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18章總是說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誰知這紀曉嵐年紀雖有六十歲了,但他天生的陽體,一天不見女人,那身上就不舒服,好似害大病一般。

紀曉嵐宿在宮中已有四天,每夜孤悽悽一人睡著,骨節脹痛,肌動。到了第四天上,忽然眼珠直暴,紅筋滿臉,終彎著不敢直立起來。

幹隆帝看了,十分詫異,問他害什麼病,紀曉嵐慌得忙爬在地下連連磕著頭,把自己一天也不能沒有女人的話說出來,幹隆帝聽了,哈哈大笑,隨手把他扶起,吩咐他在書房裡養息一天。

到了天晚,平是太監來替他疊被鋪的,這時忽然進來了兩個絕的宮女,見了紀曉嵐,行了禮去,把個紀曉嵐慌得手足無措。

那宮女行過了禮,笑地上去替他疊被鋪。紀曉嵐連說:“不敢勞動。”這兩個宮女好似不曾聽得一般,疊好了被,一個宮女上來扶他上去,一個宮女替他松著鈕釦。紀曉嵐急得退縮不迭,連說:“不可!不可!

給皇上知道了,說我在宮中調戲你們,那時不但你們的命不保,連我這條老命也要保不住了。”那兩個宮女一邊拉他上,一邊嗤嗤地笑著。

紀曉嵐這時既無處躲避,又不敢聲張,只得聽這兩個宮女擺佈去,那兩個宮女一邊說笑著,一邊替他脫去衣帽鞋襪,扶他上去睡下。

看看那兩個宮女依舊不想出去,竟卸下簪環,脫下衣衫來,並肩兒坐在沿上,要鑽進被窩來了。到這時,紀曉嵐不能不說話了,倒坐在頭,連連向兩個宮女打躬作揖,說道:“求你們兩位出去罷,這件事萬萬使不得的!

可憐我一個窮讀書人,已到大學士的位份,也不是容易事體。如今這一來,明天傳出宮去,豈不是全毀了?不但我一生功名命都毀了,便是你們兩位小妞妞的名節也毀了。

再俺們今天一來,明天可還想活命嗎?求兩位小妞妞饒我一條老命罷!趁早沒人知道,悄悄出去罷。倘然給公公們知道,便不妙了。”這兩個宮女說也奇怪,任這紀老頭再三哀求著,她們總是自己做自己的。慢慢地脫去外衣,出裡面的銀紅小襖兒,下面的蔥綠褲子,骨篤一鑽,鑽進被窩來了。

紀曉嵐到了此時,也是無可奈何,只得學老僧入定的法子,閉上雙眼,眼對鼻,鼻對心,直地睡了。無奈這兩個在被窩裡兀是悉悉索索地亂動。

一會兒替他捶著腿兒,一會兒替他捺著口,最可惱的,便是那一陣陣的脂粉香氣送進鼻管來,叫人慾睡不得,正在萬分窘急的時候。

忽聽得窗外一聲喊道:“萬歲爺有旨,念紀曉嵐年老,非人不暖,特賞宮女兩名,在御書房伴宿,以示朕體貼老臣之至意。欽此。”那紀老頭兒顫顫巍巍地爬在地下,聽過聖旨,謝過恩來,心才放下。當夜一宿無話。第二天起來,神十分清。幹隆帝出來,紀曉嵐又跪下來謝恩。

皇帝笑問道:“怎麼樣?兩個宮女還不覺得討厭麼?”紀曉嵐又連連碰著頭。從此以後,這兩個宮女終伴著紀曉嵐在御書房裡添香拂紙,疊被鋪,直到他編書完成,退出宮來。

幹隆帝便命他把這兩個宮女帶回家去,算是姨太太。北京的人都說紀曉嵐奉旨納妾。紀太太看了,也無可奈何,接著又是和孝固倫公主下嫁,京城裡又是十分熱鬧起來。

先在東大街造一座駙馬府,十分高大,是皇上賞賜的。屋裡陳設十分美,和珅有的是錢,暗地裡又添了三十萬銀子在駙馬府裡造一座大花園。因為清宮定例:公主雖嫁了駙馬,夫兩人不常有得見面,公主住在內院,駙馬住在外院。

