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鄭國覆滅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能降!”單雄信大怒而起:“鄭國,乃是陛下辛辛苦苦,戎馬一生才創下來的基業,怎能就這樣輕易地放棄?而且。陛下一定是受到了趙國的脅迫。絕非本意。”
“對,不能降。”
“只要梁國肯來援,咱們鄭國就還有希望。”殿中諸人幾乎也一致反對投降。這並不奇怪,他們都是鄭國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肯輕易放棄。如果投降了,不旦生死不由自主,更難有如今的風光。
王玄應心中高興。
他當然也不想投,今,鄭國再不堪。但他可是事實卜的皇帝,如果投降瓚,叼刊鄭國皇族,他最好的下場就是被軟至死。這讓王玄應絕無法接受。
“可是”王玄應一臉為難地看著手中的書信:“父皇之命,如之奈何?”是啊!
殿中眾人都為難起來,不管怎麼說,王世充也是鄭國的開國之君,威望崇高,這封信無論是不是王世充的本意,他們都不能置之不理。一時都為難起來。
“殿下”還是段達有辦法,沉道:“不遵父命,是為不孝,但若是獻國而降。又是不忠,實難兩全。如今惟一的辦法,便是殿下即帝位,尊陛下為太上皇。”好主真!
眾人眼睛一亮,若王世充成了太上皇,趙軍便不能利用他干預鄭國國政了,當即紛紛道:“太尉大人所言甚是,國不可一無君,既然陛下不在,理當太子登基。
“請太子哥哥登基,臣弟竭力擁護。”單雄信猶豫了一下,他受王世充知遇之恩,覺得把其趕下帝位似乎不妥,但是,如今保住鄭國的基業才是對王世充最好的報答,便也輕嘆著點了點頭。
王玄應裝模作樣的為難了一番。這才似乎很勉強道:“既如此,那本太子便勉強挑起重擔吧,絕不讓父皇辛苦創下的基業就此斷送。”
“呼”殿中眾人鬆了口氣。段達高興道:“既如此,臣等馬上安排殿下的即位大位。不過,如今事急從權,只能一應就簡了,臣想三後就舉行,還請殿下擔統”
“無礙的。”王玄妄一臉假惺惶的毫不在有接著,一群人商量了一下即位大典的細節後,這才散去。
與此同時。
洛陽南城,趙軍主營,帥帳。
帳中,徐茂公端坐正中,王伏寶、侯君集、羅藝等數十位大將分坐兩旁,真個是人才濟濟,群英茶萃。
“諸公”徐茂公一臉客氣道:“承蒙陛下信賴,與羅都督會師後,依然讓徐某擔當主帥。徐某才疏學淺,擔此重任,實不勝惶恐。後,還望諸位將軍多多指教。”徐茂公話雖然客氣,但那意思也是當仁不讓。
的確,領軍攻滅鄭國這等名揚青史的好機會,徐茂公自不會拒絕。當然,為了防止羅藝、侯君集等老資格的將領心中不,表面上還是要謙虛一點的。
聽了這話,王伏寶臉上並無異常。他為人豁達,素來不愛爭權奪利。而且,他對徐茂公的才能也是自愧不如。
侯君集卻是微一撇嘴,似有些輕蔑。但是,對徐茂公的才能,他也是不得不服氣一二。
羅藝也是會做人的,雖然對徐茂公這樣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當主帥有些不,但面上微微一笑道:“徐都督將軍了,既然陛下信任你,那我等就絕無話說。”各衛主將都沒話說,底下各將自不敢炸刺,一時間,帳中倒顯得一片和睦。
徐茂公鬆了口氣,笑道:“如此。謝過諸位將軍抬愛了。如今。我二十五萬大軍會師洛陽城下,但洛陽仍世間雄城,如何攻克,徐某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都督”張亮當即道:“如今天氣嚴寒。滴水成冰。攻城困難極大,尤其還是像洛陽這樣的堅城,所以,末將認為,當以圍困為好。如今,洛口倉、回洛倉都已落入我手,洛陽必定缺糧,料不過數月,必然糧盡,屆時,必可一鼓而克。”
“有道理。”
“是啊,我也認為此計甚好。”一時間,贊同張亮者甚多,顯然,天氣的嚴寒讓很多人作難,而且。洛陽之雄險,也絕非偃師、含嘉、新安等小城可以相比的,更讓不少人望而生畏。
“我覺得不妥。”尋相卻不幹了,昂然道:“我軍如今氣勢正盛,正宜一鼓作氣攻克洛陽,豈能懼難而逡巡不前?夜長夢多之理。諸公想必都明白,豈忘了昔年李密之敗乎?”眾人聽得心中一愷:李密當年。可就是因為長期鈍兵在洛陽城下。這才為王世充找到破綻擊破的。如今,輪到咱們,可不能重蹈覆轍。
“尋將軍說得對。”有人當即贊同道:“李密之敗當可為戒,我看還是一鼓作氣攻下洛陽的好。”張亮不服氣地反駁道:“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王世充麾下大將如雲,兵力雄厚,自然不可小覷。如今,王世充被俘,鄭軍士氣低落,兵微將寡,還有何懼之有?”
