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淮河流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i在眼底染成一青綠的初夏沃野,於淮河的兩岸廣佈著。陰歷四月的陽光毫不吝惜地灑在地面之上。讓無涯效憑義和青空之歷卿果按相溶,這樣一個晴朗的
子,不由讓人產生就如同往某個方向直走就能走到天上般的錯覺。它是這樣地溫暖而不炎熱,既舒
又怕人。
“真是平靜呀!”在沿淮河南岸的道路上,一名旅人孤零零地騎馬獨行著。這名跨於平凡的褐馬、間佩劍的年輕人,正悠然地望著平野和河面。看來身份應當不低,但卻沒帶任何隨從,大概是十分輕鬆隨
的旅程吧!二十歲出頭的他,並非擁有出眾的容貌,但深澄的雙眼中,卻充滿了知
的活力。
淮河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的洪水,是在自此時代六百年以後的事情:由於南宋與金之間的對立抗爭,使得黃河道改變而
進淮河之中。此後,雖然黃河後來恢復了舊有的河道,但一度河道受奪的淮河,在經過這樣的大異變之後,河道便失去了安定,而成為洪水接連不斷的河川。不管是河水還是人,有“惡鄰居”在旁,不受影響也難!這跟“近朱者赤,近百者黑”的道理也有些相像吧!
在南北朝代,淮河還未受到影響,以其安定的河道穩定地著。兩岸的土地肥沃,上有些微的起伏,
花夏綠,秋天則為殼物成
的季節。對植物好的環境,對昆蟲也是一樣,蜂蝶等羽蟲在草叢花間飛舞跳躍,甚至跑到了路上馬匹身旁。馬兒不快地擺動著尾巴,而馬上的年輕人則揮舞著手臂努力驅趕著蟲子。
“看來只能死守著淮河一線,以防止魏軍南下了!”年輕人發表了言論,卻是和周圍平靜的風景完全不搭的內容。
“即使淮河防線遭突破,還有一條長江呀!長江的河幅有淮河的三、四倍,自古就有足與百萬兵力匹敵的說法,若是將兵力集中於長江南岸、構築堅固的陣地,這樣會不會對阻止魏軍上陸更有效率呢?”
“不行,不行,如此一來就等於放棄了居住在長江以北的數百萬百姓了!守護百姓的安全對朝廷的權威和信賴有絕對的影響,如果忘了這一點的話,那國家就會從內部崩壞了!”問答的聲音都出自同一個人物,馬上的年輕人非常認真地在自問自答著。如果他是在建康(現在的南京)暄鬧的大街上這麼做的話,路上的行人大概多半會離得遠遠地讓開路來吧!像這樣子的言行不被認為是神經病才有鬼!
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有此自覺,依然一派悠閒地順著馬往西邊走去,而口中的哺哺自語也未曾間斷:“不過魏軍真的會大舉南下嗎?這說不定也只是個傳聞而已“不,一定會南下的!現在他們不是正在攻矛州嗎?這就是前兆了!”
“然而這也可能只是杯弓蛇影呀!”杯弓蛇影,這是發生在晉代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叫樂廣的人,他為官清廉而有能,還有治退狸妖的故事傳下來。有一天,他在宅中招待客人,然而客人在喝7他功的酒回到家後卻臥病在
。樂廣前往探病時,客人對他說道:“前幾天在和你喝酒時,於杯中見到蛇的蹤跡,雖然
覺不對,但還是把酒喝了。結果就發燒而很不舒服,我想大概是那蛇作祟的緣故吧!”覺得奇怪的樂廣回家調查,發現在與客人飲酒的房間壁上裝飾著一張很大的弓,而它在杯中映照出來的樣子就像是一條蛇。將詳情告訴客人後,客人的病即不藥而癒。這個成語於是被用在“為莫須有的事情而窮緊張”的情況。
年輕人再度望向河面,眼睛眯成一條線。不過,這並不是因為河面上反的陽光太強,而是為了要確認河畔的數條人影之故。
年輕人注視著,這些人似乎是在爭吵著些什麼。一名旅裝的少年,和另外五名包圍著、怒罵著少年的壯漢…少年的手突然抬起,於是一名壯漢被打了一巴掌的聲音就乘著風傳到了年輕人耳中。接著,少年逃了出去,而壯漢們則怒號著在後追趕。不管怎麼看,少年都是不可能擺脫得掉他們的…
“我當見義勇為才是…”帶著認真的表情,年輕人一面自語一面從間把劍拔了出來,是那種非常用力的拔。可能是使力方向錯誤吧,劍竟離開了年輕人的手往空中飛去,最後掉到了地上。年輕人狼狽地從馬上跳下來。不!雖說是跳下來,然因一隻腳為腳燈所勾住,所以他其實是摔下地的。好不容易解脫了腳燈,拾起了劍,但依然狼狽。因為空了鞍的馬竟然不顧主人就自己跑開了。
“喂!等一下,拜託呀!”年輕人一面追趕,一面呼喊著:“等一下!如果你不管我的話,那我可就傷腦筋了!難道你要我徙步旅行嗎?你應該對你的主人好一點吧!喂,等一下,你這個不忠的傢伙!”到底是“不忠的傢伙”這句話奏效了呢?還是因為前方的人影呢?總之馬是停止了,年輕人也才能好不容易地追上。了一身汗、
著氣的年輕人抓住了組繩後轉身一看,卻發現自己已被包圍,五名壯漢正滿懷敵意地脫著自己。正確地說,其實應該是被他們追趕的少年正
著氣坐在年輕人之前,而滿懷敵意地被望著的人正是這名少年。
“等一下,等一下!”年輕人以一手持劍、一手牽著緩繩的姿勢與壯漢們對立著。
“我是朝庭的命官,姓陳,名慶之,字子云。官拜武威將軍。總之,你們還是先把事情經過說一說吧!”
