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馮妃補妝更衣的當兒,被齊軍轟塌的城牆缺口已被大周士兵合力用木柵堵了個結結實實。待齊主攜著妝容一新、光彩照人的馮妃出現在眾人面前,要觀賞攻城壯景時,齊軍早因失誤戰機,無法衝入城中了…

去秋來,轉眼又是一年。

自去年六軍併發全線伐齊接連數戰告捷,武帝因患異症只得暫罷兵事。如今身體康復,三軍也休養生息了半年多,武帝決計再次對北齊發起討伐。

武帝召集六軍將帥於太極殿:“諸位愛卿!朕自去年動兵逢疹疾發作,不得一舉蕩平齊寇。據朕去年率軍攻入齊境,具見敵情、看彼行兵,幾同兒戲一般!齊國至今猶不知反省,朝政愈加紊亂,肆吏酷政也益橫行。百姓生計潦倒、朝不保夕。朕決定再次全線東征。”孰知,諸位將軍因見大周已經攻克了齊國近半的城池土地,六軍將士也因連年征戰,多生厭戰之心。加之又逢秋寒冬至,紛紛奏請再休養一冬,待明年天再戰。

雄心的武帝一字一句地說:“此時之齊、天滅之。天與不取,必遺憾悔。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朕伐齊之意已決!若敢有以厭戰之心影響我軍志氣者,朕必以軍法處之!”秋高氣,草黃馬肥。

鼓樂雄渾,六軍待發。武帝金甲銀盔,縱馬遍巡六軍、問將士。每到一處,高呼該軍主要將帥的名字,親自下馬,或為其繫帶叮囑幾句,或撫其肩膀安撫一番。見將士的座騎瘦弱者,就把自己的座騎賜與將士;見哪個戰袍破損者,便脫下自己的戰袍親自披上。又將自己的盔甲長劍分賜於眾位將官。

六軍將士們熱淚滾滾,一時群情昂、士氣蓬髮,三呼萬歲之聲直幹雲霄。

大週六軍在武帝率領下一路克敵陷城、進齊都之際,齊國國主高緯卻正攜著愛妃馮小憐和諸位王公大臣,在天池一帶出獵宴遊。

從早上到中午,齊軍前線接連三次羽檄飛報:大周軍已連著攻陷了好幾處齊國城池,各地紛紛告急求援。傳報的校尉因前方危機、急等援兵,忍不住連著催促陛下調兵增援。

齊國國主高緯見愛妃小憐今天又是學弓箭、又是騎馬打獵的,好久沒玩得這麼開心、笑得這般暢快了,實在不忍掃了她的興,因而校尉的幾番催報都沒有做理會。

齊國丞相高阿那肱見傳書的校尉再一次催促時,不覺怒聲呵斥:“邊鄙小城與鄰國之爭是朝廷常有的事。陛下理萬機,好容易才有時間出宮陪娘娘遊獵休閒片刻功夫,你幾番催促,是何居心?”傳書的校尉喏喏後退,不敢再催。

如此,一直拖延到黃昏之時,羽書再次火急飛報,言說平陽失守,大周軍隊正乘勝縱深進擊之時,齊主才到有些吃驚了。本想暫停遊獵、回宮商議調兵增援之事,怎奈愛妃馮小憐仍未盡興,拉著齊主非要陪她再殺一圍不可。

齊主不忍不從,躍馬馳騁,又陪她圍獵了一個時辰後,獲了幾頭花鹿野雉後,小憐有了乏意,這才肯還宮歇息。

直到此時,齊主方得脫身與眾位王公商定增援兵馬,立即調集各軍擊周軍。

第二天天亮,齊主派宰相高阿那肱率軍先行去攻奪平陽,自己與小憐一起乘朱輪華車隨後而行。

武帝聞知齊主率援兵奔平陽而去,也急忙率軍向平陽進發。

齊國數萬援軍先行趕到平陽城外,因幾番攻克不下,齊軍合力在城外掘通了一條地道,將火藥進點著,驟然將城牆轟陷了數丈。

正當齊軍要乘勢攻入城中那時,卻被剛剛趕到的齊主一聲喝住,下敕暫停攻城。

齊軍將士一時皆楞在了那裡:兵貴神速,國君為何在此關緊之際詔停攻城?

君命難違,眾將士只得盤馬彎弓、待命原處。

眾將士哪裡知道?原來齊主和馮妃的御輦匆匆趕到平陽城外時,齊主要攜愛妃一起觀看大軍是如何攻城的。只因小憐一路跌宕、滿臉汗水,不想衣妝不整地出現在將士面前。齊主只好答應等她補妝更衣後,再在眾人之前面。

馮小憐在左右的服侍下,在龍輦裡換上了一身大紅錦繡的緗羅長裙,藕荷披風,重新鉛華胭脂地補好新妝後,才扶著宮人的手緩緩下了龍輦。

孰知,就在馮妃剛才補妝更衣的當兒,被齊軍轟塌的城牆缺口已被大周士兵合力用木柵堵了個結結實實。待齊主攜著妝容一新、光彩照人的馮妃出現在眾人面前,要觀賞攻城壯景時,齊兵早因失誤戰機,無法衝入城中了。

雖一時不得攻入城內,但齊國的幾萬大軍已將個平陽城裡三層、外三層地圍了個水洩不通。齊主令將士仗著數倍於大周的兵力強行攻城時,又怕城上大周軍隊的弩箭中了愛妃,於是特令軍士出攻城所用的雲梯木板,專門築造了一處臨時遠橋,與馮妃一同登上遠橋,遙觀攻城場面。

孰知,齊主與愛妃剛剛踏上遠橋,尚未立穩,只聽“轟”一聲巨響,遠橋驟然坍塌了好長一段。所幸齊主和馮妃兩人未曾跌下橋去。

守衛在平陽城內的周軍雖頑守抵抗,難齊國大軍壓境、反覆攻撲不停,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守。

平陽城護城河外,被齊軍俘斬的近萬大周傷殘士兵血滿河、浮屍橫疊。

周武帝集合了八萬兵馬,一路急行直平陽而來的消息傳來時,城內的齊軍聞聽大周大軍將至,在城外挖了一個寬大的鴻溝,在溝北陣列眾兵,張皇據守。

武帝命齊王前往勘查敵陣。齊王稟奏:“陛下,齊兵雖多,卻無鬥志;我軍足以破敵,請陛下詔命一戰,我軍定可一舉盡滅!”武帝詔命進攻齊軍,但因溝闊數丈,無法逾越,周軍便在溝這邊叫陣擂鼓,齊聲喊叫齊軍是“烏龜”以齊兵出城而戰。齊兵也在城牆上還罵不已。兩軍相峙久久卻不得一戰。

齊主在城內窺望少許,見城外黑鴉鴉數萬大周將士把個平陽圍得水洩不通,又想平陽城內如今突然多了這麼些吃飯的人馬,一旦糧草斷絕,進退不得之時可怎生了得?於是驚恐地詢問左右:“如此陣勢,可否一戰?”齊國宰相高阿那肱道:“陛下,我城內守兵雖眾,卻遠低於周軍,不如勿戰為上。臣請陛下乘夜突圍,先撤出平陽、退守高梁橋,以逸待勞。”高阿那肱話音未落,諸位武將卻已耐不住了:“陛下!彼亦天子,我亦天子,他們遠道來犯,我軍怎麼反倒據塹示弱?豈不讓人小看?”齊主思量眾將之言頗有道理,於是便令軍士填滿溝塹,誓與大周軍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