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時值上午時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説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她一直笑呵呵地看着她們倆,一副慈母的模樣,可能想到了自己那十幾歲的孩子吧,再看看正在專心撈蛋的汪雨涵,是那樣的投入那樣的開心。
陳雨林真希望這一刻可以凝固,讓汪雨涵永遠這樣快樂…“雨林,想什麼呢?來,快嚐嚐。”説着。
汪雨涵把一個茶葉蛋遞給了陳雨林。陳雨林忙拿過茶葉蛋,卻覺非常燙手,急忙左手倒到右手,右手又換回左手。
最後沒辦法揣到衣服兜裏了,汪雨涵和張雪突然開心地大笑起來,陳雨林這才明白,原來一向沉穩的汪雨涵竟然設計調理自己。
汪雨涵一邊笑還一邊甩着自己的手,顯然為了騙陳雨林上當,自己也被燙得不輕。陳雨林也開心地笑了,説道:“害人終害己吧。看看,燙壞沒?”
“沒事。”張雪一邊笑一邊説:“剛才你可真好玩,把茶葉蛋扔來扔去的,像個表演扔瓶子的小丑。”三個人説説笑笑朝廣場外走去。
陳雨林邊走邊説:“明月鎮不大,反正咱們時間也夠,就遛達遛達吧。”
“明月鎮?”
“哦,明月鎮是安圖縣縣政府所在地。就是咱們腳下的地方。”
“為什麼叫明月鎮呢?這的月亮特別明亮麼?”陳雨林想想説:“明月鎮這名字的來由我也不知道,按字面的理解應該是形容這裏的月亮格外明亮吧。
這裏地處長白山脈,工業企業非常少,空氣清新夜空晴朗,明月鎮這個名字倒也名副其實。明月鎮不大,前面不遠就是中心市場,我們先在市場吃點東西,然後到市場對面的客運站坐車去長白山。”三個人呼着清新的空氣。
在空曠的街上悠閒的走着,街上車很少,完全沒有長的繁忙與噪音,時常有晨練的老人從身邊跑過,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
幾名朝鮮族少年揹着書包邊走邊用朝鮮族語言聊着什麼,時不時發出一陣鬨笑。汪雨涵輕聲問道:“雨林,他們是鮮族人吧。”
“是的。嗯,不知道為什麼,長人都叫他們鮮族人。實際上,我們這邊的人都叫他們朝族人。”
“那,你們這的人是不是也不把他們説的話叫韓語呀?”張雪試探着説。
“聰明。我們叫朝語,朝鮮族的語言嘛,雖然從血緣上説。他們應該與朝鮮人更親近,但朝鮮經濟太落後了。
對外又很封閉,所以很多朝族青年都去韓國打工、留學。所以,哪頭近哪頭遠也就分不大清楚了。”陳雨林解釋道。汪雨涵看着街上朝族人不少。就問陳雨林:“這的朝族人能佔多大比例?”
“大概能佔一半吧,延吉那邊朝族人比例會大一些…嗯?”陳雨林正説着呢,張雪突然拽了拽他,驚訝地指着前面一個頭上頂着個罈子的朝鮮族婦女説:“哇。
她好厲害呀,頭上頂那麼大個罈子,都不用手扶就嗖嗖走。”陳雨林介紹道:“你看,雖然罈子很重。
但她在頭頂圍了條厚巾,接觸罈子底兒的面積就大了,也就穩當多了,朝鮮族婦女都很吃苦耐勞,頂罈子這項‘絕技’幾乎是每個婦女在少女時代就要練習的,結婚之後就都能頂個二三十斤的罈子健步如飛了。”張雪吐吐舌頭説:“幸虧我不是朝鮮族。”
“唉?街邊怎麼有好幾個帶輪子的小木屋啊?”汪雨涵指着前面問道。
“呵呵。那是動的飯店。要不,咱們進去吃點?”
“好啊好啊。”汪雨涵和張雪帶頭跑了過去,先圍着這個“帶輪子的小木屋”轉了幾圈。
蹲下看看,房子底下共有3個輪子,為了穩固,四角還用木方頂着,從台階走上車去,裏面只擺了4張4人餐桌,兩邊都有窗子。
汪雨涵她們坐到靠街那面的一張桌子周圍,透過窗子,看得到街對面的市場裏逐漸熱鬧了起來,叫賣聲此起彼伏。
離她們不遠處就有個賣饅頭的小攤,高高的籠屜掀開,十幾個又白又胖的大饅頭冒着熱乎氣兒被撿到旁邊墊着白屜布的大竹筐裏面。
張雪看到大饅頭高興的不行,跑過去買了3個拿回來,狠狠咬了一大口,邊嚼邊説:“真喧乎,比食堂的饅頭好吃多了。”三人又吃了幾油條,喝了3碗豆腐腦後,心滿意足地走出了“帶輪子的小木屋”汪雨涵的飯量一向很小,但這頓飯居然吃了一個大饅頭、兩
油條和滿滿一碗豆腐腦,撐得她肚皮都鼓起來了。
卻還有些意猶未盡,問陳雨林:“咱們什麼時候去吃冷麪和米腸啊?”
