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燈芯臨封受判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回咱說到:天帝為燈在地宮封個職位,問燈是否願意。

聞聽從銀河身上跳了下來跑到天帝身前說道:“小神入得地宮,也不怕黑,只是耐不住寂寞,望天帝給小神安排到熱鬧點的地方才是最好!”天帝笑了笑說道:“地宮之中,不比凡間,更不可與天宮並論。不過,孤要派的這個職位可不清閒,只怕你忙都忙不過來喲!”燈拍手道:“好,好!只要是不會寂寞,小神做什麼都願意!”天帝俯身拉過燈說道:“你乃天界之神,陰陽不拘,孤派你到陰曹地府做個判官。”燈一臉認真地說道:“判官?判官是何神職?”天帝拍了拍燈的肩膀說道:“判官可是個要緊的職位,上可管人間生死壽祿,下可掌陰靈的來去輪迴。你將人間地府之事集於一身,所以孤料你不會寂寞。”燈一聽樂得一蹦,高興地說道:“若如天帝所言,小神在地宮行的是斷人生死輪迴之職,這與寶蓮燈的神職倒有幾分相似!”天帝語重心長地說道:“孤正是看中你為燈神之時,寧可隕身自損,亦要救人還魂的品質,所以孤將你派在這個職位,才是最放心不過!”燈立馬跪叩道:“小神牢記天帝教誨,願即刻下界前往凡間!”天帝笑著攔阻道:“喂——莫急——莫急!孤尚有神職要派,稍後會有人陪你一同下界!”燈起身說道:“有人相陪,方是最好!”說罷,燈退到一旁侯立。

天帝安排完燈,又向下大聲呼道:“三十六天罡聽命!”三十六天罡聞聽齊齊聚至殿中,聽候誥令。

天帝說道:“孤命你們前往人間地府,捉拿七十二地煞,務將其押在地牢,不得復出!”三十六天罡齊呼:“得令!”天帝又將蘇河招至近前說道:“蘇河,你捧靈柩寶盒隨天罡一同下界,將寶盒給土地神,餘下土地神自會依孤的旨意辦理。”天帝說罷又目視著銀河、磐耕說道:“你夫二人亦可護送蘇河下界,到了凡間用天網將人間遊魂網羅其中,收在天宮受用。”磐耕取過天網,納於袖中。

天帝看了看磐耕說道:“你在銀河天宮的天子之位恐為時不久矣!待蘇河將孤之聖差辦完畢,可要回銀河天宮奪你的王位。”銀河進言道:“天父的意思是令我二人輔佐蘇河登臨皇位?”天帝笑道:“孤正是此意,你二人可是託孤在先,不得反悔!”天帝說罷收了笑容正道:“你二人扶助蘇河繼位之後,還要回天界受命,孤在天界開疆守業,少不得你們兩個。”天帝說完,向下掃視了一番,然後說道:“孤旨意已定,你等下界去罷!”銀河、磐耕走在最前,蘇河手捧靈柩寶盒,被三十六天罡圍在其中,詩琴拉著燈尾隨在最後。

天帝見詩琴離去,忙招呼道:“詩琴——詩琴——詩琴留下!孤另有要職委任於你,你須得留下。”詩琴放開燈,回到天帝面前。

天帝打量了詩琴一番,滿意的地點了點頭,然後將袍袖一退,雙手各現出一物。

詩琴定睛一看,其中的一個是天界的玉淨瓶,另一個好像是一座蓮臺。

天帝將玉淨瓶給詩琴說道:“孤今派你去凡塵為職,改號為‘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詩琴聞得,一臉疑雲,她不由自主地重複道。

天帝深深地點了點頭釋道:“現今如來佛祖已在西域轉世,俗稱釋迦牟尼。這如來佛祖可是孤雪藏了千年方得以出世,正是應天運而生!孤命你前去輔助如來,以拯救凡塵生靈。”詩琴不解地問道:“天帝曾言,凡塵將有一場世亂,可如今清虛三教道門昌榮,且正氣已足,憑三清教法力,難道還不足以治世亂?”天帝笑著拉詩琴入座,然後耐心地說道:“孤曾言佛、道乃同源而生,陰陽之相委而!佛始於陰,道出於陽,道善能以暴制暴,是以凌勢而治,皆剛陽之也;而佛主修正,言修者是以傳之綱義而驅念,揚善而拒惡,以修心而治世,乃陰柔之法也!”詩琴若有所悟地說道:“所以佛、道有陰陽同功之妙!佛以修正而揚善,是治於內而安世之法;道則以懲惡而匡正,是以外治而安世乎?”天帝讚許道:“吾固知汝善思,能明察其辯也!”詩琴仍是有些不解地問道:“既是佛、道各修內外,優?”天帝仰頭道:“所謂陰陽,乃陽中涵陰、陰中存陽之理也!佛修於內,亦當剛其外;道強於外,亦當修其。”隨後,天帝又低頭嘆了一聲說道:“至於優劣,孤亦償思之。若以當世而論,孤慨然切痛!孤之於天蠍,能瞬間置其於陰陽兩分,神靈之不存矣!至今孤亦念天蠍當魂歸神悟,思悔形慚,可孤觀其頂上,尚有三分怒氣,了無悔過之意,是故凌強而難修其心也!”詩琴合掌說道:“以此而論,是故佛優於道也!”天帝擺了擺手說道:“是當就事而論,切不可一言以蔽之。”詩琴會悟,起身急告辭。

天帝將手中蓮臺望詩琴腳下一拋,蓮臺立刻風化作碾盤般大小,將詩琴託舉在半空中。

天帝以手扶案說道:“此物名曰千禧蓮臺,為護身之用!此蓮臺可隨收放,時時相護。你隨如來安世傳經,其間多少坎坷,亦是難料!”詩琴暗動神念,將蓮臺收於心中,她立在地上說道:“此蓮臺收於中,頓覺芬芳滿腹,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靈氣!”天帝笑了一聲說道:“詩琴果然靈非常!孤本相瞞,不想竟被你拆穿了靈氣。孤亦只得實言相告:此蓮臺乃雖曰千禧蓮臺,但它的前身就是七彩寶蓮!”

