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三方會戰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韓煜微微的一笑,臉上不知不覺有了一股神秘的臉,說道:“沒錯,我就是要讓建奴知道我要攻打鞍山。”
“可是,韓大人,這樣一來就算鞍山沒有設防,建奴在聽聞到我們的動靜之後,也會加速進行佈防,不好還會在鞍山壓下重兵,那我們豈不是自投羅網了?”王雲不明白韓煜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心中
到急切不已。
韓煜拍了拍王雲的肩膀,說道:“王雲呀,這你就不懂了。鞍山離遼陽只有二十里不到的路程,任何軍隊行軍一天就能或往或返。我們現在要是趕往鞍山,期間起碼要花費三五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建奴完全有可能收到代善已死的消息,那時候鞍山城肯定早已經增兵了。”
“怕什麼,建奴主力全部在寧錦線上,遼陽該能派出多少兵力防守鞍山呢?”王雲在經歷過幾次勝仗之後,對建奴越來越看不上眼裡了“就算有三五千人,我軍這十幾二十門火炮照樣撂倒他們。”韓煜搖了搖頭,笑道:“確實,建奴主力十幾萬都在寧錦一帶,但是我們怎麼能確定遼陽就幾千人呢?萬一奴酋為了拱衛自己的老窩,留下了一批生力軍,那我們豈不是要遭遇更嚴重的敵人?”當然,他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提出一種可能,在歷史上滿族人壓就沒多少,就算是幾十年後清軍入關也只有十三萬大軍。
“可是,這這種可能也太小了點吧。”王雲咧咧嘴,很是不情願的說道。
韓煜繼續說道:“你先聽我說完。就算遼陽城派往鞍山沒有多少兵力,但是建奴以逸待勞,我軍行軍幾天貿然作戰必然會有損失。早在之前我就已經告訴過你,此番出征我們是沒有候補生力的,我們每消耗建奴一兵一卒,建奴還會有其他地方的兵力來彌補。但是建奴消耗我們一兵一卒,我們可是沒有任何彌補的。”王雲細細的想了想,覺得韓煜的話確實有道理,於是沒有在反駁什麼。
“另外,我們還要考慮軍糧的問題。鞍山早年是明君地據點,自然城牆和護衛工事修葺的甚好,明君倉皇撤退也沒有近些毀滅,現在倒是給建奴做了嫁衣。”韓煜調整了一下語氣,緩和的又說了道。
“如果我軍在鞍山陷入了拉鋸戰,勢必會導致我糧草急缺,那時候後果可不堪想象了。”王雲贊同的點了點頭,呵呵的笑道:“韓大人真是考慮周到啊,呵呵,如此深謀遠慮的。”不過說到這裡,他突然又醒悟了過來,問道“可是。韓大人,既然如此我們還這麼明目張膽的進攻鞍山去幹嗎?”
“我只是讓軍隊向鞍山擺出進攻的姿態,又沒有真正要去攻打鞍山。”韓煜解釋道。
“那。韓大人。您這兒是要唱哪一齣呀?”王雲納悶起來。
“廢話。當然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韓煜說道。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那。這個陳倉是指…。”王雲沉思了一番。忽然叫了起來。
“難道韓大人是要攻打蓋州!”韓煜笑了笑。點頭道:“呵呵。看來你還不算太笨嘛。確實如此。我只是大張旗鼓地向鞍山前進。引起後金地注意力。然後再急行軍快速撤向蓋州。出其不意地拿下蓋州。”
“可是。我還是不是很明白。就算鞍山會有以逸待勞地建奴軍隊。只不過我們和文龍總兵約好地。是在遼陽城下回合。而且就算我們現在拿下蓋州。有可能只會讓鞍山地建奴更為緊張。說不定還會增加更多駐兵呢?”王雲語氣帶著疑問。向韓煜問道。
韓煜不對王雲
出了一絲讚賞之
。一個猛將能夠懂得多問幾個戰略問題。也算是在進步了。他不可否認地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地沒錯。攻打蓋州一定會讓建奴對遼陽附近更加嚴防。說不定遠在寧錦地建奴主力在聽聞這件事之後也會加速撤回防守。如此一來我們要想進攻鞍山或者遼陽就更加困難了。”王雲連連地點頭。認真地看著韓煜。等待他地進一步解釋。
“事實上我們眼下並不是不攻打鞍山。而是沒有把握一下子拿下鞍山,這樣一來會對我這六千部帶來很大的風險,畢竟此番出征我們準備的不是很充足,而且還帶上了很嚴重的賭博質。”韓煜繼續說道,他的語氣很平靜,顯得有一股
有成竹的意味“而攻打蓋州,可不是為了佔領和光復更多遼東土地。你可以從這一方面來理解,如果我們殺傷了蓋州三千的建奴,給整個建奴整體會帶來士氣和兵力數量上的打擊,同時我們還能補充一些軍糧。”
“那,韓大人,你打算什麼時候攻打鞍山呢?”王雲問道。
“等待總兵來了,我部與
總兵部一同夾擊鞍山,然後再以鞍山為中心,威懾遼陽與瀋陽。”韓煜坦然自若地說道。
王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不過旋兒又問道:“可是韓大人,我記得我們與總兵相約的是在遼陽城下回合呀,那現在我們跑到蓋州去了,那
總兵攻到遼陽城下豈不是要吃虧了?”
