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為什麼明治維新能成功,而洋務運動會失敗?
為什麼本沒有洋買辦階層?
為什麼外國銀行攜強大資本登陸本,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為什麼本能夠守住自己的金融高邊疆?
歷史給中國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憶,也為後來的中國人提出了許多非常尖銳的問題。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和中國洋務運動的失敗,以及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國帶來的刺
和糾結,遠比敗於大英帝國更令國人抓狂。
本金融的歷史,遠比大多數中國人想象的更久遠、更先進。三井家族的金融從業經歷,比英格蘭銀行還早10年,比山西票號早了100多年;
本現代銀行體系的建立,比中國領先了30多年;
本中央銀行的成形,比中國早28年;
本的統一貨幣
元,遙遙領先中國的法幣70多年;
本在亞洲最早確立了金本位的貨幣基石;
本的金融網絡,完全控制了本國的經濟體系;
本橫濱正金銀行,幫助本國貿易商一舉奪回了定價權。
本成功地守住了金融高邊疆,擊退了外國金融勢力的染指,這正是
本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關鍵前提。
本最終發現了銀行信用的秘密,在金銀貨幣有限的情況下,以金融的高倍槓桿,充分調動起全國的資源,撬開了近代工業化的大門,而工業和貿易創造的驚人財富,驅動著
本經濟的車輪駛入了世界強權的快車道。
反觀中國,以漢冶萍鋼鐵聯合公司為典型代表的洋務運動,卻在極端惡劣的金融生態環境中艱難生存,儘管具備著關鍵的先發優勢和良好的資源條件,卻最終斷送在本手中。
歷史的經驗表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制高點,金融高邊疆是現代國家的第二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