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為《三重門》作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對韓涵這孩子覺還不算壞。他覺得這孩子雖然有時候會有點小虛偽,但整體來看活得還是比較真實的。
而且。他很有自己的思想,他知道該如何經營自己的名聲和人生。
假以時。迅速成長起來的韓涵是可以成為翰墨公司一個重要的暢銷書作家的。
自己成就韓涵,只是隨手之勞,對自己並無壞處,相反的,還有不少的好處,為什麼不這麼幹呢?
“澤來兄,我今天回去之後,會思考一下,寫一篇序給你。”肖飛說,“《三重門》的出版還是要加快一點速度的。”
“嗯!我知道了,肖總,那這次我來京城,要不要聯繫幾家媒體,也順便把您談韓涵《三重門》的專訪也搞定了?”劉澤來問。
輿論造勢,自上而下,當是最好。
聯繫幾家京城的媒體,專訪一做,報道一出來,再配合後續的其他活動,劉澤來相信,韓涵也必將能在國內掀起一番轟動。
“可以,該做的宣傳越早做越好。”肖飛說道。
考慮到今年蔣方舟這樣一個小妖女也將橫空出世,肖飛覺得,對韓涵的宣傳也是越早越好,省得被蔣方舟分散了輿論關注。
想到蔣方舟,肖飛心裡一動。
今年,9歲的蔣方舟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不過,她今年只是引起了輿論的小小注意,並沒有聲明大噪。
真正讓她名聲鵲起,引發國內輿論譁然的,是她兩年後,在11歲的時候,《南方都市報》為其開設專欄之後。
肖飛記得清楚,當年的那股子蔣方舟熱是何其的狂熱。
國內的報紙幾乎是一窩蜂的湧上去,為這個十來歲的小姑娘開設了數十個的專欄。甚至可以說,蔣方舟專欄在2000年初的兩三年裡,開遍了全國。
他想,乾脆的,趁著蔣方舟還沒大紅大紫,讓劉澤來派人去洽談一下,將其也籤為旗下作者好了。
想至此,他又跟劉澤來說道。
“澤來兄,前些天,我聽到了一個消息,說是北湖省出了個了不得的小丫頭,才不過9歲,寫文已經很厲害了,是國內少有的作文天才呢,你聽說了嗎?”肖飛問道。
劉澤來點點頭:“肖總,我聽說了,我還看過她寫的文章,看了之後真是驚歎不已,真沒想到,9歲的小姑娘,就可以寫出那麼成的文字,奇思妙想在詞句中層出不窮,讓人看了眼前一亮。”劉澤來微微一頓又說:“我此前已經讓人打過電話詢問過,蔣方舟的母親說,要想出版她女兒的書,就見面後詳談,這兩天我已經打算派人過去看看情況了。”
“如果能籤,就簽下來吧,簽下來好好包裝一下,我認為也是可以作為公司未來一個領軍型的作者的。”肖飛說。
“那好,我待會就打電話回去,讓陸總派人去接洽一下。”劉澤來說。
談完事情,肖飛就在房間內口授了兩個小時的《盜墓筆記》。
中午,他陪著劉澤來跟劉蓓一塊吃了個飯。
下午稍事休息,又工作了兩個小時。
平均一個小時一萬六千字的樣子,四個小時就是六萬多字。這個工作量不至於把人累壞,肖飛覺得是恰到好處的。
前世的時候,有網絡小說作家,手速快的,一天能寫上十萬多字。
肖飛對此只能說一句:這些人真的是非人的存在啊!
當晚,他回到在校外的出租屋,給自己泡上一壺綠茶,坐在了電腦前,他要為《三重門》寫一篇序。
其實,前世這書出版的時候,曹文軒寫的那序就相當。
直接拿來抄一下就好,本不用
費自己的腦細胞。
曹文軒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他也是一位非常出的中國作家,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新千年之後,接連上過兩次作家富豪榜的。
這就足以說明曹老師的實力了。
曹文軒也是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評委,他是以支持青少年寫作而著稱的,對韓涵也很是欣賞。
前世的時候,韓涵出版《三重門》的時候,出版方找到了曹老師,想讓其為韓涵寫一篇序。
曹文軒欣然答應下來,一揮而就,寫下一篇對韓涵讚譽極高的序言。
在序言中,曹老師誇讚了韓涵的早慧、早。
他說,此前也不是沒見過十多歲的孩子寫長篇,但那些孩子寫的長篇小說,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歸之於兒童文學作品,作品中充斥著童言童語和天真的想象。
但韓涵的這部《三重門》顯然是不一樣的。
單只是讓你看這部小說,你會直覺上認為,這小說是出自於成年人之手筆。
語言、思想、行文的風格、敘述的老到成,如此種種都讓人震驚,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如何能寫出這樣思想銳利的作品?
這就只能歸之於天才絕豔這唯一的理由了。
曹文軒說,在成年人眼裡,孩子看世界的目光是清澈的,不會有太複雜的思維。
但韓涵審視這個世界的目光卻顯然已經脫離了孩子的範疇,他是帶著深沉的思考在審視這個世界。
而且,這些思考很是發人深省。
“總之,對於一個才年僅十五六歲的孩子,能寫出《三重門》這樣的小說,已經算得是極大的成功;這部小說也不止是寫給孩子看的,小說裡飽含的思想光輝以及對當下教育制度的探討,也很值得父母及師長去讀一讀,讀了之後沒準兒就能對孩子們的心路歷程有一個更全面的把握。”
“韓涵以後能否成長為一名出的作家,這誰也不能打包票,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只從這本《三重門》裡,我們就可看出,韓涵的未來蘊含著令人驚喜的無限可能!”肖飛敲完最後一個字,又從頭看了一遍。
自己對曹文軒老師的序的改寫還是可以的,並無什麼疏漏之處。
他這才放了心。
次,肖飛帶著這篇序的打印稿去劉澤來跟劉蓓下榻的飯店,到了之後,他發現,房間裡坐著華夏青年報記者孟曦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