“慌什麼,二月二才出兵,東江到遼陽也要好幾天的路程,我們拿下蓋州之後然後派遣斥候團去與總兵聯絡一番就好了。”韓煜很輕鬆的說道。這一夜,明軍繼續在原地休息了一陣,然後於次
清晨改走大道,向鞍山方向前進。期間路過了幾個村鎮,韓煜讓士兵們不避其諱,正大光明的從村鎮裡經過,甚至還向老百姓們借了一些糧草。
這一動向很快就讓鞍山建奴駐軍得知了。鞍山做為努爾哈赤發動十三萬大軍向西南方向侵入,是第一個被建奴不損一兵一卒從明軍手中接管過來的城鎮。而且,鞍山又是做為遼陽的門戶,但凡要攻打遼陽必定要以此處為跳板,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努爾哈赤特意強調在鞍山留下了一支一千多人年輕旗人子弟地新兵。
只不過這些新兵年齡都很小,最大的也才十八歲,最小的十一二歲都有。因此韓煜派出的斥候並沒有把這一股娃娃兵當做真正的駐兵彙報給韓煜。
當然,努爾哈赤將這些娃娃兵駐守在鞍山這麼重要的地方,並不是很相信他們的能力,而恰恰是很相信遠在復州壓制北海鎮的代善的能力。代善可是放下了隨軍向遼河以西進攻地機會,專程留下來帶著一萬五千兵將北海鎮地明軍堵住。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努爾哈赤之所以這麼重視北海鎮,還是因為自己最疼愛的孫女蘇里童詩成了北海鎮地人質。
不過,努爾哈赤怎麼都不會想到,也不敢去想,代善沒有能夠堵住北海鎮,不僅如此,他本人的腦袋都隨著北海鎮地明軍推進而掉了。很顯然,如果代善面對的常規明軍,無論是
搏還是火器,他都不會畏懼,甚至會很輕鬆的用騎兵踐踏突破。只不過,代善有面對的不是一般軍隊,不僅擁有大量火槍和火炮,還有更先進幾百年的戰略思維。
鞍山在接到代善已經陣亡的消息後,這些毫無戰鬥經驗的子弟兵倒是熱血沸騰,不知道天高地厚叫囂著要為大貝勒爺報仇雪恨。然而城中的高層將領卻瞬間如被雷擊,慌亂的不知所措,一面要佈置城防,一面還要去遼陽請援兵,另外一面又要冒著被責罵的風險去寧遠城下通知努爾哈赤。
寧遠城離鞍山幾百裡之遠,一來一去也要十幾天。而遼陽城卻在得到消息後的第二天,就調集了遼陽、瀋陽等地區駐兵,一共六千兵力,其中還有不少是漢奴編軍。這些兵力分出了兩千人增防遼陽,其餘四千全部派往鞍山。
同時,遼陽方面還派出了告急的通牒,發往營口、撫順、遼中√錦和台山等地,要求這些地方的駐軍即馬上分兵前來拱衛京城。甚至就連蓋州都收到了告急的碟文。
一時間,遼東的局勢因為量變而到了引發質變的局勢。
韓煜一直在期待著代善身死的消息傳到遠在寧遠城外的努爾哈赤那邊,他現在幾乎已經想象的到這個叱吒遼東的老頭在受到震驚之後的樣子了。
韓煜甚至在內心中還會有那麼點僥倖,努爾哈赤都行將入土的人了,總會有一些什麼病狀,最好有個什麼心肌保、腦淤血、高血壓什麼的,在聽到代善死了之後,直接病發一下子載到在地死翹翹。
兩天後,韓煜的大軍抵達了鞍山附屬的郊縣,他一直很擔心建奴會出城擊自己。只不過好在鞍山城內的建奴因為代善的死而對於北海鎮明軍產生不良的負面陰影,所以全部龜縮在城內,採取堅守的策略。
韓煜對於這一點頗為滿意,在白天的時間,他下令全軍在郊縣外開始營造軍營,並且在正對鞍山城的一面豎起高高的木柵欄,用早已經準備好的帆布將其遮掩起來。此外,他還讓士卒們秘密的扎節草人,在營中散開佈置下來。
傍晚的時候,營地基本成型。因為韓煜並沒有要求士兵們將營地建的全面,只要能夠讓鞍山城那邊看過來有一定規模就可以了。在營中點上火把之後,整個營地看上去也有一種熱鬧哄哄的氣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