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51章文壇震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他三個訪客也是一臉的驚訝。

“《兄弟》的全部稿費,一共有多少錢?”一老作家問。

“按照編輯部之前跟他商定的稿酬,他這部長篇一共應該拿到30多萬的稿費吧。”小林女士説道。

三個訪客同時倒了一口冷氣。這真是好大一筆錢。

“肖飛的稿費怎麼會有這麼高的?”又一老作家問。

“《兄弟》全書50萬字以上。千字百元,這就是五萬多元。《兄弟》下是單獨成冊的增刊號,剛剛上市已經銷售出30萬冊以上。按我們的測算,這本增刊號雜誌很可能最終的銷量會達到六十萬冊左右,按5%的版税計算,總共加一塊稿費超過30萬是確定無疑的。”小林女士説。

“《兄弟》這本小説寫得的確很好讀,賣得那麼好,也是應該的。”一老作家頷首説道,“30萬以上的鉅款,説捐就捐了,好大的氣魄,就看這一點,肖飛這孩子就很了不得了。慚愧,慚愧!看來是我有些誤會他了,他也不是那種貪財好利的人嘛。”

“嘖嘖!那可是30多萬啊!”另一老作家有些失神地喃喃着。

“收穫有那麼多錢發稿費嗎?”第三位老人家有些懷疑。

作家就沒幾個富有的,從解放前走過來的老作家們,絕大多數是潦倒失意的,生活過得並不好,能一本書拿到30萬以上稿費的,更是鮮見。

所以,這幾位老人家都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

小林女士一臉的驕傲向三位老人家解釋道:“肖飛也是被《收穫》一手培養出來的青年作家,這孩子格很好,為人真誠沉穩,處事上也是大方得體,他捐這麼多稿費給我們,也不算奇怪的;《收穫》雜誌從去年推出長篇小説專號這一品牌以來,每一期的長篇小説專號賣得都十分的火爆,每一期銷量都超過50萬冊,而且,在長篇專號的帶動下,正刊的零售量和訂户數量也在快速增加,我們雜誌現在每一期的利潤都在一百多萬元呢,長篇專號每期都能為雜誌社帶來三百萬左右的利潤,30萬的稿費,自然是支付得起的。”

“小林這麼一説,我就知道,我是杞人憂天了,我第一次聽到《收穫》要改變稿費制度,要大幅度漲稿費的消息時,在不瞭解《收穫》現狀的時候,我是覺得《收穫》這一舉動有些魯莽了。現在知道《收穫》這麼能賺錢,那漲點稿費,讓作家們也多賺一點,也是應該的。”一老作家笑着説道。

“哈哈!老錢,咱們這些老不死寫的東西,都已經過時了。想上《收穫》,想賺《收穫》的高稿費。等下輩子吧!”另一老作家酸溜溜地説道。

“那可不一定,我是不服老的。告訴你吧,老張,我憋了好大勁兒,耗費了十年以上的時間,寫了一部長篇,眼看快寫完了,我可是覺得,這部作品夠質量刊登在《收穫》上呢!”老錢豪地大笑着説道。

“小錢,你的長篇可以拿給小林看看。”巴老也笑在旁説道。

在巴老面前。老錢還算得是小錢。

“錢叔叔,您的大作當然要第一時間投給《收穫》的,什麼時候寫完了,告訴我一聲,我親自登門去取稿。”小林女士直接提出了約稿。

三位老作家在巴老這裏待了不短的一段時間,他們憋着一股怒氣而來,現在,因為聽到肖飛甘願放棄一大筆鉅額稿酬的消息,心結打開。一個個都心情舒暢起來,也就告辭離開。

等老作家們離開。

小林女士對巴老説道:“爸,您休息一下吧。”

“沒事,不累。我看看書。”巴老説道,“你幫我把剛出來的《收穫》增刊號拿來,我要讀《兄弟》下。”小林女士就將雜誌拿過來。開始給巴老唸書。

巴老一邊聽,一邊閉目養神。良久,他説:“什麼時候把肖飛找過來。我很想見見這個孩子,跟他説説話。”

“好的,爸爸,下次肖飛來滬,我讓人叫他來。”小林女士説道。

“《兄弟》這部小説寫得好啊!我覺得,那些評論家都是太挑剔了,一個20來歲的孩子,能把小説寫到這個程度,世所罕見。”巴老説道。

“爸,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12月16上午,河西省作協。

剛上班,作協主席張翼的辦公室裏,就來了好幾個客人。

作協是務虛的機構,主席也沒有太多的實務,上班期間,接待作家來訪,是很經常的事。

“肖飛能被人叫作《收穫》的太上作者,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啊!”張翼搖頭笑着説。

他們在議論昨天爆出來的新聞。

“肖飛這一年多的確是接連在《收穫》上發表了太多作品了,《收穫》也真的是對他太情有獨鍾了點;不過,他的新作《兄弟》的確是難得的品,能讓收穫專門為其出一期長篇增刊號的大作,而且還能賣得那麼好的,《收穫》多給點稿費也是正常的。”河西文藝社總編傅明德説,“肖飛就是個現象級的作家,他完全可以擔當起一個出版社的旗幟,如果哪家出版社能跟他固定合作,一年的業績基本就不用愁了。”前河西文學院院長張明遠皺眉道:“這則新聞會讓國內一大批的作家到不舒服,估計對肖飛也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的。”幾個人正説着話,有秘書敲門進來,將幾份報紙放到了茶几上。

“看看報上有沒有新的消息。”張翼拿起了中原晚報來。

他一眼看見,晚報頭版上一個醒目的新聞導讀標題:《兄弟》稿費超30萬,被肖飛全捐了。

傅明德拿起來的是河西報,他也看到了同樣的一則消息。

“天哪!肖飛瘋了吧?30萬元稿費,他眼都不眨一下就捐給《收穫》做什麼辦刊基金了,這魄力,嘖嘖!”傅明德驚叫起來。

“這孩子可真夠個的,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竟然反應這麼烈…肖飛家人看到這則新聞,不知會作何想呢!”張明遠搖頭説。

屋裏的人都驚歎起來。

30萬元稿費,很多傳統作家一輩子也賺不到這個數額的,在這個逐漸物慾橫的社會能辦多少事情啊!

竟然就這麼給捐出去了…

這則消息震驚了不止是全國的文學圈人士,普通百姓也是震撼不已。

肖飛捐稿費,讓那些原本説怪話的人,迅速閉嘴,轉而,整個文壇都開始對肖飛發出讚揚之聲。當然,除此外,大家背地裏還都往肖飛身上貼了個“傻子”的標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