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説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尉遲公子一把將自己的鶴氅甩到馬弁手中,一邊搶過馬繮、飛身上馬,早已揚鞭抖繮奮力追去——御苑的獵場白茫茫一眼望不到邊際。遠處有一些乾枯的灌木叢和稀矮的亂林。馬隊過處,踏起的雪霰飄飛一如白雲籠地一般。漸漸地,前面的大羣馬隊便拉開了距離。

這時,只有太子一人的座騎跑在最前面。

他身後左右是太子的胞弟漢王,明帝的兒子畢剌王和酆王,再略靠後是太子的內兄楊勇楊廣楊俊兄弟三人,尉遲安、尉遲運、尉遲敬、尉遲-堂兄弟四人。再往後是皇族宗親和各王公、各柱國將軍的子弟,跑在最後的是一羣中級軍官武將和太子的屬下親隨等近百人馬。

這時,忽見一大羣麋鹿斜刺裏躍過灌木叢,在馬隊的斜前方向遠處的緩坡逃奔而去。

羣馬奔騰,如雷如瀑。

尉遲公子雖被眾騎手甩下了好遠的一段路,可他馬術過人,背下的雪龍彷彿已經覺到了他的情,閃開四蹄在雪地上飛一般奔馳着,飄飛如白雲,很快就縮短了與眾人拉開的距離。

馬背上的尉遲公子一身大紅窄袖的襦絝。只見他一手持箭、一手緊握繮繩,身子緊伏在馬背上,英姿颯颯飄飛於雪地之上的一團雲。馬蹄飛揚掠起的碎雪仿如拖了一條長長的飄帶。

尉遲公子漸漸追上眾人時,一撥馬頭便繞開眾騎,從一邊的灌木叢騰空跳起,在灌木叢裏面打馬奔馬一段路,待超過眾人之後,躍馬跳過灌木叢重新又回到馬道上,先是超過諸王公子弟,又超過楊氏三兄弟,繼而又躍過漢王和酆王,漸漸地便和一身明黃滾龍錦袍的太子並轡齊飛起來。

兩處看台上,分別坐着以陛下為首的各國使臣、朝中王公重臣和他們的父兄;以皇太后和皇后為主的嬪妃、夫人、公主和各王公大臣的夫人和女兒。眾人的目光最後全都集中在了跑在最前面的尉遲公子和太子兩人身上。

人們都知道穿明黃袍子的是太子殿下,卻猜不出這位後來者居上、突然超過眾王公子弟而竄出的一位白馬紅衣、與太子並馬而馳的是誰?

武帝笑問尉遲迥:“與太子並駕的那位紅衣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尉遲迥忙奏道:“啓稟陛下,是為臣那個不知輕重的幼子尉遲佑。”武帝今天特別開心,聞言大笑道:“哈哈!朕今天實在是開心啊!我大周真是良將代出、後繼有人啊!”左右王公皆點頭稱是,有讚歎太子有太祖之風的,也有誇揚尉遲公子將門虎子、後生可畏的。

情高昂地奔馳在馬背上的尉遲公子,此時彷彿已經看見坐在高高看台上賀公主那雙俏笑的眼睛。

羣鹿在前方奔跑着。

此時恰是箭的最佳距離了!尉遲公子興奮得臉兒通紅,他滿弓而張,正放箭那時,突然記起忌諱:自己這是在皇宮御苑,不是在城外的獵場;是在陛下和眾位大臣的視野裏,也不是自己那幫子們在遊獵狩。陛下和羣臣最希望看到的應是太子最先中獵物啊。

可是箭已在弦上,又滿弓而引,不得不發了啊!於是,他微微拉偏了那麼一點,箭矢帶着哨音飛了出去,落在了領頭鹿的旁邊。

幾乎同時,太子手中的弓箭也呼嘯一聲離弦,剎時就見最健壯的那頭領頭麋鹿應聲倒地!

遠近一片呼聲:“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尉遲公子緊接着再次拉滿彎弓,箭飛弦處,便見另一頭碩壯的麋鹿也應聲栽倒雪中。

又是一串喝彩!

接下來,隨着一片箭矢離弦的響聲,眾位王公子弟們的箭簇雨一般離弦而飛,紛紛擊中獵物。

尉遲公子稍稍拉住馬繮,放慢馬速朝看台那邊望去:只見那邊是一片花團錦簇、輕裘綺羅的女賓,卻看不清哪個是公主?也不知她剛才是否知道是自己?但他仍然很興奮,因為他料定公主一定會在那裏,自然也會看到自己飛馬超越眾人並彎弓發箭中麋鹿的情景。

在女賓這邊的看台上,叱奴老太后、大長公主等一羣女眷果然注意到了這位騎着白馬的紅衣公子。看到了和太子並轡而馳,一前一後中獵物。

“那個又是誰家的孩子啊?”坐在前排的老太后轉臉問坐在自己身邊的大長公主和宇文孝伯的母親宇文老太太。

“老太后問的是哪一個啊?”宇文老太太反問。

“穿一身紅箭衣,和太子一前一後中大鹿的那個小哥兒。”老太后道。

宇文老太太呵呵笑着,望了一眼侄女金明公主。

尉遲公子的母親、金明公主忙附在李娘娘和獨孤氏的耳邊説了句什麼,獨孤氏便笑道:“老太后,那就是大長公主老姑嫡嫡親的孫子,也就是您老人家的侄孫子佑兒啊。”

“啊?那個原是佑兒?老天!你們看看我,這老眼昏花的,竟連自家的孩子也認不出來了。”眾人一時都笑了起來。

宇文老太太笑謔道:“老太后!您老是天下第一大富大貴之人!孫男弟女、外孫子侄孫子滴溜孫子統加起來,只怕有成百上千了吧?擱誰也認不全了啊。”老太后此時呵呵笑着:“叫過來,我近前好好看看,小猴子時候的鼻涕現在是不是擦淨了?”眾人又大笑起來,大長公主一邊呵呵笑着,一邊轉臉命身邊的兒媳金明公主道:“着人快去把你那寶貝兒子叫來,讓他舅好好瞧瞧,今天鼻涕擦淨了沒有?別又像當年似的,邋邋遢遢地一頭蹭他老舅一裙子。”眾人又笑了起來。

見老太后和大長公主如此説,不待金明公主吩咐,旁邊早有尉遲家跟隨的下人一溜煙地跑去傳話了。

結束時,眾人扶着老太后等從看台移到了後面的暖閣。暖閣裏四下燒着幾個大炭火盆子,暖烘烘的仿如天。屋角一個一尺多高的大瓷瓶裏着大束的臘梅,鵝黃的花瓣不時飄過一縷幽香。門外苑中冬青類花木上綴着綾綢做成的五花。白的雪襯着粉淡紫嫣的花兒朵兒,直仿如四月陽驟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