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52章衝擊萬人軍的二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吉雲天聽到敵人只有兩個,是兩個敢於向他的大軍發起突擊的武林高手,倒是真正的讓他吃了一驚。從前方退下來的山賊軍頭目們,立刻派人告訴他這個信息,那兩個人很強,恐怕有劍客大宗師的實力。

聽到這個話,吉雲天忍不住寒直立,他知道大宗師代表著可以開宗立派的勢力。原來官府鷹犬之中也是有強者存在的。

“不過畢竟是缺乏腦子的人,竟然單槍匹馬前來挑戰自己整支大軍。”吉雲天心中微微有些不在意,心想劍俠就是傻帽,缺乏系統的戰術思想。在北方,信王軍與金軍的戰爭已經發展為一門藝術,雖然他只不過在傳聞中學到一些皮,但現在看來也足以蔑視這些官府的人了。他立刻舉起自己的大旗,讓自己的戰士圍住那兩個高手。那怕是兩個’大宗師‘絕頂高手,但一樣也不可能單獨對抗人山人海的大軍。

山賊軍一開始變得慌亂的時候,信王趙榛的進攻還算得上是一帆風順。

他抬起頭看到四面八方人頭湧動的山賊軍之中,一面大旗如此顯眼。那是山賊軍領袖的標誌,距離他所在的位置不過百米遠而已。

但一鬨而散的山賊軍在後退時終於遇上了後面督軍的山賊頭目,這些體格高大,從打架與戰鬥中晉升的山賊頭目們毫不留情地用手上的長鞭打著自己的手下,好讓他們從驚慌失措之中清醒過來,回去繼續戰鬥。

山賊軍戰士們尖叫著,被驅趕了回來。

於是,信王趙榛很快就發現自己要面對這些被趕回來的山賊軍隊,他們排成一排,用並不十分有力的臂膀試探地向他遞出長矛。但說實在話,這很難說是有效的攻擊信王趙榛這樣的高手。

信王趙榛很輕鬆就掃開這些劣質的長矛,他向前一劍分開人牆,又重新將他們擊潰。

第一排山賊軍在丟下十五具屍體後,再一次一鬨而散,防線像是冰雪消融了一般。信王趙榛又向前前進了一段距離,但他馬上看到後面更多的山賊軍被驅趕了回來,由於前面的山賊爭取來的時間,這些山賊在短時間後已經鎮定下來。

此時,從慌亂中,山賊軍們已經都反應了過來,開始佈陣防禦了。他們試圖圍困住這兩個膽大無比的人。

“信王千歲。”馬月英小聲說道,意圖告訴他後面的被分開的山賊軍已經開始圍上來了。

信王趙榛不用回頭去看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汪洋大海一樣的人,從四面八方壓了過來,但兩人這個時候發現自己不過才深入對方的陣型十數米遠。

在戰鬥中,他們倆人漸漸到阻力越來越大,四面八方的山賊軍戰士甚至尖叫著飛奔的殺了過來,他們將巨大的力量附著在長矛的尖端上刺來。

在擋下數十人的攻擊,並且殺了幾名敵人之後,信王趙榛不到頭痛了起來。他看到代表著吉雲天的大旄正在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那是北面或者東北面,總之在亂軍之中實在是很難分辨方向。毫無疑問,敵人的首領顯然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

信王趙榛不有些懷念起他的寶貝武器來,要是自己帶上自己的光華雙劍或者大中神龍槍的話,就沒有這麼被動了。

想歸想,信王趙榛與馬月英兩人手上卻一點也不留情,閃亮的戰戟與霜青的長劍向前蔓延數十尺,地面上一片屍體,山賊軍的第三次組織起來的包圍圈隨之灰飛煙滅。

但兩人都停下來微微了一口氣,信王趙榛到自己大約幹掉了至少超過了百個敵人,甚至殺了更多一些的敵人,如果不是體力下降劇烈的話,可說戰果輝煌。

馬月英臉上微微發紅,額頭上已經滲出汗珠。要說她的絕對力量比起信王趙榛只差一成,不過信王趙榛的特種兵生涯,讓他們可以嘗試各種戰術,因此而積累下的經驗才使信王趙榛可以在這樣的境況之下習慣地最大可能保存體力。

不過他臉不紅心不跳,一副神自若的樣子落在馬月英眼中,心中忍不住有些崇拜的心情產生。

信王千歲不愧是傳說中神仙護佑,天神下凡的信王千歲。她想道。

然而信王趙榛此刻卻靜下心來聆聽觀察周圍敵人的動向,他用劍退圍上來的山賊軍,然後細心捕捉那種變動。

他很快鎖定了指揮變動的源頭,他向一邊轉過頭,銳地到在大隊山賊軍背後,有三到五個聲音的源頭,從對方的動向上看他們正在組織第四次包圍。

“馬月英。”他馬上喊道:“在那個方向打開一個缺口。”馬月英微微一愣,熾熱的眼睛看向信王趙榛長劍所指的方向,在那裡山賊軍們正在聚集起來,超過數百上千人組成的一個阻擊隊伍,很快層層疊疊地構成了一條密不透風的防線。

顯然後面的山賊軍頭目們銳地察覺了信王趙榛的殺意是衝他們來的。

但他們的動作同樣引起了馬月英的注意,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就像是在說這條防線後面一定隱藏著什麼重要的東西。

馬月英不需要進一步的提醒,她的戰戟猛然向前一揮舞,在月光之下,刺眼的光芒穿透了擋在外圍的三個山賊軍戰士,並立刻穿透他們的身體,鮮血飛濺屍體倒地。

信王趙榛更是如同一個殺神一般,長劍舞動,青光芒連成一片,無數的青光閃電一般的閃爍,成片的山賊變成的鮮血淋漓的屍體倒在地下。

當這個缺口在層層人牆被打開後,信王趙榛眯起的眼睛裡終於可以看到人頭湧動的山賊軍,背後那幾個體格高大的山賊軍頭目,只是兩翼的山賊軍正在合攏,人牆上的缺口越來越小,機會只有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