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6大家都讀報。有大報,有小報;大報法定,小報無拘無束。

法定的大報指導法定的形勢,提高人的法定覺悟。

無拘無束的小報傳遞鮮為人知的信息,人靠了這信息把自己的臉撕破,開闢新的戰場,再去撕別人的臉。

還有一種更具自由彩的報便是大字報。大字報哪兒都有,連響勺衚衕也有。衚衕裏的居民在大字報前擰開自來水龍頭接水,在大字報前磨剪子搶菜刀,從大字報跟前走過上班下班買東西上廁所。大字報成了衚衕的陪襯、裝點,有時也能使人的神為之一振。因為那內容雖然遜於中南海、清華園,倒也有幾分貼切的身臨其境

德國老太太上了大字報,有人揭發她丈夫死得可疑。丈夫死了,作為德國人的她仍然留在中國就更可疑。還説她脖子上那個大十字架項鍊是架袖珍照相機,她走到哪兒照到哪兒。後來那東西不見了,大字報號召人們追查。

住在衚衕裏的一位女幹部上了大字報,有人揭發她在家裝病不上班。她有個閨女專從醫院為她開假證明,孃兒倆的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上班拿工資。

“真不知天下還有羞恥二字”

達先生上了大字報,沒具體內容,是一連串質問:質問他為什麼單在運動前搬到響勺衚衕,意圖是什麼;質問他解放前到底都幹過什麼,換過多少職業,目的是什麼;質問他為什麼整天拉胡琴,拿胡琴散佈“封、資、修”還有一位叫老胡外號老糊塗的退休職員上了大字報,他問題不多但嚴重,前些天他在街道負責讀報。大字報指控他念報淨唸錯字,竟然把“階級鬥爭的火藥味”念成“階級鬥爭的大藥丸”用心之險惡實在非同一般。

司猗紋也在等待,等待她的名字上牆。她甚至早已把那上面的內容和前幾位做着比較了,原來響勺最有分量的還是她。那時她在前邊走一定會有人指着她的後背説:瞧,就是她。牆上的才是一小點,有的是乾貨,先前在東城住過兩進的大院子。也許還有人説:淨坐着汽車去聽戲,上面怎麼沒有她下揚州的事?叫她説説怎麼扔下她丈夫從揚州回的北平連孩子都扔在半路上。也許還有人説:問問她搬過幾次家,為什麼她丈夫不要她?也許還有人説:別看現在吃菜都是自己買,三四個老媽子不是沒使喚過。

每逢司猗紋從大字報跟前走過就一陣揪心,她不敢在牆上找自己,只拿眼角掃那些白紙黑字。每次她都覺到那兒還沒她,沒她就不如有她。

沒她她的心就得這麼緊揪着。

誰知人間的事歷來都是禍不單行,福至心靈。她沒有等來大字報,羅大媽倒通知她參加居委會的讀報了。

“我在會上一提,倒是沒多少人反對。去吧!”羅大媽説。

司猗紋被這意外的消息驚呆了。她有點不相信:也許那是一個圈套,説不定是為了將她騙到街道然後對她實行一種必要措施,掃廁所不也得先去街道領任務麼。後來羅大媽又做了説明,説老糊塗在街道讀了幾天報,現在他不能再去了。衚衕裏又沒個識字的人,她就推薦了她。司猗紋這才暫時放下心來。

“還是您想得周到。想關心國家大事也得有人幫助。”司猗紋表示着

“要不説哪,互相幫助唄。您又識字,又細心。”羅大媽説道。

“細心不細心,我這兒報紙倒全,平時我不讓他們亂抓撓,説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用處。有時候找一篇文章就得翻一摞報紙。”司猗紋説。

“看,保險沒錯兒。您就準備一兩篇兒,下午給大夥唸吧。現時除了您,這一衚衕子人誰能念成句呀!”羅大媽説。

羅大媽批准了司猗紋的讀報,一面又用“沒多少人反對”來提醒她:沒多少人反對,還是有人反對,是羅大媽力挽狂瀾、化險為夷才給了司猗紋以讀報的地位。

按理説司猗紋一陣動之後,還應再對羅大媽表現出些恩戴德。但動之後她只給了羅大媽一個聲明:你讓我讀報,我得翻大摞的報紙,為了一篇文章一翻半天,全衚衕你找去。識字,有報紙,還得翻。達先生識倆字,可他能參加?德國老太太識倆字,是外國字;老糊塗識倆字,可他訂不起報,前幾天還低三下四地找司猗紋借報紙。那麼司猗紋憑了她的知識,憑了她的報紙,終於成了響勺衚衕一個不可忽視的人才了。如果説那次去街道辦事處給眉眉報户口,她僅僅是獲得了街道的認證,那麼如今她再進居委會,那就不是用個“認可”就能解釋的問題了。現在她領會着羅大媽的用人意圖,還從中肯定了三點:一,羅大媽稱呼司猗紋第一次使用了“您”;二,她不僅被居委會接納讀報,她與那些提着馬紮、板凳的老孃兒們還有明顯的區別;都叫做參加讀報,她們是聽別人“讀”而她才是真“讀”;三,要讀,對讀的內容必得有所選擇。誰選擇?司猗紋。選擇和單純的讀又有着明顯的不同,選擇內含着一種權。權雖小但也是權——選擇。這叫什麼?連司猗紋都有點發蒙了:這不是連升三級嗎?原來在她和羅大媽對弈的平局中,她到底又多走了兩步。她沒有白白“讓一步兒”——擇菜、蒸窩頭、少了一條清蒸鱖魚…

