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九回論國策君臣互贈聯開恩科雍正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看着這些硃批張廷玉不心中忐忑。雍正皇上剛剛即位他面對的雖然不是滿目瘡痍卻也是**之極的現實。他決心改革吏治憤圖強。但他又是個十分自信手段狠毒的人。孫嘉塗受到處分葛達渾被貶職這麼多的大臣被抄家早就在朝廷中引起議論了。作為宰相自己將怎樣面對羣臣面對這位新上台的皇上呢?

張廷玉今天看了皇上的硃批幾乎字字句句全是誅心之言他可真是動心了。他是兩代皇帝的身邊重臣也是給兩代皇帝起告和詔書的人。他當然知道康熙晚年就曾經因吏治**和貪賄橫行而傷神。但康熙是位仁慈的君主也是位寬容的皇帝。就是在如何追還虧欠上康熙和雍正也是絕不相同的。有些事張廷玉至今還記憶猶新。在他為康熙起草過的批示中常可見到這樣的字眼“緩一些不要追得太急。”或者“他是老臣朕不忍看見他餓飯。”甚至有“虧欠的銀子你要快些補齊。不然朕一死你可怎麼得了?”現在看了雍正皇帝的批語竟然和老皇上相差這麼遠他真有點恍若隔世了。可是認真一想又覺得是理所當然。康熙當年是因為自己老了沒有力量管那麼多的事了。這才對下邊臣子們寬大為懷要他們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雍正接了皇位後放眼所見全都是貪污**和拉黨結派。他不下決心狠狠地整治又怎麼能讓朝廷裏振作起來呢?

他繼續看了下去果然下面的批示就大多是有關朋黨之事的。張廷玉看得出來雍正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結黨營私。什麼“同窗”、“同年”、“同科”、“同鄉”、“同庚”等等更為雍正忌諱。張廷玉知道已經去世的康熙皇帝是一代明君。康熙在位之初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和眼下的情形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到了康熙晚年吏治**貪風熾從阿哥們的結黨謀私又到大臣們的拉幫結派正一天天地把大好江山侵蝕得變了模樣。這種歪風如不狠狠剎住是萬萬不行的。雍正現在下大力氣整飭吏治不僅是他的格所致也是勢在必行。作為宰相他自然應該為皇上的幹秋大計出一把力。

他正在一邊看着又一邊思索沒注意雍正已經來到他的身邊。皇上親切地叫着他的名字問“廷玉你看完了嗎?朕的處置如何?”張廷玉連忙站起來回答“回皇上臣看完了。臣以為皇上這樣的處置是十分恰當的。只是這一書足足有七萬多字啊!皇上看得這麼仔細不但全都做了記號還寫出了這麼中肯的批語實在讓人驚奇。聖上勤政是好的但這樣是不是也太勞苦了些?”雍正淺淺一笑説“當然你説得不無道理朕哪能不累呢?可是朕不能不這樣做呀!先帝年高勤倦鬆弛了這麼多年了。朕不下決心整治怎麼能行呢?哎你看了朕的批語有何想?”

“臣以為並無不當之處。”

“是不是太苛刻了些?”

“不不不萬歲…”

“你不要怕嘛。這‘苛刻’二字是朕自己説的。當今天下貪風盛朋結黨援朕就是衝着這一個‘貪’字和一個‘黨’字來章的。古人説‘矯枉過正’這話説得真好。要矯枉就得過正不過正就不能矯枉!朕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矯枉過正啊!”張廷玉連忙躬身回答“是聖慮深遠臣不能及。”雍正立刻打斷了張廷玉的話“不不不廷玉你是在朕身邊做事的人以後不要這樣説話也不要因為朕愛聽什麼就説什麼。你是老臣了大概早就聽説過這樣一句話‘雍親王雍親王刻薄寡恩賽閻王’。其實這話只能算説對了一半。朕確實是刻薄挑剔也確實是眼裏不得沙子可是朕並不寡恩。對於那些忠心耿耿辦事的臣子朕從來是給予厚恩也給予厚待的。比如你只要你真的懂了朕的心意朕今生今世也不會屈待你。”説到這裏雍正突然笑了笑又説“廷玉呀朕早年曾聽説閻羅殿上有這麼一副楹聯寫着‘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對聯寫得真好朕就將此聯贈你如何?”張廷玉是何等樣人他怎麼能不知這楹聯的含義他又怎麼能不知道雍正此時此刻的心情?那不就是説一個人立身處世都要憑着本來面目去做。不要裝假不要去故作姿態更不要虛作假。只要他這樣做了皇上就永遠不會虧待他。張廷玉翻身跪倒“臣恭聆皇上教誨永不負皇上重託。不過…”

“有什麼話你就大膽地説嘛不要這樣吐吐的。”

