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瞬間徹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手果然有效,加上氣球本身具有堅韌的皮質,使得對方的箭矢一觸球體立馬彈開,絲毫無損於皮質的完好。
但紀空手的心裡並沒有因此而欣喜,反而更加緊張,因為他十分清楚,對於真正的內家高手來說,這點距離算不了什麼,他得隨時提防對方高手的襲擊。
“呼…”就在紀空手念頭一轉時,他的耳朵顫了一顫,入耳所聞的,是長箭穿透虛空所發出的隱隱風雷之聲。
如此霸烈的一箭,確有沛然不可御之的威勢,才從弦上出,眨眼間已如一道電芒
至,凜凜箭身上,充滿無限殺氣。
紀空手心中一驚:“能夠有這等功力者,放眼天下,已是寥寥無幾,此箭若非衛三公子的手筆,便是劉邦親自出手,舍此二人再無第三者可以出這一箭來!”他對劉邦有如此高的修為一點也不懷疑。當
救起劉邦時,他
本不知其傷在誰人之手,也不知那時劉邦為了取信陳勝王而自封五成功力。
隨著箭令的近,紀空手心中暗忖:“看來今
我如果不盡全力,只怕這一箭就足可要了我的命。”他終於伸出了自己的大手,這隻大手沉穩而有力,誰也不敢相信,就在這一刻前,這隻大手不僅軟弱無力,而且
本就無法動彈。
但在此時此刻,當這隻大手出現在虛空時,它卻顯得那麼地富有生機,那麼地充滿活力,而更讓人心驚的是,不知什麼時候,一把七寸飛刀已經緊緊地握在了這隻大手的手心。
紀空手出刀,驟然而現,毫無先兆,更沒有一絲的猶豫,就在他聽到腳下傳來弦響之時,他的飛刀已出。
刀出,猶如夜空中的一道閃電,炫耀奪目,以一種玄乎其玄的角度,沒入虛空。
飛刀的出現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如一片暗雲,又似一縷清風,但它的陡然現身帶出的那種狂野的氣勢,足以讓每一個觀者動容。面對這瞬息間的變化,劉邦的表情依然冷峻如初,但他的內心卻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驚駭。
他並不為這一刀的霸烈到驚駭,而是驚駭紀空手何以會在這個時間使出這樣的一記飛刀!天下間凡是經過了他獨門制
手法的人,
本就無法化解,更不要說還能使出如此霸烈的飛刀了。
他的獨門制手法乃是問天樓不傳之秘,惟有歷代樓主才能擁有這手法的秘訣。據說自這手法問世以來,曾經使用過六七十次,在受制的這六十七人中,不死即廢,無一例外。所以他才敢大膽地答應虞姬的要求,以博美人一笑,藉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紀空手卻化解了他種下的制之法,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說這紀空手真的是一位天生的武者,僅憑悟
與天資就能創造這種絕不可能發生的奇蹟?