整整一個上午,司猗紋沉浸在少有的興奮之中。她先把報紙準備好,然後就盤算起着裝問題。眉眉也很為婆婆高興,她建議婆婆穿一件軍裝綠的軍便服,司猗紋接納了眉眉的建議。她從裏屋找出竹西的一件穿上,對着鏡子照一陣,卻覺得不倫不類;又找出一件天藍的確涼長袖襯衫,又覺得和年齡不符;最後她還是找出一件翻改過的藍卡其一字領的挖兜制服。她覺得在這件衣服上既具備着樸素節儉的痕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件翻改過的衣服(在這方面所有與會者都可稱為明眼人),同時又不至於把自己歸入那些老態龍鍾的行列。

司猗紋有架聖加牌縫紉機,剪裁翻改一向隨着時代,老“聖加”也跟了她幾十年。

她穿上這件親手翻改過的衣服,眉眉才覺得這一件對婆婆最合適,剛才她讓婆婆穿軍便服是一時衝動。只是在化不化妝的問題上她和婆婆的看法永遠無法一致。

已經年逾六十的司猗紋,一向注意自己的容貌。她認為一個人的儀容並不在於是否有件時髦衣服,而在於你有一張永遠容光煥發的臉。為了這張臉,運動之前司猗紋一直採用一種蔬菜敷面法使自己的面部皮膚得到保養,那方法是任何化妝品都無可比擬的。晚上,她心將黃瓜、胡蘿蔔或者土豆切成薄片,一片挨一片地將它們敷在臉上,然後靜心仰卧二十分鐘,讓皮膚充分收蔬菜裏的各種維生素。那方法是從前住東城時,東單廣場一個擺攤賣香皂的白俄老女人告訴她的。當時很少有人瞭解這種原始美容術,司猗紋卻從中獲得了好處。

在從前的那些靜靜的夏夜裏,每當她將那些薄片貼敷臉上,便安靜地躺在院裏的躺椅上跟姑爸聊東南西北。不知為什麼,一旦那些薄片貼上臉面,她們談話的內容就特別多:從尚小云又換了跟包,到丁媽和雖城的清真滷煮雞;從西太后為什麼派太監到後門橋買煎灌腸,到唐槐秋的旅行劇團又收了王人美…無所不談。姑爸只是哼哼哈哈地“捧哏”而莊晨、莊坦就在她們身邊披着夾被學演文明戲。

直到萬不得已了,司猗紋的敷面法才被迫中斷。但她對容貌的保養還是不願忽視。當她告誡眉眉只能用五分錢一盒的蛤蜊油擦臉時,她卻仍然留意着市場上尚未被當做四舊破掉的那些化妝品。即使一瓶最大眾化的“友誼”雪花膏,一盒男女均用的“雅霜”也總比那美其名曰“蛤蜊油”、實際為白凡士林擦臉要舒服一些。

每天早晨,司猗紋用這些東西在臉上輕着,她搽得適量搽得均勻,儘量不讓人看出她在臉上的用心。惟一令她遺憾的是她的眉,這兩條在孃胎裏就發育不全的標記伴隨了司猗紋多半生,使她不得不借助於眉筆的塗抹。

眉眉從來就不願看見婆婆那兩條經過描畫的細眉,她覺得最使婆婆有着舊社會痕跡的莫過於那兩條假眉了。從小她就是把那些地主婆、姨太太們和假眉聯繫在一起的,那時她對“臭美洋媳婦”的概念便是基於她們那一臉怪粉和兩條又彎又細的假眉,而“洋媳婦”又是她對一切壞女人的一種混合看法。開始她不知假眉是拿什麼畫上去的,直到她第一次來婆婆家她還以為眉筆是鉛筆。後來她發現每天早晨婆婆坐在梳妝枱前用這種筆描眉,她才知道眉筆的用途。婆婆不在時她仔細觀察眉筆,它比鉛筆柔軟,還有一種淡淡的香味。她不滿意它的存在,每逢婆婆領她上街她都儘量和婆婆拉開距離,那時婆婆在前邊常常責怪她行動的遲緩。

下午,婆婆穿好衣服,用眉筆在臉上描畫一陣,拿起挑好的報紙和語錄就坐在桌前等待羅大媽的招呼了。眉眉覺得今天婆婆除了那兩條眉之外,打扮得都很得體,她常常覺得那兩條眉定會給婆婆帶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