“是臣確實有句話要對皇上説。這些話臣已經想了很久了只是因為皇上登基不久諸事繁雜一直得不到機會。”張廷玉看了一眼正在專心靜聽的雍正皇帝便放開了膽子説“皇上剛才説的那個刻薄寡恩的話臣也曾聽到過。不過臣卻不這樣看。臣以為皇上天稟聰慧剛毅過人。在聖祖朝時即為諸王之冠這早就是天下人人共知的。當年聖祖曾經多次對臣説‘朕決心給你們選一個剛勇不可奪志的新主子讓他來承繼大統保大清萬世基業’。當時臣就想到聖祖説的這個能承繼大業的人必定是皇上您。但臣以為皇上如今所面臨的局勢與聖祖即位時有三不可比。”雍正來了興致“説呀説下去。”

“聖祖即位之時西北有葛爾丹之叛東北有羅剎國擾邊台灣尚未皈伏三藩盤踞南方;中原有圈地之患河道有漕運之虞滿漢不和權當朝;四方不靖百務紛繁。所以聖祖只好竭盡全力應付他老人家是位理亂的天子。現在皇上承繼大統內無權干政外無甲兵之爭所慮者只是吏治敗壞官員朋黨訴訟不平賦税不均。而這些都是盛世中的‘隱憂’所以皇上是治平的天子。這是其一…”張廷玉正在説着忽然太監邢年進來稟報説“回萬歲楊名時和張廷璐求見皇上要不要現在見他們?”雍正沒有回答他的話卻厲言厲地説“聽着以後上書房大臣在這裏議事的時候不許旁聽也不許奏事。”他看着邢年膽怯地退了出去才又説“廷玉你接着説下去。”廷玉受到鼓勵興奮地接着説“理亂易而治平難。難就難在理亂時可以快刀斬亂麻;可是要治平卻不能之過急而只能慢慢來。好像是絲又好像是剝蕉。皇上得耐心地去一一層層地剝。在這件事情上得用聖祖教誨的‘忍’字訣。”雍正那深邃而又黑亮的眼睛裏閃着光芒“嗯這是二不可比了。三呢?”張廷玉有點猶豫吐吐地説“聖祖即位時尚在沖齡可萬歲雖秋鼎盛卻是己過不惑之年…”雍正笑着口而出“這也能算是一比?”可是他突然停住了“哦對對對這是不能比。自古哪有百歲的天子呢?聖祖在位六十一年朕不能比;聖祖在位時沒有兄弟之爭可是你瞧瞧朕的這些個兄弟們哪一個是省油燈?這又是朕和聖祖不能比的。你説得真好也只有你才能和朕説這些話。廷玉呀朕現在明白你的意思了。”張廷玉一字一板地説“萬歲適才贈臣一聯臣當銘記在心永不敢忘。臣也敬奉皇上一聯願皇上能默察臣心‘惟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好!”雍正大聲叫好。他明白張廷玉是説當皇帝就要勇於承擔責任治好天下而不能貪圖享樂和安寧。張廷玉的話正中了雍正下懷他誠懇地説“朕贈你一聯又換回了一聯就不再賞你了。回頭朕有了功夫把你説的這話仔細寫出來描金裝裱張掛在乾清宮御座後面!”他想了一下又説“你那三不可比説得很是透徹。聖祖當年曾反覆對朕説要‘戒急用忍’。但朕以為所謂子承父志更應該看重的卻是這個‘志’字。所以儘管聖祖那樣説了朕還是要以承志為先承言為後。天下吏治**到這種地步哪能容許朕去一層層地剝蕉一絲呢?雖然是治平也同樣要有勇氣有決心有膽量有辦法還要敢於下狠心。你好好看着吧朕一定會這樣做的。”雍正向外邊高喊一聲“邢年傳張廷璐和楊名時進來!”張廷璐和楊名時在乾清門外站了好久了可是皇上不話他們倆一動也不敢動。現在猛然聽見皇上叫了連忙整整袍服一陣小跑地進來。他們報過職務姓名趴在地上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又跪在那裏靜等皇上問話。可是皇上連看都沒看他們一眼卻在那裏伏案疾書地寫字。大殿裏顯得十分安靜他們倆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了。

過了好大一會兒皇上才抬起頭來招手叫張廷玉過去指着眼前的奏章説“廷玉你來看這個貴州苗民造反的摺子要用六百里加急廷寄給貴州巡撫。告訴他用兵要狠限期剿滅不能手軟更不準招安!”他從案上又拿過一份奏章來説“這個是鏡上的辯折朕把他駁回了。鏡只是個傳旨欽差朕是讓他到年羹堯那裏勞軍的不是讓他到處管閒事的更不是要他去幹涉山西財政的。這個病不剎住以後凡是欽差都到處手還叫地方官們怎麼過?在這裏朕還表彰了諾。他這兩年確實幹得不錯有功就應該受到表彰嘛!”張廷玉並不贊成雍正的處置但他卻沒有開口。他為相多年奉行的準則一直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皇上怎麼説他就怎麼辦而且一定要不走樣地辦好。聽見皇上這樣説他便問“皇上這兩件要不要加急?”

