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弼馬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說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薛湯丞可不知道這位剛剛上任的湯監大人看到那鮮可口的瓜果菜蔬已經琢磨著怎麼監守自盜了,他興沖沖地引著楊帆繼續往前走。
“湯監請看,此處夏秋三季自不待言,當然是水草豐美的,可是即便是冬天,這裡也依舊有鮮草可食,所以咱們溫泉監除了溫泉湯沐、瓜果菜蔬,還為朝廷養著幾十匹御馬呢,喏,那邊就是御馬棚了。”薛湯丞領著楊帆進入馬廊,一隻猴兒正在草堆中打滾玩耍,忽見有人進來,馬上翻了個跟頭,興沖沖地
上來,一見楊帆的模樣它便一愣,繼而繞著楊帆轉了兩個圈子,撓撓頭,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
這猴兒抓耳撓腮的動作十分擬人化,那副憨態可掬的樣子逗得楊帆忍俊不地笑起來。薛湯丞也笑著解釋道:“原任霍湯監最喜歡它們,每次來都給它們帶些吃食,想必它們看了官服,還以為是霍湯監到了,到了近處,卻只識官服不識人了。”
“幾隻?難道這兒還不只一隻猴子嗎?”楊帆話音剛落,果然又有五六隻猴子從各處角落裡竄出來,興沖沖地跑到楊帆近前,待看清楊帆不是那位霍湯監,猴子們吱吱唧唧地叫著,紛紛出納罕模樣。
楊帆笑道:“霍湯監養的這些猴兒,離任時沒有帶走麼?”薛湯丞道:“霍湯監只是喜歡它們,它們可不是霍湯監養的。但凡馬廊,都要蓄養猴子的,咱們這裡馬養的多了些,所以就多養了幾隻。”楊帆對這方面全無知識,不好奇地問道:“養馬處要養猴?這是什麼道理?”薛湯丞道:“湯監有所不知,馬廊養猴。是為了避患馬瘟,所以養在這裡的猴子也叫‘避馬瘟’。”猴
可以預防、抑制馬瘟,猴子在馬廊裡廝混,
灑在馬草上。馬吃了自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患上馬瘟。這個道理。在《馬經》裡和《齊民要術》裡都有提及,楊帆卻是頭一回聽說。不免嘖嘖稱奇。
他雖全無這方面的知識,但是他今入山那副排場,薛湯丞卻全都看在眼裡,他本來就不敢小覷了這位新任湯監的能耐。見識了那氣派之後對楊帆更是不敢有絲毫怠慢,是以對他始終畢恭畢敬、有問必答。
那些猴子可不管楊帆有多排場、有多大能耐,只是見他穿了與霍湯監一模一樣的官服,卻沒有給它們帶吃的來,仗著猴多勢眾,便紛紛圍攏上來,這一隻扯他袍子、那一隻揪他衣袖。只盼能搜點吃的出來。
有隻小猴兒本來只是跟在母猴後面,怯怯地揪著母親的尾巴,一副很乖巧的樣子,待見眾猴騷擾。這人也不惱怒,小猴的膽子也大起來,背一弓,身子一蹦,竟然竄到了楊帆的身上。
片刻功夫,楊帆就被一群“避馬瘟”給團團包圍起來,馬廊中傳出了楊帆一陣朗的大笑:“薛湯丞,快去取些吃食來吧,要不然我可無法脫身啦!你們這些猴頭,給你三分顏
就…,哎喲!猴崽子,怎地還爬到我頭上去了,哈哈哈…”※※※※※※※※※※※※※※※※※※※※※雪後的洛陽宮,瓊樓玉宇,彷彿天闕。
每到這個季節,聞香殿的梅花都是開得最豔的時候,所以進宮拜謁母皇的太平公主離開母親的寢殿後,便去尋到婉兒,一同往聞香殿賞梅。
一株株梅花開得正盛,大虯勁的梅樹老幹上覆蓋著茸茸的白雪,朵朵梅花在白雪皚皚中驕傲地綻放著專屬於它們的美麗,
如蠟質的花瓣兒晶瑩剔透,盡情地吐
著芬芳。
疏影橫斜,老幹虯枝的梅花樹下,高公公套起了他那件肥大的棉夾襖,坐在墊了蒲團的石凳上,同往年一樣,對那些新入宮的小太監、小宮女們興致地講他的東北、他的故鄉。只是這一次,他旁邊沒有那個名叫楊帆、扛著大戟的英俊武官
嘴打趣,陪伴在他左右的是高金剛和高力士兩個義子。
婉兒和太平並肩走在梅花樹下,低低絮語。
這兩人原本是極談得來的閨中膩友,後來卻因為太平發現她戀的男人偏生喜歡了婉兒,妒火中燒之下,利用楊帆落難的機會想迫使婉兒離開楊帆,就此生了嫌隙。
不過,隨著太平公主極力補救,盡力幫助婉兒製造與楊帆見面的機會,在官場上太平公主與楊帆又目標一致,漸漸的她和婉兒雖然還沒有恢復到當年那般親密無間的關係,彼此間卻也大為改善了。
“武三思拉攏到的黨羽有限,他本想利用這次機會,把投靠了他卻沒有什麼實權的人盡數安排下去任個實缺,以後再從地方調回京師也就容易多了,想不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最得意的人幾乎全部在這份入選名單裡,這一次幾乎是被一網打盡!”太平公主越說越開心,忽地瞟見婉兒容淺淡,殊無笑容,還以為她是責怪自己只顧折了武三思的勢力,卻不想想楊帆如今的下場,忙道:“二郎為了匡復李唐江山,不惜放棄唾手可得的地位和權利。李家永遠也不會忘記他的功勞,我李氏若能重奪天下,一定會重重報答!”婉兒淡淡地道:“二郎如此作為,並不是為了他自己打算。否則,他想要的,武家一樣可以給他,他
本不會冒此奇險!”