“行了。”眼看著爭吵越來越烈,漸有些火氣。徐茂公趕緊道:“諸將的意圖。徐某都已知曉,不要再爭吵了,且聽徐某一言如何?”帳中這才平靜下來,一群人都看著徐茂公,看他如何定奪。
徐茂公不慌不忙道:“天氣嚴寒。洛陽城堅,這兩大困難都是顯而易見的,若是強攻,想攻下洛陽,徐某以為,至少要一兩個月以及五至十萬人的傷亡,代價不可謂不大。
不過,若是圍城。又難免夜長夢多。我軍兵力雄厚,而且戰力出眾。更兼名將如雲,倒是不怕鄭軍耍什麼花招,唯一可慮的,就是鄭軍會向其它諸侯求援,那變數就大了。”諸將吃了一驚,王伏寶道:“徐兄弟。那以為會有人出兵來援鄭國?”
“不可不防。”徐茂公沉道:“若我是王玄應,就會向梁國求援。那蕭銑擁兵四十萬,勢力不而且,梁國緊鄰鄭國,一旦從襄陽北上,數
內便可威脅我軍側翼。”
“喲”眾將又倒口涼氣。
“哼!”侯君集卻冷笑道:“徐兄弟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了?我大趙如今雄踞北方,擁兵百萬,國勢何等強大,料那蕭銑也不敢為一個素無瓜葛的鄭國與我為敵?”
“侯兄所言甚是”徐茂公微微一笑:“雖然蕭銳末必敢開罪我趙國,但是,萬一其考慮到亡齒寒之理,如當
王世充救唐一樣也來救鄭,我軍倉促無備。必吃大虧,所以,徐某以為,即便有一分的可能,也要做十分的準備。不知侯兄以為如何?”
“這”侯君集有些沒辭了。
王伏寶趕緊打圓場道:“徐兄弟所言有理,的確是該謹慎點好。那麼,說了半天,不知道徐兄弟到底對洛陽是如何打算的?”徐茂公這才不慌不忙道:“徐某以為,當做兩手準備。先,當派一得力將領揮軍南下,撫守重鎮南陽,萬一蕭銳當真派出援軍,也可阻於其南陽城下。其次,正如徐某所說,強攻不足取,圍城又有變數。所以,徐某以為,便哪當取虎牢、洛口倉一樣,當以智取為上。”智取!?
眾將有些愕然:智取了虎牢。智取了洛口倉,難道,這徐茂公還有本事智取洛陽不成?那也太神了。
羅藝忍不住道:“素聞徐兄弟足智多謀,那麼,不知此計又有何妙計來取洛陽如此堅城?”
“呵時”徐茂公微微一愣,這才一副有成竹狀道:“若想攻克雄城,最佳之策莫過於裡應外合。徐某分析,洛陽之中。一多瓦崗舊人,二多舊隋之臣,其中,必有對王世充不滿者,亦或者見鄭大勢已去,
投明主者,所以,在攻破洛口倉之後,本將即命大量細作潛至城中,與暗樁相配合,開始策反。
結果,十餘來所獲甚大,共井有鄭尚書左承宇文儒童、尚食直長宇文溫、散騎常侍崔德謀、殿中監豆盧達,以及瓦崗舊人房彥藻、魯儒等數十願降。
這數十人在洛陽城中,掌握私兵不下萬人,軍隊也有五千,足以與我裡應外合,攻克洛陽了。目下,徐某已與其約好獻城,只好近動手了。”
“太好了!”眾將一聽,真是又驚又喜,只覺的這徐茂公真是神人也,網攻破洛口倉,竟然便已暗中定下取洛陽之策,若是能成,那滅國之功便足以讓其名垂青史。
王伏寶、侯君集、羅藝也相視駭然。徐茂公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讓他們想起了另一個,靖。真是不得不服。
“都督”赫孝德一聽高興道:“既如此。那計當,不知何時取城?”
“不急。”徐茂公一擺手,非常沉著道:“一來,宇文儒童等人尚需時間武裝私兵,清除隱患。二來,也需要等的這些人夜間值守城門的時候還好下手。所以,諸公還要稍等幾。”
“這沒問題。”一聽只等幾天,眾將都沒有異議,畢竟天寒天凍,一路行軍、攻城至此,他們也需要休整數。
“那好””
“末將在。”張亮連忙起身拱手。
徐茂公吩咐道:“後天,你即率我右金吾衛兩萬大軍南下南陽,若有梁軍來,務必要將其擋在南陽城下,不得北進,若是梁軍不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諾。”張亮一聽,雖然答應,卻有些不太情願,畢竟,誰不想攻克洛陽、覆滅一國啊,這可比守南陽的苦差事強多了。
徐茂公見狀,如何不明白,但是,張亮智勇雙全,有他守南陽。徐茂公才放心啊,便笑地安
道:“這次就辛苦亮公了,放心無論粱軍來不來,皆給你記大功一件。”謝都督。”張亮這才高興起來。
“好了。”徐茂公鬆了口氣:“議事已畢,一路行軍辛苦。諸公就各自回帳。好休歇息吧。”
“告辭。”眾將當即紛紛散去,轉眼間。帳中便只剩下徐茂公一人。
“唉”而這時,徐茂公卻悠悠地嘆了口氣,顯得有些悲傷而無奈,喃喃道:“單大哥,鄭國大勢已去,你為何就不肯降呢?王世充那個蠢材,又何必給其陪葬。”單大哥者,單雄信也,與徐茂公情莫逆,如同兄弟。
所以,徐茂公一早就派人潛入洛陽。與單雄信聯絡,勸其歸降。但單雄信斷然拒絕,曰:“陛下王世充待我有知遇之恩,某雖萬死,亦當報之。”一時間,眼看洛陽城破在即,徐茂公不
替單雄信深深地憂慮起來。
十二月初一,王玄應於洛陽即帝位。遙尊王世充為太上皇。請登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