揮揮手,給人一種開朗的印象。

“其實連我自己到現在也都不太能相信呢!既非門閥,又沒什麼功績的一個年輕人居然是個將軍,真是成了世人的笑柄了!”

“沒有這種事!好了,我父親還在等著呢,子云殿下!”元直笑道。

他雖較陳慶之年長十歲,但卻以同輩的友人身份與之往。元直為字,姓名則是韋放。

“不,一定是的!確實是太過了!就像現在,如果不是元直殿下相救,還不知會出現什麼樣的醜態呢?”

“還好趕上了!子云殿下就是喜歡一個人行動,所以父親命我一定要前來接才行!”

“真是太惶恐了!對了…”陳慶之看向被捕的鹽賊們,並問了帶頭男子的姓名。

似是很不屑似的,男子回答道:“我姓胡,名龍牙!”

“哦,胡龍牙?名字不錯嘛!”陳慶之有所似地看著這名男子。

“氣勢也不錯,腕力也不錯!只不過,強奪官鹽、或是將人丟進淮河都不是什麼好事就是了!”

“夠了!你別再說這些有的沒有的了,要就趕快把我殺了!”

“要在這兒就斬了他們嗎,子云殿下?”對韋放所說的話,陳慶之搖了搖頭:“不!不要!”

“不需要你的可憐,快殺了我吧!”

“我不是可憐你,而是為大局著想!”陳慶之站在胡龍牙的面前,提高了聲音說道:“司馬一族,也就是晉朝失去統一兩百二十餘年,天下南北分裂。而今北方的魏朝,無論兵力財力均十分隆盛,準備引領大軍南下,意圖併本朝。在危機迫於眼前的此時,梁的同胞之間豈可以血呢?”胡龍牙將大開之閉上了。看到這兒,祝英臺開口問道:“所謂的大軍,請問大概會是多少人呢?”

“百萬!”

“百萬…?”祝英臺再也說不出話來;而胡龍牙亦雙眼圓睜。陳慶之輕笑道:“不過,魏軍所稱百萬是太誇張了,你們不用擔心!照我子云所估計,最多隻會有八十萬而已。”

“八十萬也是了不起的數字呀!”

“但已經比百萬少了二十萬了!雖然我方的兵力更少,但只要這邊這位元直的父親,也就是姓韋,名睿,字懷文的這位將軍依然健在,那即使魏軍百萬也沒什麼好恐怖的!”陳慶之拍著保證,而韋放則只有苦笑著說道:“子云殿下,夠了吧!父親還在等著你呢!”這是時代為南北朝,梁武帝之治下.天監五年(西元五o六年)的事情。iii平定了三國的動亂之後,晉司馬炎統一天下,為西元二八o年的事情。然而,在經過平和的十數年後,發生了“八王之亂”天下再度卷人戰火的漩渦之中。由於北方剽悍的騎馬民族間人中原,數百萬的漢人為了逃避戰火而南渡長江,於江南再興晉朝。而這個晉朝又被劉裕的宋所篡,來則為蕭道成的齊所奪。

另一方面,在北方制壓了大小無數國家的魏則統一了黃河域。為了和三國時代的魏有所區別,歷史上稱這個魏為北魏,或者是後魏。就這樣,成了南北對立的形式。

西元四九八年,南朝齊第六代的皇帝即位。這名叫蕭寶卷的人物,在歷史上稱之為“東昏侯”因為他確實是昏庸而無能,即位的時候也只有十六歲。

寶卷受亡帝一身的寵愛而長大,完全不知自制心為何物,即使是在父帝的葬儀之中,當一名廷臣因對靈樞低頭拜禮而使得頭巾落下、出其光禿髮亮的頭顱時,他都能夠捧腹狂笑起來,完全不顧葬儀中嚴肅的氣氛。

即位後,寶卷幾乎不管國務,只是和側近一同沈於酒池林之中。本來父帝即考慮到寶卷的年幼而指名了六位重臣負責輔助寶卷,這六人被稱為“六貴人”然而他們卻對寶卷昏庸的行徑到失望,即使是勸諫也無效,因而開始疏遠。於是,在寶卷對六貴人進行肅清的同時,六貴人也進行著廢立寶卷的行動,陰謀、暗殺和叛亂相繼。結果,由於六貴人這方面自己產生了內部鬥爭,寶卷便逐一將六貴人殺死,確立了宮廷內的獨裁政權。這是在其即位後一年的事。

十七歲的皇帝,由於再也沒有能夠勸諫或是制肘的人,因而開始了他的胡作非為。

寶卷喜歡在深夜中飲酒騎馬,甚至跑到皇宮之外去。而且,不光是到處跑跑就算了,當他看到通行的人時,就會叫道:“在這樣的深夜還在外步行,一定是可疑的人,把他抓起來查問!”在這樣的叫喊之後,他還驅馬上前,任馬蹄踢踏無罪的男女十數人造成死傷。而造成民眾決定的,則是一名臨月的孕婦為寶卷的馬踢死的事件。這名孕婦在丈夫的扶持下,正於夜間急忙趕往醫生所在之時,被寶卷驚奇地發現了。而在寶卷的馬蹄之下,這不幸的孕婦就被踢到連胎兒都破腹而出的地步,最後,母子兩人慘死,而丈夫亦身受重傷。

“聽說天子似乎是把破腹而出的胎兒當成稀奇的展示物了!”‘什麼天子!是天子就該像個天子才是!”四處而起的患嗟之聲當然是不會傳到他的耳中,寶卷的常生活依然十分地昏亂。他投入了巨億的國費新筑後宮,在庭園的步道上敷以黃金製成的蓮花。在寶卷的寵妃中,只要有身具白皙美麗的小腳之人,寶卷便讓她足步於黃金之道上,愉悅地說是“今後美女的走步就稱之為金蓮步”為了天子的費,只好向民眾課以重稅,終於有一天掘到了寶卷的腳下…

那就是平西將軍-崔慧景之亂。崔為了與北方的魏作戰,領了三萬兵士出陣,竟突然回軍,以“討伐曼君”為名攻人了首都建康。由於兵士們人人都希望打倒蕭寶卷,叛亂軍自然十分厲害,很快就包圍了皇宮。就在預計再過一就可以攻陷皇宮之時,予州刺史,蕭帶了援軍前來,在戰後討平了崔慧景,平定了亂事。

勝利的蕭鼓就這樣停留在建康,接受寶卷的謝。一夜,其弟蕭衍送來了一封密函,內有如下的傳言:“大哥此次雖立下大功,但也將因此而招來災厄。在朝廷的亂脈之下,大哥將有為好人所嫉,甚至遭到暗殺的危險。建議大見李軍直入京城,將暗君廢除,自立登基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