“我知道,但二郎可以不在乎,我李家的人卻不可以忘記!”太平公主斬釘截鐵地說罷,又忍不住笑起來,李家這些年來連遭打擊,勢力節節退縮,已是奄奄一息,這是頭一回反守為攻,取得如此戰果,她如何能不高興。
太平公主欣然道:“這一次,不只武三思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他沒有從中撈到好處。現在又嫉又恨,便牢牢地盯住了武承嗣,唯恐讓武承嗣奪得好處。呵呵,有他武三思鷹隼似的替咱們盯著武承嗣。武承嗣也不敢肆無忌憚地有所謀求了。自母皇登基以來。忠於我李氏一族的力量逐步萎縮,這還是第一次得以擴張。二郎這一計一石二鳥,當真令人欽佩的五體投地!”楊帆明為攘助武三思,實則坑了他一把,既削弱了武三思的力量。又借武三思為盾,避免自己受到嚴厲的制裁,這本就是楊帆事先謀劃好的。
可是一旦武三思被削弱,而武承嗣卻藉機壯大的話,那就不妙了,因為武承嗣一旦成為武氏一族的唯一領袖,他就能整合武氏全部的力量。一個團結起來的武氏遠不如現在彼此傾軋的武氏更利於匡復李唐。
這一點也在楊帆、獨孤寧珂等人的計算之內,不過仔細分析過武氏一族內部的紛爭和武三思這個人的格秉
之後,楊帆便覺得此事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武三思一旦沒有得逞,必然緊盯武承嗣。做那隻“我爬不出去,你也休想爬出去的螃蟹”武氏有一族有女皇主持大局,在武氏族人眼中,天下就註定必為武氏所有,再也沒有什麼外患會比來自內部的威脅更嚴重,所以武三思一定會使盡渾身解數,阻撓武承嗣籍此壯大勢力,如今的發展果然如此。
不過,太平公主並不知道,李昭德並不是這一事件中一條遭殃的池魚,他本來就在楊帆的算計當中。李昭德的政治態度,從長遠看是擁李的,但是因為他現在已經掌握了一個臣子最高的權力,所以短期內他又是忠武的。
只要武則天一不死,他就打算繼續維持現有局面。
這樣一來,武則天活著,他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宰相。武則天駕崩後,作為首席宰相,他再主持大局擁李唐太子復位,那麼在新朝,憑著擁立之功,他依舊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宰相!
這就是李昭德的如意算盤。可惜,李昭德利令智昏,也太小瞧了武則天的智慧,除非武則天決定不傳位於武氏子弟,否則在她殯天之前,她一定會做好種種安排,確保武氏後人能夠順利繼承皇位,到那時哪還是他能夠左右得了的。
李昭德已經從復李的一大臂助,變成了復李的一大障礙,剷除他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如今李昭德倒了,武三思吃了個啞巴虧,吃了啞巴虧的武三思又主動盯上了武承嗣,世家就可以大動手腳了。
只要世家行事隱蔽一些,目光放長遠一些,不要急功近利,把那些很簡單地一查,就能確定其背景是世家的子弟進來,南疆選官必將獲得一個圓滿的結局,而獨孤世家栽培了十年、也隱忍了十年的趙乾,也將成長為他們在朝廷上的一個極得力的代言人。
這些心向李唐、有世家背景的官員一旦充斥南疆,來京城發生什麼變化時,他們就可以保證至少南疆不亂,有南疆為表率,其他地方的封疆大吏如果有誰想混水摸魚,就不免要瞻前顧後,費些思量。
如果來反武政變事有不逮,他們有了南疆這塊基地,還可以保護太子投奔南疆,在那裡另立朝廷,與武氏建立在北方的朝廷對峙,以李唐正統的身份號令天下,光復山河。
這一次二張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反而因為李昭德的倒臺,讓他們趁機擴張了勢力,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二張從一開始就沒把南疆官員的空缺放在眼裡,他們的目標一直就在朝廷。所以這次南疆選官醜聞無法把他們拖下水,而同樣的手段也絕不可以再用一次,這算是此次政治鬥爭的唯一憾處了。
太平公主仔細分析著,越說越開心,也不管婉兒愛不愛聽。
她之所以同婉兒說這些,是因為當初對婉兒有過傷害。天樞落成大典那一晚,她在金谷園裡終於達成夙願,妒意稍去,想著婉兒在楊帆心裡終究比她重要,便想與婉兒消除芥蒂。共同的秘密,能讓人走的更近,頻繁的往也更容易消除隔閡。
可惜,婉兒卻不知道她心底的打算,聽她如數家珍地說著她與楊帆共同做的這些事情,婉兒臉上笑得清清淺淺的,心裡卻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哼!就知道你是誠心向我顯擺,你以為你參與了他很多機密麼?嘁!你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世上還有個顯宗,而他就是宗主,人家才是與二郎共享機密最多的那個女人呢!”p:距上一名現差七票,只要呼嚕娃們一人一票,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