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驚人相似的歷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求大大們訂閲、賞賜幾張月票、推薦票吧,月底了啊。
11月8上午,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在《萌芽》雜誌附近的一所小學借用了幾間教室舉行。
這屆新概念參加者共有兩萬多人,通過預賽審核,進入複賽的102人,實際到場參加複賽者94人。
兩百個人裏挑出一個。
這個比例比高考還要低得多。
前世的時候,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參賽者不過四千多人的樣子。
之所以這一世的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能有這麼多人蔘加,是跟前期更具轟動的炒作不無關係的。
圍繞肖飛這一最年輕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媒體翻來覆去炒作了半個月之久,全國重要的媒體刊發的新聞多達五六百篇。
而且不止是報紙媒體,國內電視台也多有報道。
因為宣傳得充分,參與者增也是很正常的。
肖飛身為評委,自然是不需要前往復賽的現場的。
不過,他還是第一時間就拿到了複賽的作文題目,這個題目是“一個行為藝術”跟前世完全相同。
行為藝術在這個時候算得是一種新鮮的藝術形式。
它誕生於20世紀中葉的法國,80年代初,隨着我國的改革開放而進入國內,並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肖飛本人對行為藝術是沒什麼好的。
這種藝術形式有很多都很暴力很血腥很低俗,充斥着眼球效應。給肖飛的覺,很大一部分的行為藝術家,他們就是為了譁眾取寵。
肖飛還記得。曾有一個國內的行為藝術家當眾讓一個外科醫生切開自己兩肩的皮,將兩束草給種到了自己的
裏面去。
只要想一想,就讓人骨悚然。
他完全看不透,這個名為《種草》的行為藝術有什麼樣的高深內涵。這是要表示人應該和諧融入自然嗎?
觀賞這樣的行為藝術的人,誰會去思考這種行為背後的藝術藴意呢?看到的,只是血淋淋的自殘罷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行為藝術都是這樣的血腥暴力。也有一部分的行為藝術是有着其積極意義的。
例如,一些環境保護者的行為藝術,一些動物保護者的行為藝術。一些人權主義者對社會的反思式的行為藝術,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對生命進行剖析的行為藝術,都算得是比較好的行為藝術。
這個作文題目,只看其題目。就知。這是要讓參賽者寫一個關於行為藝術的小品文。
參賽者可以自己設計一個新穎的行為藝術的創意去將之在文章中加以演繹。
參賽者還可對某個行為藝術進行深度的批判。
總之,只要合理,只要有創新,只要能讓評委眼前一亮,那這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
上午複賽。
下午一眾評委就開始聚集在賓館的大會議室裏開始評閲卷子了。
因為複賽的卷子要少上很多,而複賽的評委人數較多,批閲參賽文章的過程就顯得悠哉悠哉,並不緊張。
據肖飛的提議。複賽評委會羣策羣力制訂出了明確的評判文章優劣的標準,標準制訂得好。就少了很多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