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毒人之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你先跟我一起回葛家莊,我們共同去籌備如何救出你孃親!”葛榮果斷地道。
“不,不行,我不能跟你一起回葛家莊!”葛明急聲道。
“怎麼,爹爹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難道你就不想跟爹一起去看看你將來的一切嗎?”葛榮奇問道。
“至少,眼下我不能跟你一起走,我如果跟你一起走了,爾朱榮一定會有所懷疑,為避免諸般麻煩,到時我再與你聯繫!”葛明認真地道。
葛榮立刻醒悟,笑道:“對,對,來方長。”
“那我先走了,你不能向北集坡去,他們已算到你可能去北集坡,是以在路上設下了埋伏,而朝徂徠山一帶逸走是安全的,其它地方全都有危險!”葛明再次提醒道。
葛榮心懷大暢,這大概是他二十餘年來最為欣喜和快的一天,但似乎仍有些悵然地道:“明兒,難道你不想叫我一聲爹嗎?”葛明深深地望了葛榮一眼,聲音變得有些淡漠地道:“我該走了!”說完竟不再叫出葛榮所夢想的一字,轉身投
出
,惟留下葛榮惆悵地望著蒼茫的黑夜。半晌,才悠悠地嘆了口氣。
洛陽,宮中沸騰,滿朝皆驚,孝明帝元詡竟於昨夜暴病而斃,變故發生的是那般突然,那樣讓人難以接受。
孝明帝暴病而亡是今早宮女才發現的,宮娥、貴妃、皇后痛哭之聲使得後宮陷入一片瘋狂和悽慘之中。
最為震驚的還是尚書李崇,他怎麼也想不到竟會發生這種事情,宮中的文武百官,只有數人有資格去見元詡的遺體。
驚蜇竟然發生了這種慘事,的確太過突然,滿朝文武淚灑早朝,幸虧太后很快便趕到了現場,此刻太后方顯出了其超常的鎮定。雖然悲泣之溢於言表,可對皇上的後事安排井井有條,連朝政都—一處理得極為妥當。
洛陽之內的消息盡數封鎖,元詡的死訊只有文武百官知曉,但卻不能傳出宮外,更不能傳出洛陽。
太后的理由是怕有損各路將領的鬥志,亂了軍心,更不能助長叛賊逆黨的兇焰,也就將元詡的死訊密而不宣,而太后又提出,朝中不能一無君,她乃一個女
之輩,自不能親自主政,因此,另立新皇之事又成為眾臣議論的話題。
翌,太后和數位大臣決議,立臨洮王元寶暉的世子元釗為帝,元釗卻是一個仍未斷
的小孩,雖然許多大臣斷然反對,可是卻無法抗衡胡太后的決議,遭受到鄭儼諸人的言詞攻擊。
朝中大臣多有微辭,但卻不敢說出,胡太后權傾天下,誰也無話可言。
李崇在新是登基後三天辭官歸隱,舉家遷出洛陽,朝中文武百官和胡太后極盡挽留,但李崇去意已決,仍是辭官而去。
新皇親政,小兒坐龍椅倒鬧出不少笑談,還專門有孃照看,胡太后垂簾聽政,所有決斷全由胡太后決定,官吏罷免、喬遷,史部和刑部及各部完全無法
手,朝綱幾乎大亂,一些敢於直言之臣悉數遭貶或遭斬,更有些人步李崇後塵,辭官而去…
爾朱天光聞知元詡駕崩,如遭雷擊,再也不管什麼泰山之會,迅速領兵回朝,更自黑白雙奴的飛鴿傳書中得知孝明帝為胡太后毒死,更是大怒。
李崇也正是明白此節,才覺到胡太后的可怕,因此辭官還鄉。那天夜裡他很晚才離開御書房,此刻正逢劉公公送參湯入房,後來他親見元詡屍體,又不似暴病之狀,心中早就估計問題出在那碗參湯上,可是他再去找劉公公之時,劉公公竟也恰巧病死,那幾名小太監更是失去蹤跡。這事顯而易見是太后指使下毒,他若再不離開這是非之地,只怕胡太后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了。
天下皆驚,元詡之死,雖然朝廷內部極力隱瞞這個秘密,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更何況,洛陽城中各路義軍都有密探,只要宮中有半點異常事情,就立刻會傳出很遠。更何況,另立新皇可是一件大事,又如何能夠矇蔽過去呢?
天下本己夠亂,百姓心中不安,戰火紛燒,義軍四起,人心思變,元詡一死,新皇又是一個未曾斷的
頭小兒,天下百姓豈有不亂之理?