“寶蓮燈!”詩琴詫異地脫口而出。

天帝肯首道:“寶蓮燈迴歸天界,此亦是你的功勞!”詩琴臉一紅,施禮說道:“小女不識寶蓮燈神聖,望天帝恕罪!”天帝非但不怪,反而滿面和氣地說道:“寶蓮聖燈,無火不歸。孤言你有功,絕無責怪之意!”詩琴明眸一閃,這才安心地笑了出來。

天帝指著詩琴手中的玉淨瓶說道:“此玉淨瓶乃是天界靈物,能集陰陽之靈氣,合化為脂。你身在凡塵,世間炎涼,悲苦哀怨皆陰陽失和所致,玉瓶聖水善和陰陽,有卻兇化吉之效。佛講慈悲為念,普度眾生,積善廣緣,救苦救難亦是你觀世音菩薩的本職!”詩琴截然道:“小女既身為觀世音菩薩,必當扶保如來佛祖,安弛仁懷,普濟凡靈!”天帝昂了昂首,若有所思地說道:“如來佛祖是孤以九九八十一顆靈丹所化,乃金火之身,神法無與倫比。想當初磐耕在天界的十顆龍丹,堪稱天界至寶,即是因其威力而言。若照此推斷,便可知如來神法!”詩琴驚歎道:“如此說來,如來佛法當說無邊!”天帝歪了歪頭,默唸道:“佛法無邊?”然後大聲說道:“佛法無邊!此言大有深境。既道出瞭如來之神法無量,又喻出了佛教之高深淵博,佛祖之神明,呼之出矣!”詩琴領悟,正辭行。天帝示意詩琴迴歸原位,然後說道:“孤還有經書百卷隨行下界,要你給如來佛祖。”天帝說罷向詩琴身後說道:“乾坤兩位遊神,你們現身出來吧!”詩琴猛一回頭,只見身後突然現出兩個鷹首人身的怪物。從長相看,都是貓頭鷹的嘴臉,很難分出彼此,只能從一皂一白的衣著上才能分出是兩個不同的怪人。

詩琴雖然是見識廣博,但還是被這兩個異樣的面孔驚得骨悚然。

天帝舒眉展笑道:“這可是除孤家之外只有你一個人知道的秘密!這是孤家的兩個遊神,亦可說是孤家的耳目。此二人善於疾行,且具千里眼、順風耳之神能,宇宙之間,一往一返,亦只在瞬間之事。”詩琴愕然道:“如此神行,當說是無時無處不在矣!”天帝笑了一下說道:“孤語曰:‘頂上三尺有神明’,此言不過也!”詩琴一吐舌頭說道:“難怪天帝對世事明辨秋毫,原來是千里眼、順風耳為耳目也!今後小女出言行事當慎之又慎!”天帝用手在桌案上輕輕敲了兩下說道:“孤遠在天界,整忙於開疆拓土,若非兩位遊神為孤耳目,世間萬象,幻化紛呈,孤何以查辨?”詩琴想了一下說道:“寶蓮燈因何迴歸天界,想必不用小女詳稟,天帝已然知道!”天帝神情莊重地說道:“虧你在寶蓮燈上註明了盤古夸父等人的名字,不然孤還真不知道靈柩寶盒內藏有英魂。”天帝說完,沉了片刻,又向兩位遊神命道:“速將聖經取來,置於案上!”只見二遊神立刻便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轉瞬間,桌案上便整整齊齊,擺滿了經書。

天帝指著經書說道:“這裡有《彌陀經》三十六卷、《薩滿經》七十二卷、《金剛經》一百零八卷。”天帝說著話拿起一卷經書給詩琴說道:“這是大慈大悲三百言和沙彌十戒首卷,你先看看!”詩琴接過經書開卷一看,皺起了眉頭,她指著上面的文字說道:“小女見聖經文字,既像天書,又有些類似凡間的篆文,亦是似懂非懂。”天帝釋道:“此為梵文,正是用凡塵之篆與天書合化而成。你通曉天地文字,梵文並不難解,‘天經地義’四個字,足可令你豁然明朗!”詩琴盯著聖經又看了一會,仍是搖著頭說道:“小女仍是未得其要,望天帝明示!”天帝用手點了點詩琴的腦門,浩然一笑道:“所謂天經地義,就是說梵文乃是用天經與地義拼合而成,取天書的字音合篆書的字義。”詩琴用目光在聖經上飛快地掃了一眼,然後放下聖經起身說道:“小女領會啦!”天帝囑咐道:“這番下界,任重道遠,孤派兩位遊神送你下界!”天帝話音剛落,只見桌案上的聖經忽然憑空消失。

天帝望著詩琴一臉驚愕的表情笑道:“你見了如來佛祖,天書自然就會出現在身邊。”詩琴這才醒悟,遂拜別天帝,出三石宮而去…

正是:聖經降世佛門開菩薩下界伴如來莫道祥瑞出梵只緣上蒼巧安排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來自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