“呵呵,你還吃得下嗎?”汪雨涵摸摸自己鼓起來的肚皮不好意思地笑了。
“放心,明天晚上帶你們去吃最正宗最好吃的冷麪米腸和狗。現在,咱們先去客運站買票吧。”由於已經過了十一黃金週,所以去長白山旅遊的人並不多,很快就買好了3張去長白山的汽車票。
8點整,汽車準時從客運站駛出,穿過明月鎮後,沿着旅遊公路向南奔馳,隨着汽車的行駛,公路兩側的平地逐漸減少,山嶺逐漸增多。半小時後,汽車已經是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前行了。
此時正值深秋,不同種類的樹木呈現出不同的顏:落葉早的樹木葉子已經變成深黃
,落葉晚一些的只是淡淡的黃
,楓樹是一團火紅,青松則是永遠的墨綠
,還有一排排的白樺樹像列隊的士兵一樣筆直地
立着…
大自然就像一個天才的畫家一般,繪出了這幅世界上最自然最和諧也是最美的《深秋山林圖》。車上的乘客大都來自山區以外,幾乎都從沒欣賞過如此美景。眼前,公路蜿蜒曲折蜿蜒。
窗外,景變幻呈現…所有的乘客都被這壯美的景
深深
引住了,汪雨涵回想起了兒時姥爺帶着她到臨江的山林裏玩耍的情景,陶醉般地喃喃着:“好美的大森林啊。”女孩思緒的閘門一旦被打開,就會像滴到清水中的一滴墨水一樣,迅速飄散開去。汪雨涵想到了自己的姥爺已經埋骨於森林中10多年了,雖然想起姥爺的去世讓她陣陣揪心般的難受。
但看到這美麗的森林,又不想到能埋骨於此也是不錯的,起碼山靈水秀空氣清新,比大城市的息園陵園之類的地方環境好得太多了。
想想長,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值得她留戀的。無休無止的車
人海、污濁的空氣、高聳的大樓,想起來就厭煩。
真搞不明白,人們為什麼還趨之若鶩地從四面八方向大城市聚集?難道就為了去呼大城市裏污濁的空氣?就為了疲憊的工作、加班、掙錢?可是掙錢之後呢,又拿着大把大把的錢回到山區旅遊。
與其如此無意義地折騰,倒不如在山區小鎮找份簡單的工作,種點蔬菜水果,養幾隻小雞小鴨小鵝小狗什麼的,每天守望着美麗的大森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是多麼悠然自得的愜意生活啊…汪雨涵的思緒被一陣顛簸打斷,凝神一看,汽車已經下了公路,駛上了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
驟然而起的顛簸與剛才的平穩舒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汪雨涵很不舒服。
“以後都是這樣的土路了麼?”她問身邊的陳雨林。陳雨林觀察了一下説道:“好像前幾天下大雨山體滑坡埋住了一段公路,現在正在搶修。你看。
那有臨時繞行的標誌。過一會兒就能回到公路上。嗯,應該快到了。”司機已經減慢行駛速度並儘量躲避較大的坑窪。
但這條老路已經多年沒有修繕了,路面上的坑窪溝坎實在夠多,車還是顛簸得厲害。車上所有的乘客都皺着眉頭苦忍,唯獨張雪很開心,像玩蹦蹦牀一樣配合着車輛的顛簸,還呵呵笑着説:“雨涵,車顛地真好玩,你看把我顛起來多高。”陳雨林和汪雨涵相視苦笑,這個張雪還真不是普通的樂觀呀。二人臉上的苦笑尚未褪去,汽車突然猛地一晃,旋即向左猛地傾斜過去。
汪雨涵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隨着車輛的傾斜向左側的陳雨林撲了過去。陳雨林猛地把左腿向外伸出,蹬住過道另一側的座椅穩住身體,同時雙手抱住汪雨涵。
就在乘客們紛紛大呼小叫,以為要翻車的時候,司機猛地把油門踩到底,發動機一聲怒吼,帶着汽車從那個雨水衝出來的大坑裏爬了出來。
三晃兩晃重新駛上了公路。陳雨林看着汪雨涵驚魂未定的臉微微發紅,一陣憐惜湧上心頭,但是,但是,左手裏面的東西怎麼這麼柔軟?輕輕抓兩下,還有彈
。
陳雨林和汪雨涵同時低頭一看,陳雨林的左手正牢牢地抓住了汪雨涵的右側房。汪雨涵驚叫一聲,趕緊向後躲開,臉紅得像
透了的柿子,眼簾低垂不敢再看陳雨林。陳雨林也是尷尬得要命,剛才看到汪雨涵被車顛起來向自己撲過來。
那一剎那哪有功夫選擇下手的地方啊,哪順手就抓哪了,只要保護好她別讓她摔着就行。沒想到,沒想到竟然抓到咪咪上了。
陳雨林低聲説道:“對不起,剛才,我不是故意的。”汪雨涵垂着赤紅的臉,用蚊子叫一樣的聲音説:“嗯,我知道。”過了半晌,彷彿鼓了鼓勇氣,汪雨涵又輕輕説了句:“剛才,謝謝你。”陳雨林頓時覺天格外藍雲格外白,就連看了十幾年的大山都顯得格外秀美。
過了一會,汽車駛入了一座大鎮,街道寬敞整潔,街道兩遍是大片大片的平房,時值上午9時許,很多房子的煙囱還緩緩地冒着炊煙。
陳雨林向汪雨涵和張雪介紹,這就是長白山腳下的重鎮二道鎮,長白山上的物資都是由此供給的。汽車並未在此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