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峨嵋驚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瑞聽到珠兒的名字,心中頗覺惆悵。卻聽史思溫又道:“這場誤會後來雖然不了了之,但他們可是衝著我師面子,不予深究。我師其時急於歸隱,因此始終沒有解釋清楚這場誤會。此次貧道前赴峨嵋,意取回那柄朱劍,並且可能的話,也把當年的誤會解釋清楚。不過取劍之時,難免會有失和氣,金施主與我同行,恐怕大大不利”金瑞道:“我可以替你向她們解釋…”史思溫微微一笑,道:“別的人可以這樣做,金施主卻不大方便…”金瑞猛然醒悟自己本是德貝勒身份,峨嵋之人多半會認為他和諸葛太真以前有過
情,是以替老魔頭說好話。
“金施主,我們分頭人山,各辦各事。貧道並非一定要索回朱劍不可,但總得有個代”金瑞笑道:“我們到了峨嵋山下,才解決這個問題吧。現在我們便動身啟程如何?”馮居在一旁恭聲道:“小的前後去過峨嵋山數十次之多,山中道路
得不能再
,金大爺和史道爺可許小的一道前往?”金瑞笑道:“你既
悉山中道路,一同前往,自然最好。但你以後不可稱我做金大爺,我們是平輩論
!”馮居堅決地道:“小的蒙兩位爺救了
命,出卻
中惡氣,心中已
不盡。小的自量是什麼人,豈敢僭越而與兩位平輩論
,此後金大爺肯以僕從差使小的,小的便
光榮之至…”金瑞笑道:“你的話原是一番美意,可惜我已沒有這等福氣,咳,赤手屠龍千載事,白頭歸佛一生心。”史思溫暗覺金瑞出言不祥,忙岔開話頭,道:“峨嵋本是宇內有數名山之一,靈景極多,貧道這次踏遊名山,將要細細
連觀賞全景,有馮施主指點路徑,自是最好不過。我們這就走吧”說走就走,三人一齊離開客店。先由水路入蜀,然後才棄舟登陸,直赴峨嵋。
這天,他們一行三人,已抵達峨嵋山麓。
金瑞嗟嘆一聲,道:“數年前我曾來此,今重來,雖然沒有所謂風景不殊人面已非的
慨,但到底韶光如駛,一晃便是六七年了!歲月不居,將可奈何?”史思溫也微覺傷
,便不言語。三人徑投山麓一座道觀暫憩。
這道觀名為“三元宮”雖然不大,但香火頗盛。
他們在觀中用罷午齋,回到客房中,史思溫道:“金施主可以去了,貧道身如閒雲,多等一,也是一樣。”金瑞猶疑一下,道:“我也不必急急去找她,不如我們結伴同登金頂,順便到處觀賞山景,等暢遊之後,才分手不遲!”史思溫何等聰明,心想大凡一到了緊要關頭,面臨決定之時,往往會怯懼起來,因此設法拖延那最後關頭的到臨。雖然此舉近乎弱者所為,但人
之中,總是害怕失敗,其實不足為怪。
他點點頭,道:“金施主此意大佳…”馮居當然不表示意見,當下首先帶路上山。
史思溫一路賞玩風景,一邊觀察到金瑞不時出極深沉的悲哀,這可使得他自己
情也波盪起來。
尤其是那絕世靈景呈現在眼前時,他往往情不自地想起上官蘭,他想:“要是蘭妹妹也在這裡,大家一同賞玩這等美景,那多好啊…”他無意中記起剛才金瑞規避現實的事,於是想到自己身上,這三年來,他一直沒有去拜謁師父,他曾用種種理由安
自己所以不去謁見師父之故,可是現在再也瞞不了自己…
這位年輕道人微微一曬,忖道:“敢情我竟是逃避她,不敢見到她,所以一直都設法找出事情,使自己不暇身去謁見師父…啊,若然她是這麼可怕,使得我不敢和她相見,我何以忘不了她?這次西朝峨嵋,其實也就是要自己忙著…咳,說起來我真是一個懦夫…”金瑞已注意到他輕輕
出痛苦之
,當下指點山景,和他談說。
這時三人已過了半山,前面豁然開朗,後山群巒,都在眼前。
夕陽在高低起伏的峰巒上,染上一片金黃。嵐林含煙,饒有離之致。
金瑞忽然身軀一震,驀地停步,雙目凝視著遠在十數里外的一座山峰。
史思溫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那座峰頭之上,站著一位身材頎長的少女。峰上天風吹拂起她的衣裳,飄飄飛。乍看時宛如仙子凌空虛渡,光是這姿態和情景,已足以令人心越神往。加上夕陽晚霞,績幻天際,直是如夢如畫…
