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63章蔡琰的囑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沮授、田豐都是聰明人,董卓自封太師,自號“尚父”劍履上朝,贊拜不名,哪裡有半點做臣子的模樣,朝廷自此已經名存實亡,劉協這個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而已。既然如此,金甲神人說過的請劉欣善待天下百姓這件事,那就更加值得玩味了。

但是在劉欣提出的將何太后母子接來襄陽這件事上,沮授、田豐二人卻意見相左。田豐覺得董卓已經立了劉協,如果把劉辯這個廢帝到襄陽,反而會成為累贅,做起事來縛手縛腳。沮授覺得廢帝也是帝,將來完全可以在襄陽重豎一杆大旗,與董卓分庭抗禮。

這兩個人,田豐恨不得劉欣現在就即位稱帝討伐董卓,而沮授卻擺不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老路子。劉欣聽了他們兩個的話,不由得直撓頭,乾脆板起臉來說道:“我想接他們母子來襄陽,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餘生。你們只要幫我想想怎樣將他們接來,至於要不要接不是你們應該考慮的。”劉欣這次要接何太后母子來襄陽確是真心,歷史上這對母子死得很慘,何太后在謀害王美人的事件上確實心腸歹毒了些,但劉辯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確實是無辜的。

見到劉欣少有的拉下臉來,沮授、田豐沒有到絲毫難堪,反而心中竊喜,在他們看來,這才是一個將要成為君主的人應有的表現。如果劉欣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一定會痛罵一聲,這兩個受狂!

劉欣的話果然起了作用,田豐欠身說道:“回主公,董卓既然將何太后母子軟在宮中,就不會輕易放他們離開,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利。主公受先帝重託,一心維護他們母子周全,這便是情義。”沮授接著說道:“這些年,朝廷能夠週轉,全賴我荊州按時納稅,如果董卓不肯將何太后母子出來,從此荊州不再繳納錢糧,這就是利。”劉欣點點頭,說道:“二位先生好好考慮一下,寫一封奏表,只要董卓肯讓何太后母子來襄陽,我願意這個月就將全年稅收如數奉上。”沮授、田豐剛剛離開,蔡邕便來求見,說道:“主公,屬下有一事相求。”劉欣笑道:“丈人不必多禮,你我是一家人,有什麼事直說無妨。”蔡邕一本正經地說道:“上下尊卑,禮不可廢。屬下想接昭姬母子回家小住,還望主公應允!”也就在兩個月前,卞玉、蔡琰各自產下一子,朱倩又為劉欣生了個女兒。卞玉給兒子取名卞彰,隨母姓是劉欣早就答應下的。朱倩對生兒生女現在已經看得淡了,劉欣對她的兩個女兒都很疼愛,她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何況她只是個妾的身份,即使生了兒子也是個庶子,還不如生個女兒。而且女兒將來是要嫁人的,隨了母姓將來可不太風光,所以她還是堅持給這個小女兒取名劉珊。

蔡琰上次生的是個女兒,這次終於生了兒子。她本來沒指望劉欣會答應讓這個孩子隨母姓,但是,劉欣知道蔡邕的心思,毫不猶豫地讓兒子隨了母姓,而且親自給兒子取名蔡懿。劉欣取這個名字有點惡趣味在裡面,他已經知道蔡琰本來字昭姬,後來是因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為文姬,所以現在乾脆給兒子取名懿,噁心噁心司馬一家。

蔡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一向是反對女兒無故回到孃家,這一次竟然主動提出來接她母子回家小住,倒令劉欣頗意外。不過,劉欣很快便想通了,蔡邕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在那個年代算得上老年人了,接蔡琰母子回家小住只是個藉口,他想孫子了。對於蔡邕的這個要求,劉欣當然非常快地答應了,而且還讓蔡琰將四歲的女兒也帶了過去。

過了兩天,沮授已經將解繳到洛陽的錢糧都準備妥當,一共七億錢,主要是些銅錢、糧食、布,將了五百輛大車。對於出使洛陽的人選,劉欣親自圈定了韓嵩,一方面,韓嵩在士林當中頗的些名望,另一方面,劉欣也知道董卓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他可不放心讓沮授、田豐去冒險。

韓嵩對洛陽之行不太情願,對劉欣說道:“回主公,屬下此去京城,如果天子有所差遣,則屬下從此不能再為主公效力了。”劉欣不以為然地說道:“你只管去就是了,其它事情以後再說。”但是劉欣對他的安全也不能不予重視,命令趙雲率五百飛虎親衛護送他進京。考慮到呂布號稱三國第一戰將,西涼軍向來又蠻不講理,劉欣不敢讓人直接將錢糧解往洛陽,免得到時候人財兩空。他命令黃忠、許褚率兩萬人馬押送錢糧到潁川一帶駐紮,擺出副一手錢一手人的架式,等候董卓派人接。又命令徐晃率部前出南陽,以為接應。

