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攔路諫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到這些雜亂興奮的議論聲,覺這些百姓對我的仰慕擁戴是出於赤誠,我甚至還看到不少人都跪在地上,對我行禮。這些人顯然是沒將我廢除跪拜的命令放到心上,還是屈從於傳統的習慣。
建康都是這樣,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見到這一幕,我才真正覺到,傳統的力量很大,不是說改變就可以改變,就算這個傳統不好也是一樣。
我的出現自然引起了護衛士兵的高度緊張,戰天豪馬上出現在我身邊,那些親衛和貼身護衛也紛紛趕過來將我保護起來,街道上站立的護衛士兵也一字排開,用手中的長槍阻止百姓衝過來的意圖。一時間,我這邊的護衛士兵將寬闊的街道都堵住,我放眼看去,就只能見到我護衛士兵的背影。
至此,我只得承認自己從馬車上走下來確實失策,不然至少還可以對百姓說幾句鼓動的話,做點親善之舉。可是現在,算了,還是去看看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對戰天豪吩咐了一聲,他馬上下令護衛我的士兵侍衛向前面移動,我也跟著這個護衛群緩緩的向前而去。走不多遠,司馬風和梅就聞訊而來。
“前面出了什麼事情?”不等他們開口,我就先問出來,免得他們說我擅自走出馬車。
司馬風此時面有些發白,語氣急速的說道:“屬下考慮不周,以至讓人聚眾鬧事滋擾殿下,原本罪無可逃,不能汗顏求情,只是天憐忠良,還請殿下看在他們是一片誠心的份上,不要處罰他們,此事都怪屬下事先失察,論罪也應當是屬下一人而已。”我看看梅,發現她也是面
嚴肅,難道是出了大事?
梅語氣沉重的開口道:“巡察,御使二院掌院,戶,工,司,農四部尚書,查稅,海關,船舶,通,資源五局局長,還有太史司,文淵閣,天文監等部司百名官員和士子百姓千人,攔於車隊之前,要求殿下改元,取消西方公元紀年,用我神州自有曆法。”
“哦,竟然有這等事?”我環視司馬風,梅和姿兒一眼“本王只想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是你們串通好,然後一起來本王就範?”梅肯定的說道:“絕無此事,屬下只是連同眾位官員有聯名上折之請,並沒有商量今
之舉動,這些人是以葉謙和上官天南為首,他們兩人是朝中反對公元紀年官員之首,殿下那裡相信接到過不少他們的奏摺。”我沉
一會兒,低聲道:“你們跟本王來。”當我看到黑壓壓一大群人站在路中後,我就知道今天這個事情必須要有個結果,否則恐怕是難於善了。
我子著為首的葉謙和上官天南兩人,暗自嘀咕,平時還真沒看出來葉謙有這麼大的膽量,看來我對自己屬下的官員並不是真的都瞭解。
“參見殿下千歲!”
“不用如此,你們今這種舉動到底是何意思?”葉謙站了出來說道:“屬下等今
並不僅僅以殿下之屬下前來請見殿下,還是以我大宋百姓之身前來勸諫殿下,不忍殿下一念之差,毀我大宋之名,壞我華夏百代之基業。還請殿下收回成命,取消公元年號。”
“請殿下收回成命,取消公元紀年!”聽到這麼多人的齊聲要求,我並沒有半分動容,過了一會兒,我才說道:“葉謙,你在十內給本王上了八封要求取消公元紀年的奏摺,十次在朝會上提議廢除此年號,如今還以什麼大宋百姓之身來這一手,可謂用心良苦,你以為本王會答應嗎?”葉謙面
有種我沒有見過的平靜說道:“為我華夏百代,葉謙死不足惜,唯不忍見殿下一代雄主,卻於此事留下遺憾,故冒死如此,還請殿下能夠上體天心,下察民意,收回成命!”上官天南也跑出來說道:“屬下原本身為御使院掌院,職責就是查失杜惡,如今眼見殿下被妖人所惑,卻無法使得殿下回心轉意,唯有出此下策,此來屬下和眾位同僚已經立下死志,請殿下先看此陳情表,如果殿下看後認為屬下等做的不對,請殿下賜屬下等一死!”菊正要上前將上官天南的陳情表拿過來,我伸手阻止了她,高聲道:“既然此表能讓你以為可以使本王回心轉意,請你念出來如何?”上官天南聞言就打開陳情表,高聲朗誦起來:“宇宙間可以
天地、格神明,令見者敬、聞者慕,明萬古而不朽者,曰忠臣。然忠而不誠,是謂偽忠,去偽求存,以誠為至。蓋誠則篤,篤則純,不見為忠,在在皆忠。上位失察,忠臣當竭盡忠言,施盡忠行,不可因畏而廢,如此方是至誠。
