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財政的困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由於張浚嚴密封鎖消息,連大宋碟部的暗線人馬都無法獲得那裡的信息。所以,信王趙榛無法得到自己北面的關於王之充統帥船隊地消息。
但想必那位親臨一線,帶領著大宋名將劉光世統領十數萬大軍圍困住自己的船隊人馬,主持大局的張浚大人,恐怕已經得到了消息,開始著手集結軍隊,嚴密封鎖一切道路了。
以這位傢伙對於皇帝趙構的忠誠,自然會在最快的時間將他的軍隊行動了起來,並且對張俊施壓,剿滅石門叛軍。
不過一想到張俊手上掌握的軍隊,信王趙榛倒不是擔憂,而是有些可惜。那些可是有部分最銳的軍人,其中有西北軍和趙構手下最強悍的軍隊,都是優秀的戰士,如果能為他所用就好了。
當然他也知道這只是一個奢望,信王趙榛將紙條成一團,他明白在石門建立自己班底軍隊的事情只能一步步來,就像飯只能一口口吃一樣,心急不得。
但石中泰的出兵的消息並沒有讓他到多麼驚訝,與山賊軍的戰鬥不是沒有目的。此時此刻從灃水河沿岸到石門城一帶的森林之中,吉雲天和他的兵馬早已封鎖了這一地區。
至於石中泰的命運,信王趙榛不需要花費太多力氣去多想。幾千軍隊罷了,可能還有一些另外的軍隊,不過在面對上萬山賊軍時,結果可想而知。
放下這件事,他問道:“下面是怎麼回事?”這一次崔虎搖了搖頭,回答道:“我不知道,王爺千歲!”他經過庭院時自然也看到了正在爭吵之中的幾人,不過出於一種特有的禮貌和格,他並未對這些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有多關心。
信王趙榛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兩人經過幽暗的過道,一進入大廳。當然這裡比起幾天之前信王趙榛在這裡發飆的時候,已經算是修葺一新了,連長桌也換了一條。此時,外面庭院中爭執的聲音就變得清晰可聞起來。
不過信王趙榛首先看到的卻是大廳之中,一個人坐在長桌另一頭,幾乎整個身子都趴到桌面上的羅月兒。羅月兒帶著一副在這個時代還非常奇怪的玻璃制的眼鏡,一對小胳膊壓在大堆白紙上寫寫畫畫的,似乎正在抄寫什麼的樣子。
至於庭院之外傳來的爭執聲,她倒是充耳不聞。
當然聽到身後的聲音後,羅月兒卻猛地回過頭來,看到信王趙榛時,一張俏美地小臉上立刻綻放開出笑靨如花,她抬起頭脆生生地喊道:“信王趙榛!”信王趙榛搖搖頭,走過去摘下架在少女細細的鼻樑上的眼鏡,沒好氣地問道:“你這副樣子,又是在幹什麼?”
“算賬咯。”羅月兒抬起雪白而尖尖的小下巴,理所當然地答道。
信王趙榛恍然,這才點點頭。自從接管了石門城之後,莫統領在城內的一切的私有財產和石門的所有官府財產都作為戰利品,當然也被他這個管理者理所當然地接收。而除了在戰後分給戰士們的報酬和犒勞之外,事實上還留下了一大筆錢財。
但這筆由莫統領留下的財富的管理曾一度相當混亂,一方面信王趙榛給了現在基本已經成為自己副手的吉倩倩對於這筆財富的絕對處置權,但後來又許諾羅月兒可以支配這筆財富來完成對於石門地區的商業網絡以及地方建設的重新規劃。
因此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財政變得一團亂,最後還是羅月兒親自找到了吉倩倩,提議以一人負責管理,一人負責記錄審核的互相協作的方式,才將這個財物的管理體系穩定了下來。
短暫地一瞥之後,信王趙榛又抬起頭看著外面,此刻爭執聲正不斷從外面傳來,已經持續了相當長時間了。
這其中苗玉鳳的聲音最大,單宏飛在一旁助陣,工匠大師王稟偶爾才一句,而吉倩倩發言最少。倒是勸架的一號說得嗓子都快啞了的樣子,只是看起來,似乎誰也說不服誰。
“他們在吵什麼?”他問道。聽到信王趙榛的詢問,羅月兒立刻高興地搖頭晃腦,模仿著吉倩倩的口氣拖長聲音說道:“當家才知柴米貴呀,信王千歲——!”信王趙榛一愣,已經隱隱猜到了外面爭執的問題的核心。
庭院內的爭執已經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吉倩倩皺著眉頭看著面前的幾個人,雖然這位吉倩倩表面上還維持著基本的禮貌,但事實上心裡都快要煩死了。
信王千歲要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這她當然支持。他也知道信王趙榛給了苗玉鳳、花中龍、崔虎以及單宏飛一個任務,讓他們從石門城內的平民之中挑選出一些人,準備著手將未來的石門軍的架子先搭起來。
可是問題不在這裡。石門城內有接近五萬人口,城外周邊地區也有數十萬人口,現在秋收未到,實際上城內的存糧緊緊巴巴也就剛好夠吃到下個月。也就是說,多出的這些戰士們的口糧甚至都無法保證,必須依靠貿易。
而四川的糧食都調往了河東路與開封附近,支持兩線數十萬將士。現在就算請求四川暗中支援,但也只能等待秋收之後,遠水解決不了近渴。只能通過錢財從那些糧食商人手裡購買。
另一方面,接下來石門恐怕要面臨大量的戰事,在戰時士兵的口糧份額與可與平不同,幾乎要加到雙倍。更不要說還有大量的貧民,勞作的男人和女人一樣需要大量的食物。
這些糧食缺口加到一起,就相當的不得了了。
更不要說森林之中的山賊軍也需要糧食,這一部分糧食以前是莫統領提供的,但莫統領不在乎自己領地內餓死了多少人,他們可不行。
何況如果要進一步控制整個石門,這個糧食缺口就顯得更加不可思議起來。吉倩倩現在已經知道,在今年,整個南方的作物是普遍歉收了。
農作物歉收,一個方面是氣候的原因,一個方面是因為金國軍隊的入侵。
因此要採購糧食又不得不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這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南方的戰爭才過,北方的大戰正一觸即發,大宋的天空上此刻可說是陰雲密佈。
而戰亂帶來的連帶後果就是糧食在作為等價物上變得比貴金屬更加穩定,換一種說法就是糧食的價格會上升,而且恐怕還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