“不必事事都加急以後有了急事就顯不出急來了。你這就去辦吧。”

“扎!”雍正回過頭來看看跪在下邊的兩個人這才嚴肅地説“啊你們二位就是今科的大主考嗎?朕等你們好久了你們是來領考題的吧?”張廷璐先回答“是。臣張廷璐叩見皇上。”

“哦你就是張廷璐。張廷玉是你的哥哥對嗎?”

“是。張廷玉是臣的六哥我們是同一個太祖公。”雍正看着楊名時問“嗯他叫張廷璐那麼你一定是楊名時了你的官聲不錯呀!聽説你原先在浙江監道離任時只帶了一船書。老百姓對你很愛戴還給你立了一座生祠是嗎?”楊名時磕了個頭恭敬地回答説“萬歲那都是百姓父老們對臣的錯愛臣不敢謬承皇上的誇獎。”

“哎官做得好做得清就會得到百姓們的擁戴這也是自然的嘛。”雍正高興地説着可是突然他的臉莊重了“今天你們是來領考題的這本來只是例行的公事。可是你們知道這是朕登基以來的次科考因此朕還要囑咐你們幾句。你們兩人一個是世宦門個呢是清要世家。都是官聲很好百姓愛戴的人。如果不是這樣朕怎肯把這麼重要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可是你們應該知道科考是國家的掄才大典關乎着人才選拔、國家興旺和政治安定的大事。一定要公平取士一定要立心為公不能偏私。不偏私是什麼意思你們明白嗎?”

“臣等…明白。”

“不你們不明白!”雍正一聲冷笑把他們兩個嚇得一機靈“你們一定是覺得只要不貪贓、不受賄就算是公平了。不對那離真正的公平還差得遠哪!有一些人做這事的時候並沒有給舉子們要錢、要賄賂。誰最窮他們就取誰。從表面上看他們這樣做似乎是很公平。其實他們這是放長線釣大魚。你不是現在沒錢嗎我不要你的錢。可是我把你取中了你總得我吧你總得報效我吧。朕知道你們一旦取了某人就是他們的座師了。他們以後遇上了事或者有了好的差事能夠青雲直上了總得對你們恩戴德吧。這樣他們就要處處、事事聽你們的話也就會和你們結成朋黨。瞧這就是取名於前而收利於後。這是另一種偏私你們知道嗎?”聽到這裏楊名時可真害怕了。他早就聽説皇上最愛挑剔最愛在雞蛋裏面挑骨頭。現在聽皇上這麼一説他可真的領教了。

雍正皇帝繼續説“朕剛才説的是不要存私心一點私心都不能有。至於科場舞弊收受賄賂等等那是用不着朕説的。因為有國家的律條在誰幹了這事誰就要受到國法的制裁。朕就是想寬容也是不能的。你們可能都聽説過康熙三十三年南京科考的舞弊案。當時有幾百舉子抬着財神衝進貢院要打考官以致轟動了全國。現在你們是在北京‮試考‬朕希望你們不要也鬧出這類事情來。一旦讓朕現了什麼不規的行為朕就是想恕你們恐怕國法也不能容忍。你們聽清了嗎?”雍正這話説得雖然很平靜可是張廷璐和楊名時都聽得心驚膽戰。倆人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磕頭伏在那裏不敢抬頭也不敢説話。

雍正皇上站起身來走到殿角的一個金漆大櫃前。張廷璐和楊名時偷眼瞧時只見皇上從懷裏掏出鑰匙來打開櫃門拿出一個封得嚴嚴實實的烤漆小筒又邁着緩慢的步子走了過來“張廷璐、楊名時你們抬起頭來!”

“扎。”

“朕告訴你們這裏面裝着的就是今科的考題朕現在鄭重地給你們。從康熙四十二年以後科場試題屢屢漏都成了頑症了。這讓人不解也讓人氣憤。今科的試題是朕親自寫好親自密封現在又親手給你們的。想不想提前拆看要不要你們的腦袋都在你們自己了。朕再代一次朕對這次科考寄於了極大的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地幹要為朕取幾個像樣的人才來。你們想必知道朕説話從來是隻説一遍的。沒聽清楚現在問還來得及錯過了這個機會辜負了朕的期望朕就要對你們繩之以法!到那時你們可不要説朕是不教而誅!”

“扎!臣等謹遵聖諭。”

“君臣無戲言。好你們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