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朔二年二月,荀紹驅逐魏軍,光復涼州。

魏國本要再戰,但國中大約是起了爭執,此事不了了之,戰火也就暫時熄了。

西北大捷,荀紹卻不敢掉以輕心,鞏固邊防是重中之重,安頓百姓也成了當務之急。如今涼州城已被洗劫一空,不少房屋和良田被毀,民生成了頭等大事。

荀紹下令所有士兵卸甲還田,儘快恢復民生。小鈴鐺不在身邊,她少了樁牽掛,本人便親自投入了進來。每一早便帶著人在涼州城裡奔波,手底下那些副將受了染,也紛紛褪下鎧甲,做了回平民。

她帶著竹秀從城中返回營地,忽然瞧見有隊人馬在幫著當地百姓重建房屋,竟然是周丰容的人,這才想起此戰他幫了自己不少,而自己一直忙碌著,竟然都毫無表示。

當晚將軍府設宴,款待眾將,慶賀得勝。

夜晚寒涼,周丰容姍姍來遲,一腳跨入門來,卻見一張大桌,眾人圍坐一起,不蹙了蹙眉。

荀紹眼尖看見,暗怪自己心,她本身沒有門第之見,設宴也按照她父親在世時的規矩,絲毫無等級區別,這與在都城中分案而坐的規矩是絕不相同的。周丰容本身就傲氣,世家公子與一些出身平民甚至草莽的人坐一起,大多都會心生不快。

她忙起身道:“大將軍擒拿段宗青時受了些傷,不能吹風,還是坐我這裡吧,我這裡離門遠些。”這不過是客套話,雖然眾人圍坐無高低之分,但她是主帥,多少會有些不同吧。

周丰容依舊冷顏少語,走過來在她身邊坐了,對她抬了抬手:“無妨,荀將軍坐吧。”荀紹見他模樣雖依舊冰冷,卻無不悅之,放下心來,率先向他敬酒,謝他此戰多番相助。

周丰容卻道:“我只不過是在後方壓了個陣,戰策和主力都是荀將軍的。至於段宗青一事,我懷著私怨想與他一較高下,此事傳出去未必光彩,無須再提。”荀紹好笑,不提的話,這功勞不就平白無故成她的了?

積雪消融,風拂面,連西北都開始受到微弱的意時,朝廷派來了官員。

荀紹將手下副將們送走,與周丰容坐在亭中演對軍陣,抬頭就見竹秀領著杜衡來了,立即起身相

“荀將軍得勝,大快人心啊!”杜衡笑容滿面地走過來,朝她和周丰容分別見了禮。

“杜大人客氣。”杜衡道:“今在下跑這一趟,一來是替朝廷送來些款項以備西北重建;二來是看看西北如今民生,回去稟報陛下;三則是樁小事。”他呵呵笑著,朝身後擺擺手,立即有三個下人上前,每人手中竟捧著一隻大碗。

“這是…”荀紹已聞到酒香,暗自動。

“寧都侯說將軍驍勇善戰,乃國之棟樑,他佩在心,無以言表,只能奉上三碗薄酒,還望將軍笑納。”若是應璟在跟前,荀紹真要誇他一句了,當即便拱了手道:“多謝寧都侯,本將卻之不恭了。”正伸手去端,身後一直坐著的周丰容忽然道:“慢著。”荀紹轉頭就見他皺著眉緊盯著那三碗酒,驀地瞥她一眼,眼神竟滿含警示之意。

她恍然記起先帝時曾有官員明爭暗鬥,東北軍營有個主將打了勝仗,卻被朝中“賜酒”給害了命,想必他要提醒她的就是這個。

荀紹看看杜衡,怕他起疑,朝周丰容笑道:“大將軍稍候,末將喝完這三碗酒便馬上來接著演陣。”說完從左往右依次端起酒來一飲而盡。

“合浦風酒,西北烈酒,汝南滌秋醉。好,實在再好不過!”荀紹抹了抹,朝杜衡行禮:“多謝寧都侯賜酒。”杜衡瞥一眼周丰容,又呵呵笑道:“荀將軍不必客氣,寧都侯將荀小公子照顧的也很好,你們情這般過硬,他對你得勝一事是真心高興啊。寧都侯還讓在下轉告將軍,待將軍還朝,他會代替陛下和太后出城三十里相的。”荀紹再次行禮道謝。

杜衡告辭離去,她轉頭一看,亭中已沒了周丰容的身影。

竹秀從旁邊神不知鬼不覺地閃出來,神神秘秘地道:“其實我早就想說了,大將軍這段時一直留在西北,莫不是為了你吧?”

