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回稱名士偏遇大方家探情人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弘曆騎在馬上似玩笑又似認真地説“看來世人獨醉你獨醒了?功必獎過必罰自古如此。萬歲爺的本事是天生的。他的剛毅他的明察秋毫都是人們望塵莫及的。不管是誰是什麼事情也別想瞞住他老人家。”劉墨林聽他這話説得似虛似實好像在暗示着什麼卻又飄飄忽忽讓人捉摸不住。他心想弘曆阿哥這話一定是有所指的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四爺弘曆和劉墨林一起來到了怡親王府掌門的太監一見連忙一路小跑過來打千行禮“奴才艾清安給四爺請安了。”他這一句話不要緊惹得四爺弘曆和劉墨林全都捧腹大笑。劉墨林説“好好好你這個名字算叫絕了。不但‘請安’而且還‘愛’。這世上還真有‘愛請安’的人哪!”艾清安也笑了“爺知道奴才乾的就是侍候人的把式見人矮三輩不請安怎麼能行呢?所以乾脆就叫了這個名字。”他一邊嘴裏説着一邊麻利地跪倒在弘曆馬前讓弘曆踩着他的肩背下了馬。劉墨林一看他這一手還真有用弘曆從馬上下來伸手就從懷裏掏出一張三十兩的銀票來賞給了他。又問“十三爺在府裏嗎?皇上要我來瞧瞧他的病。”
“喲!爺來得不巧我們爺今兒個一早就出去了。從南京來了一位姓什麼…啊姓鄔的先生。王爺本來身子骨不好説好了今兒個要歇着的。可鄔先生一來王爺不但不歇還陪着他去瞧熱鬧去了。這位先生也真是的自己是個瘸子連路都走不了還看的什麼熱鬧?我們王爺已經瘦成一把乾柴了他也不知道心疼着點。嗨!四爺您沒見這位鄔先生半個主子似的説聲走就立馬讓備轎。虧了我們主子好子要依着我早把他給打出去了。”他一邊陪着弘曆往裏走一邊羅裏羅嗦地説着。弘曆看了他一眼“你好大的口氣也不摸摸自己的腦袋是不是結實再問問他是什麼人就敢説往外打?真是狗膽包天!”艾清安笑笑説“爺説得對。奴才知道什麼呢?不過看着這位鄔先生像是我們爺的老
人。他進京來也不過是想打打
風罷了別的還能有什麼大事呢?哎四爺書房到了您請進。”説着跑到前邊去
起了簾子又是讓座又是沏茶還擰了濕
巾來讓二人擦臉回手又送上一盆子冰來給四爺他們消暑侍候得十分周到。他陪着十二分的小意兒還嘴裏不閒“爺在這裏消停地坐一刻我們王爺很快就會回來的。他走時吩咐了中午一定要回來吃飯。”説完便哈着
退了出去。
劉墨林笑着説“這奴才別看嘴有點絮叨可會侍候人的。”弘曆看了他一眼“那是。你也不問問他是哪裏人?保定府的!祖傳了不知多少代的手藝全套的本事選太監要的就是他們這號人要的也就是他這張嘴這副殷勤勁兒。”弘曆一邊説着一邊瀏覽着十三爺的這個書房。隨口説道“年羹堯此人不長眼睛。我們在西疆軍中時他曾和我説過説十三叔的怡親王府外觀倒是很氣派可是裏邊佈置卻很草率。其實他是有意在貶低十三叔。劉墨林你過來看看這能是
率的人住的地方嗎?瞧這裏瓶
雉尾壁懸寶劍不正説明了十三叔那雅量高致的英雄
情嗎?”劉墨林聽了不覺一驚。他和弘曆親王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聽到這位四爺在背後議論別人今天還是次。他不敢多説只是問“四爺您是怎麼回答他的?”
