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閔妃一派為清政府事事幹涉所苦,對袁世凱的不滿早端倪。他與大院君勾結,想剝奪閔妃實權的陰謀已是昭然若揭,使閔妃陷入深深的憂慮當中。為了保護自己,她只有以強化閔氏家族來建立自己的勢力架構。所以,不論大小官職,閔妃一律任命給閔氏家族。
列舉閔氏家族“泳”字輩的幾個人來看,閔泳駿、閔泳達、閔泳煥、閔泳韶、閔泳國、閔泳植、閔泳祥、閔泳偉、閔泳哲、閔泳基、閔泳敦、閔泳州、閔泳宇、閔泳恕等,全都被授以判書或是參判或是監司以上的職位。
“泳”字輩的上一輩“鎬”字輩與下一輩“植”字輩的閔氏家族,被任用者更是人數眾多,其中閔泳駿、閔泳達、閔泳煥、閔泳韶等成為閔氏權勢的“四大巨頭”當時百姓用“一駿二達三煥四韶”形容國家朝廷大臣。
生為閔氏家族的成員,大體説來他們都帶着飛黃騰達的共同徵兆。而這些人一旦被國家任用,每個人不僅靠賣官鬻爵瘋狂斂財,還在全國各地設立典圓局,任意製造錢幣,忙着中飽私囊。
朝鮮人民在外患迫、內政腐敗的狀況下,長期地過看痛苦的生活,諸閔官員不顧國家利益,只忙於享受榮華富貴,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對人民的敲詐壓迫,愈來愈殘暴。
值此混亂之際,在咸鏡道地方發生了一件事,大大的刺了
本人。咸鏡監司趙秉植在自己所管轄的地方宣佈了一種新的法令,叫作“防谷令”原來
本商人在朝鮮收購糧食,通常是在莊稼收穫以前,給朝鮮農民附有條件的貸款。契約規定,在收穫後,農民應以收穫全部或一部賣給
本商人。
本商人利用這種收購方式,一方面進行高利貸剝削,一方面又保證了在荒年也能從朝鮮輸出大宗糧食。這種野蠻的掠奪,驅使農民走向貧窮和飢餓的深淵。
1889年,由於朝鮮有許多郡連年發生災荒歉收,農民們堅決反對本商人自朝鮮輸出糧食,迫使咸鏡監司趙秉植下達所謂“防谷令”不準賣任何農作物給
本人。
對於監司來説,擔負着養活老百姓的責任,頒佈這樣的法令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要從朝鮮輸入米穀養活百姓的本來説“防谷令”是個噩耗。
本商人也受到了打擊,便催促
本政府出面向朝解抗議並要求賠償。
閔氏政府最後解除了“防谷令”但不允賠償,這件事拖延3年沒有解決,後來本任命大石為辦理公使,積極向朝鮮政府
涉而仍然毫無結果。
本內閣總理伊藤博文遂致電李鴻章要求協助,電文中語氣強硬:目前索賠不允,請袁世凱規勸朝鮮政府對我國賠本免息,否則我國將和朝鮮撤使絕
。後經袁世凱從中調解,以朝鮮政府向
本賠款11萬兩了結。
事件雖然按照本人的意願結束了,但是
糧案在
本議會中引起不滿朝鮮的
烈言論,
本政壇醖釀着對朝鮮採取強硬態度的氛圍。
受饑荒所苦的百姓們對政府不當的措制到憤慨,民亂就像燎原之火般,在全國各地開始爆發。南起慶尚道昌寧,北至咸鏡道德原,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其中,江原道鐵原與錦城地方,良民甚至攻擊官廳,掠奪國家的財產。在平安道地方的成川與江界等地,官民共同發起暴動,平安監司閔柄石甚至逃到京城去。
緊接着糧之後,又發生刺殺金玉均事件。
金玉均、樸泳孝等人在“甲申政變”失敗後逃亡本,仍一面與朝鮮國內同黨互通消息,一面與
本陰謀團體、軍國主義分子相勾結,繼續進行對朝鮮的顛覆活動。朝鮮政府屢次要求
本引渡金玉均等人,都被
本政府拒絕了。
1892年5月,朝鮮政府密令李逸植到東京主持謀殺金玉均、樸泳孝的活動。李逸植假裝與金、樸親近,伺機刺殺,但一時難於下手。這時候本政府對於金、樸等人,不敢給予顯著的支持,以免使
本在外
上處於不利地位。金玉均等人頗為失意,李逸植便乘機説動金玉均,不如依賴清政府之力,重返朝鮮,另闢途徑。
1894年,金玉均聽從了李逸植的勸説,決定先趕赴上海。金玉均前腳剛走,李逸植便命令刺客洪鐘宇隨行。金玉均—行抵達上海公共租界的第二天,洪鐘宇即將金玉均刺殺了。中國上海當局將刺客洪鐘宇及金王均的屍首解歸朝鮮。朝鮮政府傳令將金玉均屍身肢解示眾,同時準備重用洪鐘宇。
刺殺金玉均事件立刻在本引起了強烈的反應,一些政客乘機煽動戰爭。早就和金王均等勾結的玄洋社,派人謁見掌握
本軍事大權的參謀次長川上,川上即指示他們再住朝鮮“放火”製造較大的戰爭藉口。玄洋社隨即糾集軍人策士等,組織成了所謂的“天佑俠”團,與原已潛入朝鮮的
本人聯絡,展開侵略朝鮮的活動。只在等待朝鮮境內的民亂擴大,就可決定出兵。
混亂不堪的朝鮮上空,已經戰雲密佈,倏忽就會雷鳴暴雨。可是閔氏政府毫無察覺,袁世凱這時仍頗為自負,得意忘形,完全沒有估計到朝解局勢會發生什麼急劇變化。
遍及朝鮮全境的民亂終於在1894年匯合為規模巨大的東學黨起義。