最得意的還是各路義軍,元詡之死使得義軍鬥志大盛,戰意高昂,攻城掠地猛不可擋,官兵戰意大弱,各路義軍中最強的要屬葛家軍,破鉅鹿、克隆堯,直接南下,一路披靡,很快就威脅到邯鄲和刑臺。大將元融在定州被鮮于修禮所纏,本就分身不得。爾朱榮的大軍踞守晉陽,爾朱天光遠在山東,蕭寶寅和崔延伯踞兵黑水,朝中猛將雖多,但能跟葛榮
手的人卻幾乎沒有。
莫折念生在隴西再結部將又準備反攻,幾乎纏得崔延伯、蕭寶寅退不能,而且莫折念生這次的攻勢似乎超乎往常的猛烈。
胡琛佔據高平,赫連恩、万俟醜奴分兵兩路出擊,也奪下數座城池,戰況之慘烈,實讓人心寒。
朝內朝外,全都是一片混亂,元詡一死,另立新皇,各路王族反對極烈,其中以長樂王元子攸、高陽王元雍和河間王元琛反對最烈。
高陽王元雍富貴冠一國,正因其極富,才會反對立元釗為帝,何況,小兒當道,豈不是權力全為胡太后所掌?王室之人又怎能讓胡太后這個外人把掌朝政?
爾朱榮與眾王相商,擬立長樂王之子元修為帝,北率大軍以“入匡朝廷”為名向洛陽進發,這使得胡太后心頭大震,朝中文武百官都大罵爾朱榮大逆不道,而這種結果更是出乎胡太后的意料之外,但無論如何,洛陽方面立刻重整隊軍和護城軍,對城防各方面都加強力度,而宗子羽林和望士隊的人數也大增,為保太后和新皇安全,皇宮內庭防守極嚴。
爾朱榮一路南行,所到之處,無人敢阻,一是懾於爾朱榮的威儀,二是各地守將都極度不滿胡太后所為,擾亂朝政,竟全都大開城門,讓爾朱榮長驅直入。
胡太后在洛陽無可用之將的情況之下,竟取用了一個極為出乎滿朝文武意料之外的人物,那人竟是南朝的平北侯昌義之。
這的確讓眾臣無法想象,推薦之人正是鄭儼,雖然滿朝文武都知道昌義之的守城之術天下聞名,但是對昌義之卻極有成見,畢竟這人曾是己方的敵人,殺害魏兵無數,滿手沾滿了魏兵的血腥之氣,讓眾臣怎能接受?不過,太后既已答應,就沒有人敢出言反對。
當然,洛陽中的大臣多是一些文官,對那些武將都頗有偏見,更是一群阿諛奉承之輩,只要能討太后歡心,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更何況他們只相信爾朱榮是亂臣賊子,而在南萬邊關的守將,也有很多將領帶兵回救,因此對爾朱榮的大軍並不是很害怕。
葛家莊內,蔡傷每都伴著胡秀玲,泰山一戰已經告一段落,蔡風的蹤影全無,眾人只當他已死。葛榮回到葛家莊,告之蔡傷有關阿那壤之事,而阿那壤也派人修書一封送給蔡傷,華山之戰可以取消。
阿那壤在信中說:“此次中原之行,方知中原人在山川靈氣的薰陶之下,的確臥虎藏龍,未入至漠外,不知沙多,未至中原,不知武源,爾輩武學智慧確非我所能比,二十多年的一次約會,就此揭過…”蔡傷也因此少了一樁心事,在調節自己的情緒同時,又在安胡秀玲。
胡秀玲似乎沒想到假太后竟然如此毒辣陰險,元詡的死顯然跟她脫不了關係,再加上親生兒子之死,顯得悲痛萬分,與蔡傷的心情一樣沉重。
蔡念傷和蔡泰斗全都未曾出戰,而是在葛家莊中陪著蔡傷,他們希望能籍此來平復蔡傷心頭的痛苦。
葛榮的傷勢漸好,但心事卻似乎趨沉重,對於各路強攻的將士做了許多萬面的調整,內丘被攻破,包家莊也為陳楚風與高歡諸人率高手攻破。
眾喇嘛也全都四散,對付慈魔蔡宗之事,黃尊者也是有心而無力,更何況慈魔蔡宗似乎成了葛家莊的朋友,再則,慈魔蔡宗的行動極為隱密,中土林密山高,以他們的實力本就沒有辦法查出慈魔蔡宗的行蹤,如今包家莊被毀,使他們連落腳之處也成了問題。黃尊者似乎從來都未曾想過,與葛家莊相比,包家莊竟如此不堪一擊,就連包向天也逃得不見蹤影,更讓黃尊者吃驚和
到意外的,卻是赤尊者的下落。
赤尊者竟被包向天所擒,想必是為了嫁禍葛家莊,藉助吐蕃和喇嘛教的力量來對付葛家莊,但是包向天卻沒料到,他還未盼到喇嘛教高手前來中原,事情就已經敗
。
葛家軍的聲勢大噪之下,其地位在江湖人的心目中更推高了一層,北國三大莊此刻惟剩下一個葛家莊,而葛家莊幾乎成了左右整個北魏的最大一股力量,不僅僅各路起義軍看好葛家軍,就連天下的百姓也都極為看好葛家莊的葛家軍,那是因為這一群來自民間百姓的軍隊絕不會如強盜一般,在破城之後就是一陣亂搶亂掠亂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