“我告訴他十三叔和別的親王們不能比。王府的規模是有定製的但十三叔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處理自己府裏的私事。他是親王又是上書房大臣還兼管着户部、兵部、刑部一天到晚有多少事要等着他去辦你知道嗎?”弘曆説着走到書架前取出了一幅仇十洲的《憑窗觀雨圖》來説“哎?怪了這麼好的畫兒怎麼也沒有個題跋呢?大可惜了!”劉墨林上前來一看“哦我也聽人説起過這幅畫兒。説是那天仇十洲畫完之後本來想寫點什麼的可是卻突然來了朋友打斷了思路。所以就索留下空白大約是‘以待來者’之意吧。四爺您想啊仇十洲那麼大的名氣等閒人哪敢信手塗鴉呢?”弘曆自小就有個
病最愛到處留墨。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只要讓他喜歡上了那是非要題個字、留詩的。劉墨林這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倒勾起了他的詩興和傲氣。心想別人不敢提我又何懼之有?便從筆筒中
出一管筆來。略一沉思就信手寫在了畫的右上方朝雨明窗塵晝雨織絲抒暮雨澆花漏…
寫到這裏他自己一看怎麼寫成三句同韻了?往下可怎麼寫呢?轉不能轉續不能續收又收不住這麼好的畫豈不是讓我給糟蹋了嗎?他再往畫的左下腳一看更是吃驚。原來那裏鈴着一方鮮亮的印璽卻正是父皇常用的“園明居士”!在十三叔收藏的畫上提詩並沒有大錯只要提得好十三叔準會高興的可是自己卻提了這上不去、也下不來的蹩腳詩已經是沒法代的事了。更沒想到這畫是父皇賜給十三叔的。自己看也不看就胡亂寫成了這個模樣這…這是欺君之罪呀!他頭上的汗“唰”地就下來了。
劉墨林正看得有趣還順口誇着哪“好三句一韻!”可話一出口他一瞧弘曆的樣子和畫幅下方的鈴記也傻在那裏了。
弘曆看了看劉墨林説“劉事中這一次我可是要出醜了。你有法子替我挽回嗎?”劉墨林思忖了好大一會兒才説“這樣將錯就錯來個全篇都是三句一韻。説不定還能翻了新意呢。我先寫出幾句來你覺得行了就再抄上去。”劉墨林有急才邊想邊寫很快地一篇全是三句一韻的詩就寫出來了。劉墨林笑着對弘曆説“四爺您瞧。還能看得上眼嗎?”弘曆拍手叫好“嗯真是不錯!豈止是看得上眼簡直可謂之創新佳作。不愧名士大手筆!”話剛出口就聽門外一個蒼老的聲音説“共欣賞異義相與析。既是創新之作就拿出來讓我們也飽飽眼福嘛!”話到人也到方苞老先生覺大和尚走了進來。他們後邊正是架着雙枴的鄔思道。弘曆一見就高興地説“喲方老先生、鄔先生覺大師你們都來了。十三叔這裏真可謂是高朋滿座、貴客盈門了。來來來鄔先生您身子不便。請到這邊來坐。”説着便把鄔思道攙到安樂椅上坐下又和方苞覺見禮。問了問才知道十三叔進宮赴宴去了眼下且回不來呢。
他們這裏忙亂劉墨林的一雙眼睛也沒閒着。他上下打量了這位被稱作鄔先生的人心想不就是個瘸子嗎怎麼架子如此之大?弘曆給他讓座他一不推辭二不向方苞覺謙讓就這麼大大咧咧地説坐就坐了。這是上啊難道他比方苞覺的資格還硬?劉墨林自忖朝廷上下除了在皇上面前外他什麼人都沒有怕過也什麼場合都經歷過便走上前來搭話而且用的還是平時的那種似恭敬又似玩鬧的神態“方老和堂頭大師生早已見過鄔先生卻從未謀面。敢問先生台甫如今在哪裏恭喜呀?”弘曆與鄔思道往已久一聽劉墨林這話就知道有些不妥忙過來説“哎呀我忘了給二位引見了。鄔先生是鏡帳下幕賓;這位劉墨林呢是今科探花、當代才子。剛才眾位進來前他正幫我寫這三句一韻的詩哪!哎?劉墨林你的字是叫‘江舟’的吧?”劉墨林一聽這話更來勁兒了“啊多謝四爺還記得。我原來是曾叫過‘江舟’這個字可後來又想着不合適好像有‘
配江州’的意思。就索
以名為字還叫我的劉墨林。”鄔思道看了這個説話隨便的“才子”一眼淡淡地説“哦既然如此你就叫我鄔思道好了。咱們以本
對本
豈不更方便。”方苞沒有參加他們的對話卻在埋頭看着劉墨林剛才寫的詩句。弘曆一眼瞧見忙過來説“方先生您看這詩寫得如何?三句一韻簡直是千古奇創!劉墨林真是了不起。”方苞一邊看還一邊評論着“嗯是寫得不壞。不過四爺説這是‘千古奇創’老朽卻不敢苟同。鄔先生我年輕時曾在泰山見到過秦始皇的刻石那上邊也是三句一韻的。只可惜原句早已記不得了。”鄔思道接過來瞟了一眼便説“方老豈止是泰山刻石就是《老子》裏面也早就有三句一韻的先例了。我試着讀兩句你聽聽‘明道若昧夷道若類進道若退’。還有‘建德若偷質直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不全是三句一讀的嗎?”方苞剛才説到泰山刻石時劉墨林就不高興了。心想我好不容易寫了這三句一韻的詩來你們就左也不是右也不對的挑剔。方老先生既然見過卻怎麼背不出來呢?鄔思道一提起《老子》倒讓他抓住把柄了“鄔先生才淺不知進退。我想請問一下剛才您讀的那幾句中有‘建德若偷’明明是個‘偷’字你錯讀成了‘雨’字;明明是四個‘大’字一讀的你又分成了三句一讀這是什麼道理呢?”鄔思道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劉墨林方老先生就在這裏你自己去請教一下吧。”方苞説“墨林這次你確實是錯了!‘偷’是個古字在這裏讀‘雨’而不能讀‘偷’也完全不做‘偷兒’講。只有讀‘雨’才能讀得通老子的這章。我和鄔先生不是依老賣老也不是和你過不去問之道其深其淵其廣其大窮一生也是沒有盡頭的。你很有才華也很無止境啊!”劉墨林不敢再説了。其實這種事他經過得多了。不用標點又常有“通假”字。讀錯字或斷錯了句字人之中最丟人現眼的事。劉墨林常用的絕招是個“蒙”字。一遇別人挑他的
病他總是説“我是在《永樂大典》中見到這個字的”一部《永樂大典》卷秩浩繁誰能查得出他説得是對是錯?別人既然不知也就不敢再問。用一句現代俗語那就叫“丟不起這人”!可是今天他遇上了這兩位卻想蒙也蒙不過去了。敢情他們一位是桐派壇座主兩代帝師;一位窮天下的真名士、大方家。他在這裏耍滑頭那不是班門
斧嗎?
