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於菟佳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東嶽泰山,二天門裡有一座伏虎廟,大殿上塑的伏虎神像,黑麵紅須,右手執鐵錘,左手扼猛虎,神成凜凜,栩栩如生。
據說:從前泰山上有兩隻黑虎,吃得路斷人稀,沒人敢上山去,後來修建了伏虎廟,那兩隻黑虎就不見了。凡是朝山的人,為免虎災,一定先要到二天門伏虎廟敬香捐獻,拜了伏虎神,可保一路平安。
這是古老的傳說,但經過了數百年,上山的人,依然先要到伏虎廟求平安,伏虎廟也一直香火鼎盛。
可是最近半個月來,上泰山“朝山進香”的人,突然都裹足不前了,就是遠道來的人,也在山麓接受勸告,紛紛迴轉,沒人再敢上山。
因為這半個月來,每當天一黑,二天門一帶,就經常會聽到虎嘯!
山君一嘯,群山響應,大風起兮,百獸俱懾,這等威勢,凡是不想膏虎口的人,誰敢以身犯險?
伏虎廟的方丈智通大師,出身少林,現在已經六十多歲,是有名的高僧,廟中一兩百個和尚,都是他的徒子徒孫,也個個通拳
。
自從二天門一帶入夜之後,時常可以聽到虎嘯,香客裹足,身為伏虎廟方丈的智通大師,自然有保境安民,為民除害的責任。
不然,又何必建這座伏虎廟,一年四季又何必上廟燒香;捐獻香油?
因此,智通大師特地派出了三路探虎小組,由三個武功較高的弟子率領,每組十人,各攜戒刀、鐵、弓箭,分頭找尋。
一連幾天,派出去的人,陸續回來了,他們都沒空著手回來,因為每組十個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抬著回來的。
這些人只是被虎爪抓傷,還不算很重,奇怪的是每一組的領頭之人,卻都被虎爪撕裂膛,壯烈歸西。
最怪的還是每一組的虎口餘生,竟然人人言殊,所見各異,有的說:他們遇上的是一隻比怙牛還大的白額虎。有的說:他們遇上的是一隻兇猛的黑虎。有的說:他們遇上的是一隻全身斑爛的大黃虎。三組和尚還當著方丈爭論不休,而且把遇上的老虎,說得刀箭不入,神通廣大。
智通大師眼看三個武功較高的徒弟慘死虎爪之下,皺起花白長眉,再三考慮,覺得寺中僧侶,縱有武功,卻沒有降龍伏虎的能耐,只有親自修書,向少林寺求援。
怎知他派去求援的弟子,走到半路上,就被猛虎活生生的撕裂,棄屍半山。
這一來,更是風聲鶴唳,行人絕跡!
這是晨曦初升,宿霧未消的清晨!
老高橋畔,從容的走來一個青衫少年。看他不過二十出頭,生得玉面朱,修眉朗目,溫文之中透著一股英氣,當真如臨玉樹,俊逸瀟灑!
他好像是遊山來的,臨清以徘徊,時矯首而遐觀,安詳的走著。
自從二天門附近出了猛虎,行人早已絕跡,沿著這條山路,就只有他一個人踽踽獨行,松雲深處,落葉滿徑,啼鳥啁啾,溪錚淙,聽到的盡是天籟,清靜得可滌塵俗,清幽得如入仙境!
就在青衫少年瀏覽景,緩步行去,他
面也有一個白衣人兒飄然行來!
兩人一來一往,縱然走得最慢,也會面遇上,在人還沒有碰面,一陣非蘭非麝的香風,已經撲面吹來!
青衫少年先前還沒有注意,但聞到香風,目光一抬,不給怔住了!
因為白衣人兒已經到了他面前,那是一個清麗絕俗的白衣少女,一雙黑白分明秋水盈盈的大眼睛,正在注視著他。
這姑娘就像羊脂白玉雕琢成的,瓜子臉,嬌美白,晶瑩有光,配合著柳眉鳳目,瑤鼻櫻
,和披在肩頭像
雲般的長髮,人比花嬌,冷豔無雙,再加上一身雲白的長裙,真如凌波仙子,廣寒嫦娥。
這姑娘若是讓李太白遇上了,那麼:“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兩句詩,就該為她而才對!
四目相投,青衫少年拘謹的立即避開目光,側身相讓。這是禮貌,他應該讓人家姑娘先行。
白衣少女已經停下步來,他讓她,她卻沒有動,只是凝眸望著他,輕啟櫻,說道:“你是遊山來的?”人嬌,聲音更嬌,嬌得像出谷黃鶯,聽來十分悅耳!
青衫少年避開的目光,又朝她投去,對面只有兩個人,她這話自然是問自己了。這就連忙含笑道:“在下正是遊山來的。”白衣少女嬌柔的道:“你不可上去了,最好立即調頭回去。”青衫少年一怔,問道:“在下為什麼不可上去?”白衣少女道:“這一路上,你可曾看到有人上山來麼?”青衫少年道:“沒有人上山,在下就上山不得麼?”白衣少女輕嗔道:“你這人…你難道在山下沒聽人說過麼?”青衫少年看她輕嗔模樣,真是宜喜宜嗔,不覺多看了她一眼,才道:“在山下沒遇見人,也沒聽人說過什麼,難道山上出了吃人的妖怪不成?”白衣少女臉上不微有慍
,哼道:“你要上去…只管上去…”她想說:“你要上去送死,只管上去送死”但不知怎的,看到他含著笑的臉
,這“送死”兩字,竟然不忍說出口來,一側身,自顧自的朝林間小徑行去。
青衫少年看她說完,就不再理自己,低頭行去,心裡希望她多留一會,但又覺得臉,不好意思叫住她,只得悵惘的舉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