本來距離甚遠,尋常人最多隻能看出一點人影。可是在金瑞、史思溫這等武林高手眼中,不但看得分明,而且連峰頭少女的面貌也能看出八九成。
她也凝眸瞧著他們,豔麗的面容上隱隱透出一股寂寞,長長的眉梢籠住難言的憂愁。
金瑞失聲而噫,喃喃道:“啊,是她,她竟然知道我來了!”峰頭的少女緩緩垂首,如雲秀髮不時被山風吹得卷向面上。
她垂首片刻,然後掉轉身,冉冉向峰後走去。那玉立亭亭的身影,頃刻間便消逝得無影無蹤。
金瑞長長嘆口氣,便自墜人沉思之境。六七年前的舊事,此時一幕一幕掠過心頭…
在六七年前,他在京城中以德貝勒之尊,享盡人間繁華。但一天晚上,這位珠兒姑娘忽然闖入他的書舍。德貝勒已知道宮中有警,再一看這位姑娘的面,便知她身已負傷,而且乃被藏邊第二高手薩迦上人所傷,傷勢極難解救。其時宮中侍衛亦已看出那峨嵋派少女珠兒已躲入貝勒府的形跡,但卻不敢入府搜查。德貝勒他一見到珠兒,便被她容光所懾,同時因他身為崑崙鍾先生弟子,道義上也得庇護峨嵋的人,便把她藏起來。翌
和好友孫懷玉公子說起此事,因孫懷玉與他親如手足,故此毫無避忌,帶他和珠兒相見。三人談笑聯詩,珠兒的才華更使得他傾倒不已。
孫懷玉年少英俊,人極聰明,已看出德貝勒對珠兒極為愛慕,可是又看出珠兒居然對他有情。這一來嚇得他不敢再見珠兒之面,但其後珠兒由峨嵋三老之一的赤陽子帶走時,還到孫府見他一面。她的心意,已無遺。但孫懷玉毅然拒絕,她只好黯然而去(詳見拙著《關洛風雲錄》)。
德貝勒當然也知道珠兒對他並無情意,可是他偏生作繭自縛,朝夕想念珠兒,而且想念之情,與時俱增。這次重訪峨嵋,實在不敢奢望能夠見到這位心上人…
空山寂寂,芳蹤杳杳,金瑞猶自凝望著那座峰頭,良久,良久,這才像是從夢中驚醒。
史思溫和馮居早已走開一旁,任得他自個兒站在當地。
馮居輕聲對史思溫道:“那座山峰名為相思峰,她在此峰現身,有何用意?”史思溫劍眉一鎖,道:“這種事部憑各人會心,外人如何能夠解答…”金瑞憂鬱地走過來,道:“我們再續遊山之舉吧!”史思溫道:“金施主不必理會我們,貧道建議不如你單獨再留一會,馮施主與貧道自往遊玩,晚上在三元宮再見便了…”說罷見對方沒有反對之意,便向他一稽首,徑與馮居飄然上山。
他們到達金頂時,天氣已暮,竟沒甚看頭。史思溫心念一動,便向馮居道:“金施主因見到珠姑娘現身,勢必痴心希望她來相見而不肯去找她,但假如她不打算來與金施主話舊,豈不是害得金施主白白苦等。貧道忽然想到,假如由側面設法探聽一下,於事未必無補。馮施主你即速下山,謹防金施主心事太重,茶飯不思,你可以為他略作安排,貧道這就前赴後山,暗中一探…”馮居道:“玉亭觀主此計極佳,小的這就下山去。但觀主可識得後山道路?”史思溫搖搖頭,道:“貧道從未來過峨嵋,哪識得路徑?”馮居道:“峨嵋後山峰巒無數,出名的有七十二峰,小的因來過幾次,彷彿聽說過在天屏峰飛瀑處轉人峰後,別有境界,峨嵋派中的高人及婦女,都住在該地…”史思溫問道:“其餘的人呢?”馮居道:“峨嵋派人數不少,但都是方外之士,山中寺觀極多,可就不知在那所寺觀之中了。”
“天屏峰如何走法?你可知道?”
“那天屏峰十分好認,形狀就像一座屏風似的,矗立天際”當下他把走法告知史思溫,最後道:“小的僅是聽聞這樣走法,自己未曾走過,玉亭觀主你老請多加小心,尤其必須注意別誤入‘仙嶺’中,聽說這仙
嶺中峰迴路轉,最易
路…”史思溫笑道:“你不必為我擔心,回去好好安
金施主。他如問起貧道蹤跡,你可說貧道設法先查一下虛實,以便
後討劍之時,有個腹案。千萬別把貧道乃是為他而走這一趟的真意告訴他馮居躬身道:“謹遵觀主吩咐”史思溫等他離開金頂之後,看看天
快要黑了,便向後山疾馳而去,好在這時峨嵋山中的遊人已完全返回住處休息,他便不須掩藏形跡。
但見他的身形有如星拋丸擲似地在蒼茫群山中起落,眨眼間已翻越過七八座山峰。
不久工夫,史思溫已翻上適才那珠兒姑娘曾經現身的相思峰頂,趁著天尚未全黑,縱目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