弘曆回過頭來看看劉墨林見他羞得無地自容便笑着説“劉墨林你有什麼想不開的?這不是你不中用而是你碰上高人了。不趁此機會點還待何時呢?”鄔思道也笑了“四爺這話説得好!方老剛才説的無止境’足夠我輩受用一生了。我年輕時也出過掉底兒的事。吃一塹長一智嘛。你人很聰明詩也確實寫得好。儘管作為提畫詩還略顯呆板了些。但你再努力上幾年前途正不可限量哪!”這裏説得正熱鬧卻見艾清安進來稟道“我們王爺回來了!”幾個人連忙站起身來卻見允祥在太監的攙扶下已經走了進來。眾人剛要行禮卻被十三爺攔住了他看着弘曆問“你帶着旨意的嗎?那就請宣旨吧。”弘曆忙上前來説“十三叔父皇只是讓我來看看您並沒有旨意您快請坐吧。”説着親自走上前去扶着允祥坐了下來。允祥此刻早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太監們趕快又是上蔘湯又是為他口。過了好大一刻他才緩過了勁對鄔思道説“先生筵席下來後我又去見了皇上。皇上説你這次進京他就不見你了。原説是有事讓我代奏代轉的可是你瞧我這身子還不定有幾天好活呢。萬歲説以後你的事情可以寫成密摺讓弘曆代呈皇上好了。我今天回來得晚了些因為明天皇上要到豐台去我得向畢力塔吩咐一些事情。回來時順便又去看了看大哥和二哥。大哥已經瘋得不認識人了;二哥和我的病症一樣看來也就是早晚的事兒了…”説着説着他又是一陣劇烈的嗆咳可是他還是強自掙扎着説覺大師今天召你們來就是為了皇上
代的那些事。咱們先議年羹堯是留京還是放出去?你們該説只管説我躺在這裏聽着。”突然他一轉臉看見了劉墨林便問“你怎麼也在這裏?”弘曆忙説“十三叔是我叫他來的。皇上曾有意年大將軍要是不留北京想派劉墨林去隨行。所以我才帶他來讓方先生和鄔先生看看。”劉墨林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哦原來這是在對我“考察”呀!好嘛早不丟醜晚不丟醜偏偏今天砸了鍋這真是倒黴透了!他又想皇上想派我到年羹堯軍中幹什麼呢?那裏的水可是深不可測呀!他本來一見十三爺回來就準備告退的可現在聽了這話又想知道這裏頭的原因。所以便説“我劉墨林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年大將軍乾的又是白刀子進來紅刀子出去的勾當有什麼需要我去幹呢?”説完便笑嘻嘻地看着十三爺。
允祥淡淡地説“弘曆既是看中了你去就很合適。不過年的事情還沒有定下來等定了以後再説吧。”弘曆轉過臉來吩咐劉墨林“既是這樣你先去找你的蘇姑娘吧。有事時我再叫你不遲。”劉墨林也真是等不及了。一出十三爺府撤腿就奔了嘉興樓。可是在這裏卻沒能見到蘇舜卿。一打聽原來皇上下旨不準開院這裏已經改成了戲班子她們娘倆早就搬出去了。他找來找去的看了半天還好有個原先在這裏侍候的王八頭子老吳還沒走。便叫過來一同才知她們現在搬到了棋盤街。劉墨林笑笑問“皇上不讓開
院你們就開戲館子。難道
女賤戲子就貴了嗎?”老吳神密地一笑説“咳劉爺您不知道這個戲班子是徐大公子的家班。別説沒人敢管也沒有人敢
他們的税。順天府來叫堂會時賞的錢比開
院還多哪。再説明説是不讓開
院有門路的倒是能從良沒門路的還不照樣幹不過把
院改成‘暗門子’罷了。如今這事誰又能叫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