和珅怕他兒子住在外院氣悶,便造了這一座花園,極盡樓臺之勝。到了大喜這一天,公主辭別皇上皇后,又辭別生母魏佳氏,出宮來到駙馬府中,那和珅夫兩人,對著媳婦朝拜過,行過大禮。府中大熱鬧了三天。

公主左右自有保姆侍女伺候著。這位公主情十分活潑的,她見駙馬新婚的第一天和她同過房以後,便去住了外院子裡,一連幾十天不得見面兒,她便吩咐侍女去宣召駙馬。

誰知卻被保姆攔住了,說是本朝規矩,公主不得輕易宣召駙馬。公主聽了,也無可奈何,只得耐著子守著。看看過了三個月,公主又去宣召駙馬,又被保姆攔住,說:“公主不識羞!”公主氣得哭了,要進宮去奏明父皇,自己又是出嫁的公主,不能輕易進宮去,況且夫倆的事體,如何可以對父母說得,後來到底由駙馬花了五千塊錢,保姆才放他進內院去,夫團圓了一回。從此以後,他夫兩人要見一面,保姆總是百般刁難,總得給錢才能通過。

這是清宮從來做公主的都嘔這個氣的。這且不去說它。如今再說幹隆帝這時年紀已在六十以外,對於女的事,自然差了一層,只是喜歡微行,他沒有事的時候,常常離開宮女內監們,穿著便衣,私自出宮來,四處閒玩,這時有一個叫楊瑞蓮的,是梁詩正的親戚。

他仗著梁詩正是皇帝親信大臣,常常到京裡來求差使。梁詩正嫌他人太鄙,又沒有學問,只寫得一手好字,真、草、隸、篆都寫得不差,便給他說到西清谷鑑館裡去充一名寫官,那楊瑞蓮到了館中,辦事卻十分勤謹,往往別人不做事體的時候。

他總是埋頭寫字,這一天正是八月十三,館裡的人跑得一個也不剩,只有楊瑞蓮一個人閒坐著,忽然一個很威嚴的老頭兒踱進屋來,向楊瑞蓮點頭微笑。

楊瑞蓮不知他是什麼人,只因自己的位卑職小,便站起來接他,那老人靠窗坐下,見屋子裡沒有一人,便問道:“這些人到什麼地方去了?”楊瑞蓮回說:“今兒是十三。他們都趕考去了。”那老人問:“你為什麼不去趕考?”答道:“人都走完了,倘然有內廷寫件傳出來。叫誰來承辦呢?因此俺願意丟了功名不要,在這裡守著。”那老頭點頭,又說道:“你這樣認真辦公,怕將來不一樣得了功名。”又問他名姓籍貫,那楊瑞蓮一一說了。

正說話時,只見十個太監慌慌張張地走來,爬在地下說:“請萬歲爺回宮!”楊瑞蓮到這時才知道這老人便是當今幹隆帝,慌得他忙跪下去叩頭,直到皇帝去遠了,他才敢爬起身來。到了第二天,他跑到梁詩正那裡去,梁詩正在朝裡還不曾回來。

停了一會,梁詩正回來了,見了楊瑞蓮,笑地對他說道:“老兄好運氣!今天皇上對我提起你來,說你辦事勤慎,字又寫得好,已有聖旨,欽賜你舉人,選你做湘潭縣官去呢。”這一樂,把個楊瑞蓮快活得忙向梁詩正打躬做揖,說:“多謝大人栽培!”隔了幾天,果然聖旨下來,放湘潭縣知縣。誰知楊瑞蓮一到了任,便出奇地貪起贓來,名氣十分壞,連京裡的御史也知道了,便參他一本。

接著,湖南巡撫也因為不肯替他寫字,心中懷恨,便也上一本奏摺,說他“貪佞不法”誰知幹隆帝看了他們的奏章,卻笑著說道:“楊瑞蓮是老實人,朕所深知,他們所奏的,朕一概不準。”後來還是梁詩正只怕拖累了自己,便暗地寫信去,勸楊瑞蓮自己告退,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卻說幹隆帝有一種古怪脾氣,凡是他相信的人,任你如何橫行不法,便是親眼看見,也總是說他好的,那楊瑞蓮還只是一個小貪官。獨有那和珅,卻是越老越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