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皇太極登上了大清皇帝的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太極久久地注視著手中的玉璽,屏息靜氣,所有的福晉、貝勒、八旗將士也都凝神矚目,鴉雀無聲,一時間,連天上的雲、陽木河的水似乎也都凝滯了,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多爾袞站在皇太極身後,眼看著綺蕾將寶物獻與皇兄,彷彿被一道閃電直貫心。看到綺蕾的笑容,他所
受的震動絕不亞於皇太極。她曾經說過:她決不要對敵人笑。即使面對他的威脅時,她也倔犟地抗拒:我是不會笑的。她的剛烈曾令他氣惱,也令他敬服。然而現在,她笑了,對著皇太極。這令他怎不動心動容?
更驚心動魄的,是那個笑容之後的制誥之寶。
制誥之寶,和綺蕾的笑容,這天地間最不可能的兩件珍寶,同時呈在了皇太極面前。
多爾袞的心裡忽然有一種灰飛煙滅的落漠。是他親口答應綺蕾舍卻命也要維護察哈爾人的安危的,是他親自懇勸皇太極以懷柔為策,深入青海招降蘇泰太后,並率領察哈爾大軍班師還朝的,而長途跋涉中,這方傳國玉璽竟然一直就在自己身邊,近如咫尺,卻錯之
臂。難道皇太極即位真的是天意嗎?
他再一次與帝位擦肩而過。
蘇泰太后的聲音昂然響起:“啟稟大汗,此為歷世皇帝傳國玉璽,制誥之寶。自漢代以來,傳至元,代代相傳,密藏深宮內苑,因元順帝攜入大漠而湮沒無聞二百餘年,不見於世,今明朝庭原是沒有玉璽的朝庭,明皇帝也是沒有玉璽的皇帝,實非真命天子。今我察哈爾誠心歸順,特獻此寶於大汗,俗雲得寶者得天下,祝大汗登基為帝,一統天下。”此語一出,舉眾震驚。大學士范文程與莊妃大玉兒率先跪倒,高聲呼:“祝大汗登基為帝,一統天下。”多爾袞身不由己,也隨著眾福晉與貝勒一齊跪倒,口稱天子,一聲遞一聲,片刻傳遍八旗大營,頓時數十萬兵將跪了一地,山呼萬歲,聲若滾雷地吶喊:“祝大汗登基為帝,一統天下。登基為帝,一統天下。”整個天地都震動起來,上窮碧落下黃泉,都在排山倒海地重複著同一道神旨:登基為帝,一統天下。這是萬眾的歡呼,也是上天的旨意。
萬籟俱寂,四海鹹服,那一刻,皇太極躊躇滿志,撒目四望,他知道,天地歷史將要在這一刻被改寫,一個新的朝代開始了,一個新的帝王誕生了!他不再是大金國天命汗皇太極,而要做一統天下的大清國開國皇帝清太宗!
皇太極要登基了!皇太極要稱帝了!皇太極要建立大清國了!皇太極要做大清國的太宗皇帝了!
滿洲八旗歡欣鼓舞,盛京城裡鑼鼓喧天。登基大典馬不停蹄地籌備著,而代善大貝勒的禮親王府裡,卻是一片慘淡情景。
原來,代善的三子薩哈琳這次也有隨多爾袞出征,卻在青海染了不治之疾,已經病入膏盲,命懸一線。多爾袞與薩哈琳並肩作戰許多年,名為叔侄,情同兄弟,聞訊天天過府探望,與代善朝夕相見,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父母剛剛去世那會兒。
這,兩人上朝回來,坐在薩哈琳
前,告訴他皇太極已經擬定要封他為穎親王一事。薩哈琳慘然笑語:“可惜我無福享受。”一語未了,倒咳嗽了數聲。
代善黯然神傷,安說:“別太勞神,太醫不是說你這病也並不是什麼大病,過了
就可望大好了嗎?”薩哈琳慘笑道:“那都是太醫酸儒文謅謅的繞腸子客套話,我們武夫不來這套,誰不知道所謂開
就好,意思就是過不了這個冬天呢。”代善聞言,心酸喉咽,不能出語。多爾袞慨然道:“薩哈琳,你有什麼心願,跟我說,所有的事,包在我身上。”薩哈琳眼望老父,嘆息不語。多爾袞已經明白了,點著頭說:“這件事,你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嗎?俗話說:長兄如父。我自小由大哥撫養長大,為大哥養老送終那是義不容辭。這件事,就是你不叮囑,我也是責無旁貸的。”薩哈琳復又眼望多爾袞,半晌,忽然嘆息:“十四叔,我對不起你,你不恨我嗎?”多爾袞詫異:“你我既是叔侄又是夥伴,出生入死,肝膽相照,是過命的
情,哪裡有什麼對不起,又怎麼談得上一個恨字呢?”薩哈琳闔目不語,許久,眼中沁出淚來。代善看著兒子,心中
傷不已“知子莫若父”薩哈琳的未盡之言,多爾袞不明白,他卻全已瞭然在
了。
原來,當年老汗王努爾哈赤突然病逝,雖有遺言命多爾袞即位,但除四大貝勒知曉外,並無公開詔示,遂使皇太極有機可乘,秘謀篡位。而那個挑頭出來“推舉”皇太極的人,便是薩哈琳與二兄嶽託。這件事,一直是代善心裡的一刺,自覺愧對多爾袞。然而他天