“…將軍?”少年的眼睛睜得老大,而壯漢們則面面相覷。在一瞬的空白過後。青空之下出現了一陣鬨笑。
“有什麼奇怪的嗎?”這名年輕人.也就是武威將軍.陳慶之問道。壯漢們依然繼續鬨笑著,過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止住.帶頭的男子開口到:“你還是別吹大牛了!像你這樣連鬍子都沒長齊的白麵郎會是將軍?那帶領的兵士大概就是小童或到兒了。到底你這傢伙今年幾歲呀?”
“二十三歲了!”倒沒有什麼特別生氣,陳慶之回答道。制止了又快笑出來的男子們。
“雖然你們會覺得奇怪也不是不可能,但事實就是事實,你們最好還是相信我,否則,麻煩的可是你們!好了,你也站起來吧!”最後的這一句,是對著被追趕的少年說的。這名少年大約十五、六歲,雖然身上沾了旅塵,但肌膚白皙、睫細長,具有一張纖細的臉蛋。正當他想要說什麼時,陳慶之搖了搖頭:“不,你先不要謝我!我還沒說一定會幫你。好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ii少年開始快速地說明,聲調異常地高昂。他說這些人全都是被稱為鹽賊的無賴,還說了這些人準備要襲擊運官鹽的船隻,正巧為其聽到之事。
話還沒說完,男子們的怒聲一喊,就抓向少年的肩膀和手腕。令人不可置信地,陳慶之迅捷地行動了!也許是他一開始拔劍時的表情和態度所給的錯誤印象吧!在一聲驚叫之後,陳慶之已經制住g了帶頭的男子。
“三軍要先奪其帥!”’陳慶之以劍尖指著男子的下顎。
“…這是說,無論敵人有多少,只要將指揮者制住,自然就對我方有利了。很好,離開那位少年!”男子們面面相覷著。
“很不好意思,我的武藝實在是非常差勁。只不過,再怎麼說,刀劍可是不長眼睛的!”顎下撥制的壯漢頭領點了點頭:“照他說的話做,確實是他勝了!”男子們再度互看了一眼,然後才-一放手,讓少年恢復了自由之身。少年在調整了呼之後,向陳慶之行了一禮。
“哎呀!你的禮還是行得太早了一點,事態會變得如何還不知道呢!”
“你說得沒錯!”突然之間,男子將陳慶之的身子一拐,他只用了左手,可見其臂力不小。陳慶之被丟到草地上,盡了最大的努力才沒讓劍脫手。
“大家上,把這兩個人丟到淮河裡去好了!”正當男子怒號時,“那邊在吵什麼!”出現了別人的聲音。全員在左右張望了一下後,發現一隊約八十騎左右的騎兵團迫近。而在看到了最前頭那穿著銀光亮甲冑的年輕武將後,陳慶之高興地笑了起來:“呀,是元直殿下呀!還麻煩你出來
接,真是不好意思!”
…
就這樣,事情終於告一段落。陳慶之和少年受到了保護,而那些鹽賊則都被抓了起來。
“現在我已經可以好好地向您行一個謝禮了吧廣少年一禮道:“非常謝您解決了小弟這次的危難!小弟姓祝,字英臺。”
“不用這麼多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