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袁隗計二虎爭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府大門外,冷清清,全不見早先那車水馬龍的景象,門可羅雀。
王芬謀逆,漢帝遇險,其實對於太傅袁隗的衝擊,最為巨大。黨人的聲勢一落千丈,昔那些總是圍在袁府周遭等待袁隗召見的官吏們,如今一下子都不見蹤跡。
雖然何顒以死來洗脫了袁隗的嫌疑。
但可以看得出來,這位黨人魁首,有著四世三公之輝煌背景的袁太傅,已經是大不如前了。
袁隗心裡也清楚,漢帝雖然放過了他,但並不代表對他沒有懷疑。
之所以放過他,說穿了是裡面還牽扯到了大將軍何進。漢帝是擔心迫的大將軍過急,引發出不必要的麻煩。如今是放了袁隗,可只要他在陽,就要時刻面臨危險。
坐在書房裡,袁隗的氣看上去非常差。
袁紹靜靜的垂手站立書案前面,一句話也不敢說。
“本初,你們謀劃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呢?”袁隗痛心的說:“若我知道你們要這麼做,一定會設法阻止。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可之過急。你們以為殺了漢帝,我士人真的就能有出頭之
嗎?”袁紹還是不說話,但看得出,他並沒有把袁隗的話語聽進去。
嘆了口氣,袁隗說:“我已經老了,也許比不得你們這般的衝勁,可我多多少少也經歷了這麼多年,看了那麼多事情。早年陳蕃、李膺何等聲勢,還不是最後落得個…算了。我也知道。這些話你未必聽得進去。許子遠他們現在的情況如何?”袁紹說:“叔父,子遠已經派人送信,說他已經去了渤海郡。那裡是以靺鞨粟末部的胡人為主體。雖貧瘠,但也還算安全。子遠說,他打算在那裡呆一些子,靺鞨人
於騎
,當可招攬之。子遠地打算,是在靺鞨粟末部當中招兵買馬。徐徐圖之。”袁隗抬頭,渾濁地老眼中,閃過了一抹
光。
“本初,看起來你已經是下定了決心。”袁紹猶豫了一下,咬著牙點頭道:“伯求早先曾和我說過一句話,紹牢記在心中。若士人想要實現理想,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行。這實力就是兵馬,誰的手中有兵馬。誰就能大聲說話。伯求這次失敗了,但也更堅定了我這種想法。我們手裡必須要有人,否則地話,就算我們聚集了天下間所有的名士。一樣是難以成事。”袁隗沉默了…
他閉上了眼睛,很久沒有說話。
書房裡的氣氛非常壓抑。袁紹甚至可以受到,有一股子涼氣,從脊樑骨裡冒。
到了這一步,他也無需在隱瞞什麼。
索把一切都挑明,若是袁隗真的要殺他,也是沒有辦法。可何顒的說法,卻讓袁紹看到了一個從未看到過的世界。如果王芬真地成功了,如果漢帝被殺了,如果士人的手中掌握兵馬,那如今的陽,又該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那並不好說。
袁隗道:“你的想法也許沒錯…”袁紹長出了一口氣,看起來袁隗也多少接受了他的觀念。
但袁隗接著說:“可現在的情況說,黨人已經無法無路可走,等許子遠練兵馬出來,少說也要兩三年。這兩三年當中,黨人又該如何做?閹寺未除,帝黨崛起…這大漢朝自光武皇帝開始,大權集於皇室手中。何遂高手握陽防務,皇上如今掌有新軍。唯有我等士人,卻一無所有。看似強大,其實虛弱,當如何熬過這三年?”袁紹啊了一聲,搖了搖頭。
“侄兒倒沒有考慮這些。”袁隗出了一絲笑意,睜開眼睛看著袁紹“本初,你有才幹,更為我袁家的才俊,為叔甚看好你。但你有時候,過於輕浮,很多事情只想到了結果,卻不去考慮這中間地過程。說的好聽,你這叫目光遠大,說的難聽,卻是好高騖遠,當甚戒之。”袁紹恭敬的說:“侄兒定當牢記叔叔地教誨。”
“如今我士人已經處於生死存亡之際,在聚為一黨,說不定就會有殺身之禍。當引禍水東,把眾人的目光轉移到別地地方去。我等隱忍,於夾縫中求生存,方能保全實力。”袁紹心裡一動“叔叔的意思是…”
“本初,你可知道董卓如今在涼州有何成就?”袁紹搖搖頭,輕聲道:“這兩年侄兒先是征討黃巾餘孽,而後又…不甚清楚。”袁隗笑道:“我卻是知道。在涼州,董卓的勢力幾乎覆蓋整個西北,包括北地、安定等郡,全都是看董卓的眼行事。那武威雖有些許動盪,可未嘗不是董卓故意為之。如此一來,他就能長久滯留於西北一地,發展壯大,最終成為龐然巨物。”袁紹有點不明白袁隗的意思,好端端,提起董卓幹什麼?
他現在聽到‘董‘字,就噁心的想要嘔吐。可也清楚,叔父說這些,絕不會是無的放矢。
袁隗接著說:“董仲潁如今麾下有雄兵二十萬,其中包括了天下最銳的三支人馬、湟中義從、秦胡兵以及西涼兵,皆百戰
兵,可稱得上是我大漢最為雄健的兵馬。麾下猛將如雲,更有其董氏一族打造出的幕僚為核心,為他出謀劃策…”袁紹忍不住,倒
一口涼氣。
“那董卓,竟已發展至如斯地步?”
“何止…董家子與蔡家聯姻,結盧植,與東觀博士甚好;而那薰家子,更因這次拼死救駕,成了自光武中興後,我大漢第一個十八歲的將軍,亭侯…雖比不得當年的冠軍侯。可這二百年來。確是我大漢第一人。如今薰家子任虎賁中郎將,漢帝又有意重組虎賁郎…嘿嘿,薰仲潁外有西涼雄兵。內有他那獅兒坐鎮…本初,難道你不覺得,如果董仲潁再有一個外戚地身份,不就是又一個何遂高?”袁紹一顫,駭然地看著袁隗。
“叔父是說,依附董仲潁?”
“可命張邈向董仲潁依附。我聽聞士孫瑞如今正在安定,可命之也依附了董仲潁。”袁紹隱隱猜測到了袁隗的心思,也明白了袁隗的意圖。
“可請荀慈明、王子師依附大將軍,我說地是徹底依附。如此一來,則可以為我士人謀求生路,獲得息之機。同時,挑起何遂高與董仲潁之間,坐收漁翁之利…總之。我們想要再有機會,就忍耐、再忍耐…一方面讓他們去內訌,一方面我們自己發展勢力。待時機成
,則士人就可以重獲生機。”
“叔叔此計…”
“陽一頭虎。涼州一頭虎…嘿嘿,可稱作為二虎爭食之計。”袁紹沉了片刻。覺得袁這計策若實施起來,卻是如今最為妥當的策略。
“那如何挑起何遂高和董仲潁的衝突?”這時候,袁紹才知道,論起老謀深算,還是叔父高明。他不有些可惜,為何早先不把事情向叔父說清楚。若是能得到叔父的同意,並與之謀劃,豈不是勝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