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凡事容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兵士們卻聽希德的號令,不肯受通儒的指揮。不知怎的,事機不密,這消息被通儒探得,忙去報與慶緒知道。慶緒大怒,便假作商議機密為由,把希德傳進密室去,伏兵齊起,把希德斬死。
那三千護兵,見事機敗,便一鬨逃去。慶緒見去了爪牙,忙也帶了軟紅,星夜逃入衛州。這祿山見捉不得慶緒,心中正是憤恨。
只見家人報稱,門外有一婦人,帶一胡兒,說是大將軍親戚,求見大將軍。祿山忙命傳進府來,看時,不覺大喜。眾人看這婦人,滿身是胡俗打扮,望去雖說有三十左右年紀,卻長得白淨皮膚,清秀眉目,那細一擺,眼波一動,甚是動人。
看那胡兒時,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童兒,面貌俊美,頗有母風。祿山見了這婦人,不覺笑逐顏開,兩人拉著手,嘰嘰咕咕地笑著,十分親熱。
又吩咐陳設筵席,兩人對坐著飲酒,那婦人飲到半酣時候,放出全體風騷來,和祿山親暱著。祿山也被她住了神魂,酒罷,竟手拉手兒地同入羅帳去了。家中的姬妄,看了十分詫異。
後來一打聽,那胡兒名叫孫孝哲,原是契丹人種。祿山在兩番的時候,孫孝哲的母親帖木氏,已和祿山私通。
這帖木氏自幼長成蕩的
格,豔冶的姿容,那左近的浮
少年,見了這般一個尤物兒,誰不願意去親近她?招惹得那班遊蜂
蝶,終
為這帖木家的女兒爭風吃醋,喧鬧鬥殺。盡有許多少年男兒,為這粉娃兒送去了
命。
內中只有安祿山和孫孝哲的父親和特,講到這兩人的身體面貌,都是魁梧漂亮,不相上下,只是和特比祿山多幾個錢,因此這美人兒便被和特佔據了去。和特知道這安祿出十分勇猛,不是好惹的,便帶了帖木氏避到別處去。安祿山和帖木氏正勾引上手。
在甜頭兒上,一旦失了這心上人,豈不要氣憤?他發奮要找尋帖木氏,因此在兩番幽州一帶地方,了五、六年,中間吃盡苦楚,受盡風波,便也靠此懂得六番的言語,知道得番中的山川脈絡,風俗人情,得節度使的重用,得了今
的富貴榮華。
從來說的,艱難玉汝。帖木氏這一走,反而成就了安祿山一生的功名!那和特得了帖木氏,向中國內地一跑,販賣皮為生,坐擁美人,享著溫柔幸福。只因他恩愛過分,不多幾年,得了一個吐血癥兒,丟下這心愛的美人兒,和親生的兒子孫孝哲,便撒手死去。
這時,帖木氏已成了一個半老佳人,她失了個思愛的伴侶,固是傷心。從此又無人賺錢管養,教她母子兩人,孤苦零丁,又如何過活?她沒奈何,把和特留下來的些少貨物和傢俱,統統變賣了,充作路費,到長安城裡來。無意之中,打聽得她前度劉郎安祿山,官拜驃騎大將軍,每出入宮
,十分榮寵。
她正在進退無依的時候,如何不找上門去?這也是帖木氏的機緣湊巧,安祿山這時失了軟紅,正心中空的沒有一個著落之處,忽然見了舊
的情人,勾起了往
的情懷。
再加這帖木氏雖說徐娘半老,卻更覺風騷,把個好的安祿山,赤緊地
住了。當時,收留在府中,十分寵愛起來。
那孫孝哲寄養在府中,充作假子。鮮衣美食,也得安祿山好心看待。這孫孝哲皮膚又白淨,臉蛋兒又俊美,終追隨安祿山左右,屈意逢
,深得祿山的寵任。
待他年紀長大,又得他母親在枕蓆上進言,到天寶末年,官作到大將軍,這都是後話。如今再說楊貴妃每和安祿山斯混慣了,近二、三個月,忽然不見他心上人進宮來。
