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四十七回刁巡撫仗勢擺威風真國士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鏡做夢也想不到雍正皇帝會突然問起鄔思道來。嚇得他手一顫正端着的油茶碗差點沒掉在地上。他壯着膽子看看雍正皇上還等着他回話呢。他不敢欺騙皇上只好吐吐地説“回皇上是…這樣哦鄔思…不不鄔先生他被臣辭退了…”

“什麼你説什麼?他被你辭退了?”雍正又問“哦一定是他作了讓你不滿意的事情。是上下搗鬼或者是關説案子再不然就是手伸得太長了干預了你的政務?”看着鏡那尬尷的樣子雍正心裏早已明白他還是故意地問着“是不是你嫌他章寫得不好以前你遞上去的奏摺不全是他起草的嗎?朕看着滿不錯嘛怎麼你卻把他辭退了?”對於鄔思道這個人張廷玉早有耳聞卻從未見過面。阿哥黨的人們中關於這位神奇人物更是議論紛紛張廷玉也從來不去探究。這是他的人生也是他一貫奉行的做官准則。他向來主張光明正大看人對事都從大處着眼不贊成小人行徑更不去做人**的事。今天在這個黃水咆哮濁濤天的小棚子裏他生平次聽皇上説到“鄔先生”這三個字多年來的猜測得到了證實心中的疑團也解開了。但是他卻不明白這位鄔先生既然有這樣出的才幹為什麼不做官而先在山西諾那裏後來又到鏡衙門來隱身屈就當一名小小的幕僚?雍正皇上的這步棋到底是怎麼下的呢?

鏡卻從皇上問話的口氣裏聽出了言外之意。他一邊思量着一邊問答説“鄔先生章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也從不做任何越權出格的事。只是他本身有殘疾許多事情不方便料理。再説他要的錢也確實太多了些。他定打不饒地要臣每年給他八千銀子這事臣沒法和別的師爺們説清、擺平。所以臣只好禮送他還鄉鄔先生自己也説他情願如此…”雍正好像並沒有生氣只是淡淡地説“鄔先生這樣好的師爺別説八千八萬也值!三年清知府還十萬雪花銀呢!你用不起他那就只好讓別人用了。哦昨兒個李紱見了朕還一個勁兒地叫苦説他身邊缺人呢。不過這事與朕無干朕也是隨便問問你用不着心裏不安。”雍正説到這裏突然停住了口不説了。可是皇上越表明他“只是隨便問問”鏡就越覺得不安。他前思後想簡直是頭也大了眼也暈了!皇帝老子親口下問鄔思道的起居、現況而且張嘴合嘴都稱”先生”而絕口不提姓名這位“先生”;可真是駭人聽聞、身份貴重得沒人可比的“師爺”了!到了此時鏡方才明白那理不通的李衞為什麼會寫了那封信來。李衞的信中有這樣兩句話“你和他生分了那必定是你的不是”

“你為了八千兩銀子就不要他也真是小家子氣”現在事情已過再回過頭去想想鄔思道的所做所為真是無可挑剔。他對自己這位次選拔的官員既不據傲又不巴結;既不在乎又從不説三道四。自己代給他的事也沒有一件不是辦得漂漂亮亮。他不就是愛東跑西轉的嘛表面上看是醇酒婦人遊山玩水好像無大志似的。可焉知他不是在替皇上留意民情吏治又焉知他不是在收集什麼“情報”?他的身後有這麼硬實的後台他又怎能和那幾位師爺相提並論呢?鏡突然又聯想到鄔恩道原來就在諾的幕府裏也是李衞推薦的乾的也案上的事。可諾的一切醜行一切陰謀都幾乎沒有一件逃過這個瘸子的眼睛。鏡在山西遇上難題時鄔思道只不過向他田某稍稍點撥了一下那個“天下巡撫”就被鏡打倒了。諾倒台後鄔思道又來到他鏡這裏還是李衞推薦的也還是做案上的事這又暗示着什麼呢?他還誠懇地對鏡説諾倒台不是誰的功勞是他自己把自己扳倒的。難道…他心亂如麻不敢再往下想了。

張廷玉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在兩代皇帝身邊多年能揣摸不出皇上的心思嗎?他看鏡蔫了就在旁邊慢聲慢氣地説鏡啊我要説你一句了你見識不廣知人不明啊。鄔先生不是凡品他是位無雙國士!他身有殘疾不便在朝做官這才在下面幹些事情榮養身子。依他的才能八千兩已是十分廉潔的了。你請的那些師爺明面上拿的雖然不多可他們在背後收取了多少銀子你知道嗎?我為相多年這點情弊心裏清楚得很。你不要為這點小事誤了自己的前程啊。”雍正笑笑説“咳這本來就是一句閒話嘛不説了不説了。哎武明你這油茶是怎麼做的?能不能給朕抄個配方單子朕帶回去讓御膳房裏每天都給朕做了喝。”他回過頭來又叫“哎廷玉鏡你們都來喝呀這油茶簡直是妙不可言!”武明在一旁看着想笑也不敢笑。他心想皇上啊你要真的是天天都喝油茶就不會説這話了。