“怎麼可能。”荀紹還在回味美酒,咂著嘴白了她一眼。

竹秀切了一聲:“那你說他怎麼還不走?若說開始是為了國家打仗,那現在仗打贏了,他又幫你重建涼州,又與你討論陣法戰術,以前在洛陽時他會跟你做這些事?他轉變了許多,別說你沒看出來!”荀紹仔細想了想周丰容來此之後的所作所為,甚至是他說的話和神情舉止,最後覺得自己實在是有些杞人憂天:“大將軍的心思我就不琢磨了,我自己下的決定,當斷則斷。難不成他真回心轉意,我就再歡天喜地貼上去?”竹秀嘆息:“我也不希望這樣啊,可要再來一個你願意貼,他也願意被你貼的,似乎很困難啊…”荀紹瞪她。

西北已漸漸安定,周丰容決定告辭離開西北。他已數沒與荀紹私下接觸,臨走也沒有刻意道別,走得幾乎有些悄無聲息。

午後荀紹巡視完涼州城回來,就聽說大將軍已率人馬到了城門口,忙趕去相送,竟只來得及見到隊伍的尾巴,好在霍江城替她送了人,也不算太失禮。

霍江城策馬到她身邊,遠眺一眼道:“大將軍為人雖然淡漠了點,卻秉正直,昭義軍曹劉二將被斬,只怕他心有不快,卻還是肯助人危困,也難怪少主會對他…”荀紹乾咳幾聲:“軍師就不要取笑我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三月初,洛陽城中碧水花,一城鮮翠,荀紹班師凱旋。

城中已多年沒這麼熱鬧過,街上人山人海,老人被攙扶著出來,小孩被扛在肩頭,朱雀大街上放眼望去全是烏壓壓的人頭。負責守衛的軍們平常嚴肅刻板,此時也只能無奈苦笑。

“哎哎大嬸,別擠了,將我推出路上去可是要挨罰的。”

“軍爺忒小氣,不挨著點怎麼看的著嘛。”

“…”時將正午,陽當頭,叫人愜意的眯眼,城門口忽然一陣騷動,馬蹄陣陣,荀紹帶著一萬西北軍入了城。

雖然許多人已不是第一次見荀紹,但這樣英姿赫赫的模樣卻真是頭一回。

她像剛從戰場上疾馳而回,身跨名駒,盔甲凜冽,身後負一杆長槍,姿容端雅卻氣勢肅殺。隊中荀字大旗招展,她脊背直,如以往每一代荀家將領凱旋迴都時一樣,此刻哪有什麼男女之別。

百姓們群起山呼,沿道樓上有人將新摘的花瓣拋灑下來,甚至還有女子對著荀紹丟羅帕。

洛陽城從不缺傳奇,而荀紹已成了最新的那個。

她先入宮去拜見幼帝,稟報了戰事情形和西北近況。太后氣勁太長,本不想見她,她便回了府。

這一路上雖然風光,實際上她是在端著架子,如今回了府,輕鬆自在,當即沐浴更衣,睡了個飽覺,然後找出美酒痛飲一番。

竹秀跟在她身後長吁短嘆,若叫那些百姓瞧見她這般模樣,一定會將先前勾勒的好印象幻滅成渣。

荀紹躺在榻上闔眼假寐,她在一旁整理帶回來的行李,口中問道:“你什麼時候去接小鈴鐺?”

“隨便,反正暫時不去。”竹秀聽她口氣有些不好,奇怪地看過來:“怎麼了?你離開都城這麼久,還能跟國舅慪氣?”荀紹抿抿,不好意思直說,否則會顯得她太小題大做。

應璟明明說了會出城三十里相,她還真在那兒等了許久,結果直到入城都沒見到他影子。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總覺得自己被他玩了。

虧她之前還自認誤解了他,漸漸對他改了觀,沒想到他還是這德行!

竹秀見她不答話,又絮絮叨叨地說了許多,大意是應璟幫了她不少,雖然二人有過節,但我們荀家人是大度的,是寬容的,是不屑與他斤斤計較的,所以就算是去道個謝,還是該出面的。

當然她最想表達的意思是叫荀紹千萬別惹惱了應璟,不然將軍之位就懸了。

荀紹被她煩的無奈,只好起身叫來管家,假模假樣地讓他派個人去寧都侯府遞張拜帖。

下午容易叫人犯困,荀紹喝的酒來了後勁,昏昏睡,忽然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驚醒。

老管家匆匆跑進來說:“出大事了女公子,去寧都侯府遞拜帖的人回來說寧都侯遇刺了。”荀紹驚坐而起:“你說什麼?”

“寧都侯遇刺了,就今天的事兒。”荀紹皺眉,隨手拿了披風一裹就出了門。

作者有話要說:先更一章,第二章稍候奉上,我會頭纏加油布條把英俊如舊的二更君給大家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