東學黨又稱東學道、天道教,是朝鮮民間的秘密結社。創始人崔濟愚,出生於朝鮮南部一個貧苦塾師的家庭。他曾遊歷四方,深知廣大農民的疾苦和外國侵略者的先鋒——天主教勢力的擴張。1860年,他雜取儒家及釋道學説教義,創立東學道,標榜“人乃天”的教義,與天主教所代表的“西學”相對抗。
崔濟愚在貧苦的勞動人民中獲得許多信徒,但是據儒家學者的説法,東學道是妖言惑眾的
教,應該被世人所排斥。教祖崔濟愚在高宗即位的1864年,在大邱監獄被判死刑。但是,族人崔時亨繼承了他的事業,在官方搜捕迫害下,秘密進行宣傳活動。
由於19世紀下半葉朝鮮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尖鋭化,東學道信徒逐浙增多,遍及全國,而以朝鮮南部全羅、慶尚、忠清三道為中心。東學道組織擴大並不斷強化,終於搭上抗拒暴政的民亂便車,有組織的展開東學黨運動,而發展成一股革命勢力。
1894年間,金羅道古
郡農民因郡守趙秉甲貪污,迫害人民而羣情憤
,派代表赴全州,向全羅造觀察使控拆,農民代表反被逮捕入獄。四月間,古
郡東學道首領率領憤怒的農民羣眾,實行武裝起義。襲擊郡衙,殺死郡吏,奪取武器,打開倉庫,把糧食散發貧民。
最初起義軍派出了數名首領,去找政府要員呈遞請願書。他們的目的只是單純的請求赦免第一代教祖崔濟愚的原罪,並承認天道教本身為正當的宗教團體。但是,閔氏政府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這種請求。隨後,40餘名的東學黨成員大舉前往京城,在王宮正門前展開連坐示威。這次在他們所列舉的要點中,明白提出“濟世安民”、“逐滅倭夷”、“盡滅權貴”的政治要求。
起義者提出排除閔氏勢力專斷,換言之,東學黨主張趕走閔妃與其黨羽,以及應該拒絕所有外國侵略的行為。他們的主張恰巧與大院君的主張不謀而合。
閔皇后看到東學黨提出的要點與大院君的一致,大為慌張,將林圭鎬、孫天民、孫柄熙等東學黨首領全部逮捕,加以嚴罰。事態越發擴大,東學黨人只有以武力對抗政府了。
於是東學黨由全羅道古郡的東學道人全奉準為總司令,組織數千名東學軍,每到一處便攻擊當地官兵。當時,東學軍向所有農民散發的檄文內容如下:我們高舉正義的大旗而起,只想解救百姓於塗炭之中,將國家置於磐石之上。對內,我們要嚴格懲罰被貪念所惑的貪官污吏;對外,我們要從這塊土地上趕走被大清國、
本等外敵。不堪忍受貴族與富豪橫行霸道之苦的農民們,遭受首領、方伯驅趕的下級官吏們,以及所有像我們一樣懷着怨恨的人們,趁此機會,都一起加入鬥爭吧!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我們將永遠無法
離貧困、屈辱與苦難…
東學軍在起義之初,只以東學道教徒兩千人組成的軍隊,從古郡開始和官兵爭奪地盤。所到之處,東學道徒與非道徒農民紛紛起義響應,參加者還有當時受盡壓迫和凌辱的奴婢等賤民和城市貧民,甚至還有一部分對當時社會不滿而又失勢的沒落兩班、儒生、鄉班和地方胥吏。起義軍驅逐地方官吏,搜出地主豪紳的錢糧,散發給貧勞人民。朝鮮政府派官軍前去鎮壓,反被起義軍擊潰。
從高宗31年(1894)5月開始起義的全奉準東學軍,所到之處勝利不斷,如入無人之境一般橫掃古、泰仁、南原、扶安、興德、高敞、茂長、靈光等地。終於在當月末,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全羅道的首府全州。一時朝鮮南部三道完全捲入農民起義的風暴中,朝鮮政府無力控制。東學軍在這些地區建立起自己的軍隊組織,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機關——執綱所。
政府對此大為恐慌,重新組織東學軍的討伐軍。招討使洪啓薰帶領討伐軍,約一千名用美國新式武器武裝起來,又經美國教官訓練的京師,也為隨抵達全州。他們在得到人員和武器的補充之後,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對全州城發起了多次進攻。數間,兩軍展開了
烈的攻守戰,全州城變成了一片火海。但是,東學軍在城內百姓的大力支持下,頑強地守衞住了全州城,並且還多次衝出城外進行反擊,每次都給京師以沉重的打擊,致使討伐軍攻城的企圖未能得逞。東學軍方面也有很大的傷亡。
這時候,在麻浦別墅裏過優閒子的大院君,聽到東學黨席捲全羅道的消息,心中大為歡悦。因為東學黨行動綱領中提出的“排除閔氏勢力,驅逐倭寇洋夷”的口號,與自己平常的思想完全一致。大院君認為東學黨起義是絕好的一次機會,立刻派心腹部下去全州,勸説全奉準帶着東學軍攻打京城。但是,這股來勢洶洶的勢力,在朝鮮當時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中,已超
了大院君可以控制的範疇。東學軍掀起的狂
,將整個朝鮮捲入了動亂的遊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