優柔寡斷,膽小怯事,雖知兒子的做法有失公理,卻因為一則多爾袞年幼無勢,二則自己和大妃烏拉納喇氏的曖昧傳聞使他立場尷尬不便發言,故而聽之任之,由著皇太極藉助兩黃旗的兵力及東海女真扈倫四部的協助,矯旨篡詔,奪汗即位。這是薩哈琳對不起多爾袞的第一宗罪。
從此,多爾袞甘為人臣,為皇太極誓死效命,立下戰功赫赫。到了今次招降察哈爾,又是薩哈琳隨同多爾袞出征,奪得制誥之寶,遂以號令天下。按實說來,制誥之寶的真正主人,同樣應該是多爾袞,而皇太極不過是又一次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罷了。其實,寶物在蘇泰太后手中,薩哈琳是知道的,而蘇泰也曾向薩哈琳透過願意
寶物於多爾袞的意思,是薩哈琳矢口否決,力勸太后轉呈寶物於大汗皇太極。這是薩哈琳對不起多爾袞的第二宗罪。
但他既然保了皇太極第一次,就願意再保他第二次,一直保全他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分鐘。他要看著他的皇叔登基稱帝,君臨天下。然而如今,他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大概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薩哈琳看著面前英氣人的十四叔多爾袞,忽然覺得懺悔。這才是先皇太祖努爾哈赤欽定的真命天子,這才是千里遠征制誥之寶的真正主人,這才是最該登基即位的大清皇帝呀。冥冥中,是誰的手撥
是非,將是非顛倒,君臣換位?而自己,在這場篡位之戰裡,又起著一個怎樣助紂為
為虎作倀的作用?他雖不悔,豈能無愧?
他看著多爾袞,良久,忽然說:“爹,我有幾句話要單獨問問十四叔。”代善看看薩哈琳又看看多爾袞,想要勸阻,又不忍心,看看薩哈琳的氣倒好似比往時略
神些,料想略談幾句亦無大礙,便點點頭避了開去。多爾袞遂坐到薩哈琳身邊,握著他的手問:“你有什麼話要說?”
“十四叔,我有一件事不明白。”
“什麼事?”
“你說,怎麼樣,才算是真龍?”多爾袞一愣,心中百集,許久,淡淡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也就是說時勢造英雄了。”薩哈琳又是慘然一笑“十四叔,我惟有對不起你了。”
“你沒有錯。”
“每個人都有理想,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從小到大,我一直很崇拜四叔,視他為英雄。”
“你沒有錯。”
“論輩份我雖然叫你十四叔,可是論年齡還長你八歲。我八歲的時候,你剛出生,四叔已經二十歲,是草原上最神武的鷹。有一次他帶我去打獵,我的馬受了驚,把我摔下馬背,眼看就要被別的馬蹄踏到,四叔飛馬趕來,一手掄出套馬索死死拉出馬頭,另一手拋出鞭子把我捲起來揚到半空,再穩穩接住。當時我嚇得哭都忘了,覺得他簡直不是人,而是天兵天將。從那以後,我就立了誓要服從他,追隨他,惟他馬首是瞻,別說他讓我推舉他即位,就是他讓我去死,我也一定赴湯蹈火,絕無為難。十四叔,我惟有對不起你…”
“薩哈琳,你沒錯。”多爾袞再一次說,已經虎目含淚“你的話我已經明白,別再說了。”然而薩哈琳恍若未聞,依然絮絮地說下去:“那一年,大汗病逝,你十五歲,我二十三,四叔三十五,他要我推他即位,我毫不猶豫,在我心裡,你和他沒法兒比。你只是個小孩子,四叔卻已經屢立戰功,難道讓我不推大英雄,卻推一個小孩子嗎?可是這些年來,這些年,十四叔,你的功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早已經超過了當年的四叔,這莫大江山是你打下來的,這制誥之寶也是你贏來的,可是十四叔,崇拜一個人,效忠一個人,有時候也是一種習慣。十四叔,我只有再次對不起你…”
“薩哈琳,別說了。”多爾袞心澎湃,彷彿有洶湧波濤在
中起伏,張開口就可以噴波吐瀾似的。天下英雄惺惺相惜,雖然薩哈琳效忠的人不是他,可是身為武士,
忠報主,難道不也是一種英勇嗎?面對薩哈琳的瀝膽之言,他非但不會抱恨,反而益發敬重,慷慨道:“你的話,已經不必再說,我都明白。四哥能有今天,未嘗不是君權神授,天意所歸。事已至此,我無怨。”
“你果真無怨?”多爾袞點一點頭:“無怨。”
“十四叔,大典之,各貝勒會宣誓效忠,你的誓辭裡,會有我的聲音。我在天之靈看著你。”多爾袞閉一閉眼,暗暗嘆息,稍頃,復睜開眼來,重重點頭:“我和你,一起宣誓效忠!”薩哈琳欣然微笑,伸出手來與多爾袞重重相握,微一用力,復又撒開,就此闔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