鏡有了機會就又説起了黃河的事“萬歲剛才説到治黃河定要依照聖祖爺時的規模其實臣何嘗不想如此。只是從開封向東南黃水歷年漫灌舊有的水利設施早已蕩然無存。臣以為應當重設河道總督重新統一規劃才能逐年改觀。”雍正冷笑一聲“這還用得着你説?河道總督府就設在清江只是沒有總督而已。你看看如今的吏治再看看如今河道衙門的那些官員們他們的眼睛盯的本不是黃河而是白花花的銀子!養條狗還能看家護院呢任命個河道總督還不等於是把錢都餵了他們!既然沒有靳輔、陳璜那樣的能人朕寧可不要河道總督也不能讓那些庸人來濫竿充數。所以朕暫時還不能設河道總督而讓河道衙門吃着俸祿領着錢糧卻只管巡視。需要治理之處由各省自籌銀子分段治理。實在不夠時朝廷再補貼一些這樣只怕還會更好。”鏡碰了釘子卻又急於討好想了想又説“皇上臣自到任以來已經巡視過河南全境。豫東黃河故道上現在十分蕭條有的地方方圓幾十裏都不見人煙。臣在想能不能從直隸、山東等地遷一些百姓過來。一來不讓土地荒蕪二來可用作治河的民工。聽説朝廷正在整頓旗務要是派沒有差使的旗人來開荒種田恐怕更要合算一些。”

“你這話簡直如同兒戲!”雍正冰冷地把鏡堵了回來“你大概沒有讀過歷史不知道王莽就是因為這樣幹才丟了天下的。黃河故道上千裏荒原你着人們背井離鄉地來到這裏還美其名曰要他們墾荒。可是他們吃喝什麼?住在哪裏?誰給他們耕牛?誰給他們種子?你鏡是神仙能變出莊園變出場院來安置他們?你不懂就説不懂不要裝懂。你以為旗人就是那麼好打的?現在他們每月拿着月例銀子舒舒服服地北京跟前種田尚且打着不走牽着倒退呢你倒想讓他們到河南來墾荒?真是海外奇談!鏡啊鏡你可真會給朕出餿主意。算了吧你規規矩矩地辦你的差先把這裏的吏治好能治平均賦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有了大樹還怕別人不來你這裏乘涼?朕告訴你不要瞎別的閒心先幹好自己的事才是正理。務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這就是朕送給你的兩句話。要換個人朕還懶得和他説這些呢?”雍正説得口渴自己端起碗來喝了一口油茶又順手指指邊上的另一碗説“你怎麼不喝嫌這油茶不對口味還是怎麼的?”鏡現在如墮五里霧中連手腳都不知怎樣放才好了。自己冒雨出來巡河本是自討苦吃可偏偏被皇上看見一見面就先表彰了他。他也覺得“討好”討到了正地方實在是求之不得、千載難逢的榮寵;可要説今天幸運呢?自己説什麼皇上就駁什麼批得他狗血淋頭。批完了訓完了又蒙皇上賞賜油茶喝!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看來什麼也不怪只怪自己猜不透皇上的心。他不敢再説話了也不敢再提什麼治河的辦法了還是在一邊老老實實地待著吧。

雍正皇上大概已吃飽喝足他站起身來了鏡也趕忙起來躬身侍候着。皇上好像還有未盡之意地説“朕今夜就要啓程到下游去看看然後就打道回京。河南這地方很重要也很貧窮。朕把河南的事給你自有一番深意。你要切記黃河之事當然要辦好可更重要的是吏治吏治不清別的什麼也談不上!蕭何是位能臣他一下子就定了三千律條可訂得再多不是也要靠各地的官員來執行嘛。朕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不能指望像先帝那樣坐六十一年江山。但朕只要在位一就一定要遵照先帝的遺願兢兢業業地把事情辦好無愧於後世子孫。朕朱元璋貪官墨吏逮住就剝皮;但朕也不趙匡胤他不肯誅殺一個大臣恬武館讓好好的江山落個七顛八倒。如今的天下是寬不得也容不得。你一寬一容有人就要胡作非為。所以你要給朕猛力作去朕只要這個猛字只要這個絕不寬容。你好好地幹吧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鏡恭送皇上一行登上船艦。這時他才看到那艘船艦上冒雨隨着皇上巡視的還有山東巡撫、安徽巡撫、李紱、範時捷等一大幫人哪!