方今淮王,年少弱冠,但少有英才;修武備,均農桑,興水利,明教育,重律法,憐孤寡,恤貧苦,挽狂瀾於既倒,催敵鋒於正銳,洗數十年之奇恥,實有一代聖主之氣象。惜少年心,難免有失偏頗,更被外人所
惑,
棄我神州之故史,此乃事急之時節,忠臣良相理當規勸,不使聖主蒙垢,不使百姓離難。此乃至德所昭,大義所著,歷百千萬劫,亦永存而不替也。
三皇晾,繁我華夏,五帝續存,榮我神州,前人奮威,始創中華,萬年延存,所經非易,豈能一朝盡喪?念我先民,以野為食,揮石為刃,與獸為鄰,依樹為屋,繩為記事,月為紀年,綿延至今,豈是蠻夷能比?聖帝出世,造字行文,織蟲為衣,擊石為樂,冠衣明禮,塑其忠武,千載以下,豈能不念艱辛?世傳聖人,重修禮樂,施教於民,明義見禮,六藝傳世,詩書盛行,吾等後人,豈能數典忘宗?由此觀之,西之紀年,實非大宋之幸,斷不可傳。
萬千世界,人事茫茫,苦海無邊,眾生碌碌,或矢志空虛,置身於渺漠之鄉;或矯情釣譽,竊居為學道之人。但萬不可無父無君,不忠不孝,甚而似是而非,猶豫於中,以刻薄為嚴明,以迂愚為忠厚。人生於世,理當為當做之事,行當為當行之舉,絕不可因私費公,畏危斷義。
諸公皆為博學之士,忠義之理比之鄉野之民知之更深,還望諸公能明心於理,行忠臣之事,不使淮王千歲盛名蒙塵。如此諸公幸甚,淮王幸甚,百姓幸甚,大宋幸甚!青史刻名,萬代傳誦,盡皆在此!
鄉野之民,神風華於辛巳年十二月送呈!”上官天南唸的是抑揚頓挫,鏗鏘有力,赤子之意於言外。當他念完,周圍的人群一片安靜,不少人的眼睛都看向我,顯然是被這篇忠義之氣蘊涵的文章所
動,想聽我的最後決定。
這些官員會因為這篇文章而來對我進行攔路死諫,的確讓人想不到。
看到這些人的眼神,我第一次真實的認識到,自己這次是做錯了,雖然我想重新豎立神州的神,但我忘了,不能冒犯神州的驕傲,這些東西是真正支持神州人永遠不被命運擊倒的利器。
我掃視了這些人一眼,從中看到無數的渴望和期待,神州的子民的確不能忘了神州的歷史,這些是我們能夠證明自己的最好證據。
沉默半晌之後,我緩緩的說道:“本王同意不發佈公元紀年的命令,至於今後紀年的方法,本王以後會和你們商議!”
“啊,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看到他們高興的樣子,我心中一些的不快也消散不少,我的讓步換來了所有人真心的祝頌,也算可以讓自己滿意了,畢竟我的本意也是想為神州好。
剩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我被一大群歡天喜地的官員簇擁著前往皇宮,途中我還屢次對那些百姓招手示意,使我的親善形象很清楚的留在建康百姓心中。雖然不知道他們會如何想,但是做好我自己的本分,就是我當為之事。
在皇宮前面,我主持舉行了例行的祭告天地,懇請蒼天庇佑的儀式後,我們一行人就走進皇宮。
雖然我並非第一次進入皇宮,但這次來,明顯到和上次不同,最大的分別就是皇宮中不再顯得冷清,而是有了不少的人氣,特別是那些警戒的士兵,穿著新式軍裝的樣子,更是讓我十分滿意,比以前那種大氈帽的樣子順眼多了。
我們並沒有進入議事殿,我在殿前讓他們都散了去,只是讓他們晚上來參加我的婚宴,和一起觀看新年大典。也許是我的話語說的太過平靜,那些參與攔路死諫的官員們猶豫了一下,看到司馬風行禮離開這裡後才慢慢離開,葉謙和上官天南兩人卻留了下來。
看到大部分的人已經離開,我才對葉謙上官兩人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本王不會反悔的。”葉謙看了我一眼才說道:“屬下等以下犯上…”
“你不用說了。”我打斷他道“這次本王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並不能全怪你們。雖然這次本王同意了你們要求,但也不代表本王會停止變法,今後本王的變法法令仍然會發布,希望你們能夠繼續推進新法的實施。至於這次的事情就到此為止,本王問你們一件事情,那個神風華是什麼人?”上官天南站出來回答道:“此人是屬下的一箇舊友,原本他對殿下多項利民變法積極響應。可自從他風聞殿下將要廢除華夏慣用年號,改用西夷紀年之後,徹夜難眠,費時數寫了此陳情表,並建議屬下能夠當眾將此表送呈殿下。屬下見數次上折都不能使得殿下心動,故才出此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