這才是讓劉邦到擔心的事情,他雖然從未與紀空手有過真正的
手,但是他對紀空手出道江湖以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並不陌生。在他看來,紀空手就像是一個不倒翁,也許實力未必太強,勢力也未必龐大,但無論遭受多麼大的壓力,紀空手卻總是能奇蹟般地站著,永不屈服,永不倒下!這也是劉邦為什麼要將紀空手排在項羽之上,列為自己平生的第一大敵的原故。
劉邦曾經目睹過紀空手與人手的場面,是以,他對紀空手的實力從來都不敢低估。不過,當紀空手真的奇蹟般化解了自己的獨門制
手法之後,此刻再見飛刀,他的心裡
不住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震撼。
他之所以震撼,是因為紀空手這一刀的速度以及它與生俱來的氣勢,雖然此刻他們相距甚遠,可是他卻從虛空的氣中
到了紀空手這一刀的霸殺之氣。
那是一種君臨天下、睥睨眾生的霸氣,大有捨我其誰的王者之風,同時它也是一種覺,可以讓人的心裡產生震撼的
覺。
劉邦的眼睛幾乎眯成了一條縫,擠出一道銳利的厲芒,死死盯在那穿行虛空的飛刀上。
他在等待,等待著飛刀與自己出的那一箭的相撞。他倒有心想看,究竟是飛刀霸烈,還是勁箭有力!同時他的手上已經扣了三支勁箭,隨時準備發出第二輪的攻擊。
虛空之中,他聽到了隱雷的輕嘯,見到了電閃的軌跡,卻沒有看到那刀、那箭。刀在哪裡?箭在何處?其實他知道,刀在電閃的軌跡之中,箭在隱雷的輕嘯裡。
“轟…”半空中傳出一聲清脆的暴響,如悠揚的鐘聲劃過天際,劉邦怔了一怔,他看到了刀,也看到了箭。當刀箭在半空中悍然撞擊時,他分明看到了一團火星,隨著洶湧的氣旋轉個不停。
“他發出的飛刀竟然能阻住我的箭勢,這已經說明他恢復了自己原有的功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劉邦搖了搖頭,似乎完全糊塗了,但在他的心裡卻十分明白,那就是不管紀空手遇上了什麼事,他都絕對不會讓紀空手再次從自己的手裡逃脫!
“嗖…嗖…嗖…”他不再遲疑,以最快的速度出了他手中的三支勁箭。
一弓三箭,雖同發卻分先後,並且各有各的角度,以電芒之勢破空而出,這一手端的漂亮,引起全場將士齊聲喝彩,就連劉邦自己,臉上也出滿意之
。
他之所以得意,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這三支箭的確演繹出了箭術的極致。雖然他並沒有專門練過箭術,但在他這種武學大高手的眼中,任何兵器都有共同點,只要稍加用心,自然可以通曉其中玄理。
三箭雖是齊發,但各有一尺間距,而且它們的目標顯然一致,都是那個懸在半空的氣球!只是它們的落點卻有細小的偏差,這樣一來,加上奇快的速度與驚人的力道,紀空手要想出手阻住箭的去勢,恐怕有不小的難度。
“完了!這種箭法簡直是聞所未聞。如果它是衝我而來,我或許還有辦法,可是它不是,它只想爆氣球,然後讓我活活摔死!”就在劉邦拉響紀弦的剎那,紀空手已看到了這一箭可能引發的後果。他的身上不僅有離別刀,還有數把例無虛發的七寸飛刀,可是他心裡十分清楚,單憑這些,還不能阻擋這一弓三箭勢在必得之勢。
他不得不佩服起劉邦來,其實他在沛縣之時,就覺得劉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年紀輕輕,卻少年老成,遇事不亂,處亂不驚,的的確確是塊幹大事的材料。在紀空手的眼中,雖然劉邦格陰沉,辦事圓滑,但仍不失為自己的朋友,如果不是劉邦想借神農之手除掉自己,或許他們至今還是維持著親密朋友的關係,而不是這般一拼生死的敵對關係。
他始終認為,若要與劉邦為敵,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在作出這個結論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這位永遠都是以冷靜姿態對人的人的武功究竟如何,但就憑他的這副冷靜,已經展示了作為高手的自信。所以當劉邦出這一手神奇玄妙的功夫時,紀空手似乎並不
到太過驚訝。
雖然紀空手算到了劉邦的真正實力,卻沒有把握破解對方這兇狠的絕殺。眼看著這三支離弦之箭呼嘯而來,越越近,紀空手握刀的手也緊張得直冒冷汗。
十五丈、十丈、五丈…
箭頭每近一尺,紀空手的心便不自然地跳上一跳,
到有一股無窮的壓力緊緊擠壓著身體。
“想要我死?沒那麼容易!無論如何,我都要搏上一搏!”紀空手不再猶豫,一隻手握住離別刀的同時,另一隻手已經扣著三把飛刀。
“呼…”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就在這時,半空中陡然生出一股勁風,其勢之猛,竟然帶動著氣球快速地向南飄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