昨夜的這場大雨來的也驟去得也急。待鏡回到城裏時天已經放晴了。他是坐着八抬大轎回來的一路上不斷走下轎來詢問民情查看有沒有受傷、受淹的百姓。聽到百姓們全部安然無恙他的心裏才略

他正要回府突然轎前傳來一聲淒厲地喊叫“青天大老爺…民女有冤哪!”這動人心魄地叫聲得已經昏昏睡的鏡驚醒了過來。又聽外面轎伕們怒聲喝斥“走開走開不許攔轎!有冤到開封府去告狀!”那個女人好像並不肯離開正和轎伕們拉拉扯扯地撕拽着。轎伕衙役們的怒喝聲中那女人號啕大哭“你們這些該遭天殺的為什麼這樣兇狠!你們草菅人命你們不是清官開封府還有沒有包龍圖啊…”鏡被她叫得心煩意亂用腳一頓轎底大轎停了下來。鏡哈出轎卻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篷頭垢面渾身泥水地跪在轎前。她看見大老爺出來便跪着向前爬了幾步一邊叩頭一邊哭叫着“大老爺你要為民女作主呀…我的男人讓人殺死在葫蘆灣已經三年了我也知道兇手是誰…可是我整整告了三年卻沒人肯替我申冤哪!”説着説着她的淚水滾滾下最後竟然哽咽着説不出話來了。

大街上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鏡皺着眉頭問“你叫什麼名字有狀紙嗎?”那女人用袖子擦乾了眼淚卻仍是泣着説“民婦晁劉氏我的狀子三年前就遞到開封府了。府裏開始準了可後來又駁了。我第二次又告到臬司衙門臬台大人還是給開封府審那兇手捉了又放放了又捉再捉就又再放。可憐我一個寡婦人家帶着孩子串着衙門打官司把三十頃地和五千銀子全都賠進去了他們硬是不肯給我説句公道話呀…天老爺你在哪裏你為什麼不來管管我們這可憐的人?昨天夜裏你又打雷又閃電的卻為什麼不劈死那些該遭天殺的人哪?啊…我的兒呀…你現在落到誰的手裏了…”鏡聽得心驚跳他已經預到這案子來得不同尋常。便問晁劉氏“本官原來就在開封府怎麼沒見你前來告狀?”晁劉氏哭着説“大老爺不知這一年多民婦家也敗了產也沒了我寧肯守着兒子屈死也不願再告了。可是這些天殺的東西又偷走了我的兒子呀!我的姣兒你在哪裏呀…”她像一個瘋子似的目光痴呆神情恍惚直盯盯的瞧着鏡兩隻手又在天上胡亂地抓着。

鏡渾身上下直起雞皮疙瘩想了一下説“你的案子我接了。你放心地回去最好是找個人替你寫個狀子呈上來遞到巡撫衙門裏給姚師爺、畢師爺好了。你現在住在哪裏?”晁劉氏磕頭如搗蒜地説“大老爺你若能給民婦昭雪冤情你必定公侯萬代!民婦早已沒了住處現在借住在南市親戚家裏。”鏡回到撫衙剛要進門卻聽一個衙役在身後輕輕他説“田大人請您留步!”鏡回身一看原來是衙裏的一名跟班李宏升。便問“你有什麼事?”李宏升緊走兩步湊近近前問“大人今天這案子您是不是要批轉別的衙門?”鏡説“本大人做事從來都是有有梢的。我要親問。親審還要親自判決!”

“如果是這樣就請大人立刻派人把這個晁劉氏帶來哪怕是押到牢裏呢。不然到不了明天大人您就見不着她了!”

“啊?!為什麼?”

“大人小的不敢瞞您。這晁劉氏的丈夫書是小人的表哥這案子牽涉的人也全都是本地的高官顯貴。大人您要真心想問這案子就得防着別人先走一步害了苦主;您要是不想過問這案子請大人看在小的跟隨大人一番這點情面上給小的一個實信。我好立刻去知會表嫂讓她躲出去最好是遠走高飛。走得越快躲得越遠越好。”李宏升説着説着眼淚撲撲嗒嗒地就下來了。

鏡心裏比誰都明白這個案子肯定牽連着省裏官吏們的齷齪事。雍正臨走前囑咐的那個“猛”字在他的心頭震響。好!我打了燈籠還找不到這碴口呢如今送上門來了豈能讓它白白放過去。別説是什麼上下勾連了就是全省的官員們全都通同作弊甚至比山西的諾手段更高我也要問他一問審他一審讓他們都來看看我這巡撫大人的厲害!他回頭瞧着李宏升冷冷一笑説“咱們河南這塊地盤大約還是在大清皇帝治下的地方吧?你今天要是不説本撫興許還不一定要管;今天你既然把話説到這個份上本大人倒真想瞧瞧是誰在這案子裏鬧鬼!你馬上去開封府尹馬家化那裏一趟傳我的話叫他立刻到我這裏來。也告訴你表嫂今天夜裏叫她哪裏也別去就在家裏等着看熱鬧吧!”李宏升剛要走又被鏡叫住了“哎你順便帶幾個人去鄔先生那裏。不管他在幹什麼也請他一定要來一下。要是他走了你想盡了辦法也得把鄔先生給我找回來!”———————上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