劉欣並沒有隱瞞要將何太后母子接來襄陽的事,不僅他手下這些官吏們,就連城裡的許多百姓都聽說過這件事。何太后作為先帝的皇后,是不可以隨便離開皇宮,更何況被一個外臣接到襄陽。但是劉欣在荊州一帶聲望有如中天,只要是他做出的決定,大家都理所當然地覺得那就是對的。

蔡邕在家中說起這件事,竟然也對劉欣的做法表示贊同,因為他畢竟為官多年,也知道官場有多黑暗,何太后母子現在被軟宮中,子過得肯定十分悽慘。聽說劉欣要派人去京城接何太后母子,蔡琰動起了腦筋,她悄悄吩咐丫鬟,去將趙雲將軍請來。

趙雲正在收拾行裝,聽說蔡琰相召,匆匆來到蔡邕府上,拱手施禮道:“末將趙雲參見主母。不知主母相召,有何吩咐?”自從與沮授、田豐、徐晃一起聽劉欣說了金甲神人的事以後,趙雲再不肯稱呼劉欣為大哥,人前人後都以主公相稱,不管劉欣怎麼相勸,趙雲只是不改稱呼,劉欣也只得作罷。就連馬芸也已經習慣了“主母”的稱呼。

蔡琰平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與趙雲並不常見面,對這個稱謂反倒十分不適,趕緊還禮道:“子龍將軍勿需多禮,賤妾請將軍前來,有一事相托。這裡有一封信,煩請將軍到京城之後與尚書右丞王允王大人,還有些禮物也是送給王大人的,還請將軍向王大人討一個人。”趙雲自從進了蔡府大廳,始終目不斜視,拱手應諾道:“主母吩咐,趙雲自當盡力。只是不知主母所討的是什麼人,那王大人肯不肯放?”蔡琰見趙雲對她如此恭敬,不覺好笑,說道:“將軍不用這麼緊張,賤妾所討的只是兒時的玩伴,她是王允府上的一名舞姬。我所送的禮物是襄紙和瓷器,見了這些東西,我想王大人斷然沒有不允的道理。”趙雲這才明白,她是想用襄紙和瓷器去向王允換一名女子,這件事情自然不會有什麼難度,立即答應了下來。

劉欣對這次接何太后母子來襄陽的事十分重視,一直將趙雲、韓嵩他們送到了十里長亭,千叮嚀萬囑咐,這才與他們分別。

卻說董卓廢了劉辯,大權在握。他聽了女婿李儒的勸說,為了收買人心,一方面大肆抄沒宦官家產,一方面搜撿名士,將劉宏在位時空缺的官職全部補齊,劉岱、孔伷、張邈等人並非董卓的親朋故舊,也都得以外放為官,就連逃離洛陽的袁紹,也被任命為渤海太守。京城亂局慢慢平靜了下來。

然而,好景不長,董卓為人貪財好,他現在志得意滿,漸漸出本相,開始縱容士兵搜索富豪之家,見財便取,見便虜。洛陽城中富豪貴戚本來就很多,這些人資財無數,擁嬌,蓄美妾,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誰知道禍從天降,傾刻間了個家破人亡,就連頭的美人兒,也被眾軍士搶了送入相府,不知生死。

董卓每天坐在府中,等士兵們搶掠歸來,他便親自查驗,將最好的珍寶送入庫房,最美的女婦女送入後宅,其餘財女子盡數分賞給手下將士,美其名曰“與眾同樂”京城中一時又鬧得烏煙瘴氣。

即使如此,董卓猶嫌不足,又到皇宮中檢視那些宮娥綵女,但見姿可人的,也不管有沒有被劉宏寵幸過,一律送入相府供他取樂。何太后當時年未及三旬,保養得宜,姿容秀麗,董卓見了不覺涎三尺,竟然也要將她**。李儒再三苦勸,這才打消了他的念頭。

正在此時,劉辯身邊的內侍悄悄送來一首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這首詩是劉辯所作,董卓不怒反喜,說道:“劉辯心懷怨望,如今殺之有名了。”當即命令李儒去殺被軟在永安宮中的劉辯。

李儒進到宮中,取出三樣東西,對劉辯說道:“相國立等回報,這三件東西,你自取一樣。”那三件東西分別是,一杯酒,一長白綾,一把短劍。何太后母子以及劉辯的妃子唐嫻全都大驚失。何太后現在早已經沒有了當初毒殺王美人的兇悍模樣,瑟瑟發抖,苦苦哀求。倒是唐嫻臨危不懼,願代劉辯一死。

李儒哈哈大笑,用手指著劉辯說道:“他死了以後,你們難道還想活命嗎?你不願意自己選,那就我替你選吧。來人,用白綾勒死他。”左右士兵早就不耐煩了,將劉辯按住,用白綾纏住他脖子,死勁一勒。劉辯兩眼翻白,‮腿雙‬亂蹬,只一會兒功夫便沒了氣息。

何太后與唐姬失聲痛哭,想要上前相救,卻被士兵們死死捉住,動彈不得。李儒看著這兩個女人,一個是帝后,一個是王妃,現在被士兵按著跪在他面前,不由有種高高在上的覺,得意地說道:“你們兩個賤人,盡情地哭吧,我馬上就送你們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