楊貴妃身旁失了一個說笑打渾的人,頓覺十分冷清。雖有玄宗皇帝百般寵愛她,終陪伴她。
但比到安祿山,一個是老夫,一個是壯男,一個是給自己玩的人,一個是玩
自己的人,兩兩比較,一個多麼有趣,一個多麼無趣。如今這有趣的人卻去得香無蹤跡,一個無趣的人卻終
和他嬌纏著。
她心中如何不惱?她不但是惱,只因每天想著安祿山,竟想出相思病來了。楊貴妃仗著半分的惱,半分的病,又仗著皇帝的恩寵,便佯羞薄怒,撤痴撒嬌,處處給皇帝一個沒趣。
你想皇帝何等尊貴,任你如何驕法,也驕不到皇帝上面去的,況且皇帝的玩妃子,原為自己尋歡作樂,豈肯反受婦子的冷淡?雖說玄宗生
溫存,在女人面上不計較的,誰知女人的
格卻是愈寵愈驕的,你越是愛伶她。
她卻越是爬上你的頭來,到那時候,任你男子如何好的兒,也不由得惱怒起來了。這楊貴妃不曾遇了安祿山以前,雖明知玄宗皇帝年老,但看著一生富貴面上,便也死心塌地地拿自己的身子供皇帝糟蹋去,後來結識了安祿山,她得了少年強壯男子的滋味,便把這玄宗皇帝看作味同嚼蠟。
在言語舉動之間,便出一種驕慢冷淡的神
來,把個玄宗氣得住在翠華西閣上,卻悄悄地去把那住在東閣上的梅妃去召來臨幸著。這梅妃原也得玄宗一番寵幸過來的,梅姐名江采蘋,原是莆田地方人,父名仲遜,世代是名醫。
梅妃九歲時候,便能讀《詩經·二南篇》,有采蘩採蘋說女子勤苦的話,梅妃便對她父親說:“我雖一小女子,卻也要學著古時女子一般勤力!”她父親很愛她,便取名採蘋,在開元年間,高力士出使到閩粵等地去,打聽得江家女兒十分美麗,便選進宮去,得玄宗十分地寵幸。
當時,玄宗甚是好,在長安地方大內、大明、興慶三座宮中,和東都地方大內、上陽兩座宮中,共有妃嬪宮女四萬人。自從得了這梅妃,便把這數萬女子丟在腦後。
梅妃又頗有文才,自己常比作謝家女兒,有詠絮之才。平喜淡妝雅服,卻愈顯得姿
清秀。生
愛梅,她住在宮中前庭後院,遍種梅花。
院中有一亭,玄宗親寫著“梅亭”兩宇的匾額。每值梅花開時,梅妃在亭中詩賞玩,直到黃昏月上,還不捨得離去。玄宗因她愛好梅花,便戲稱她為梅妃。
梅妃除詩外,又善作賦,曾作成《蕭》、《蘭》、《梨園》、《梅花》、《鳳笛》、《玻杯》、《剪刀》、《綺窗》八賦,進呈玄宗御覽,玄宗十分歎賞。
在開元年間,天下太平久,深宮無事,玄宗和宗室弟兄甚是友愛,常常召弟進宮,說笑飲宴。每遇宴會,玄宗必令梅妃隨侍在側,談笑無忌。
有一次,正是中秋佳節,玄宗召諸弟兄在宮中家宴,飲至半酣,內監獻上黃橙一筐,說自御園中採下,特獻與萬歲爺嘗新。眾人看時,見橙金黃,香味可愛,玄宗便吩咐賞給眾兄弟分嘗之。
內監奉旨,便分給每位王爺黃橙十枚。梅妃原佩有隨身小金刀,當時拿金刀破著橙子,獻與萬歲。玄宗嘗著,連稱美味。
又命梅妃替各位王爺剖橙,各位王爺見梅妃親自過來替他們破著橙子,慌得他們一個個的站在一旁,侷促不安,頭也不敢抬一抬,大氣兒也不敢一
。
梅妃便輪走到每一位王爺跟前,破開一個橙子。***玄宗皇帝命梅婦替眾王爺剖著橙子,原是表示親愛的意思。
便是那班親王,見梅妃走到跟前來,也個個低頭躬身,讓過一偏去站著。待輪到漢王跟前,這漢王原是一個好之徒。
他仗著是皇弟,皇帝又是十分友愛,凡事容忍,平時在京城地方,便令府中爪牙在外面打聽得有良家美女,便強去誘騙進府來佔著。人民吃了他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