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何去何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譚氏怔怔地看着院子裏定住的幾個身影,認出其中兩人正是村子裏的朱二貴和王二,她看着他們手裏的利器,渾身打了個哆嗦,腳步一退,踉蹌着向屋裏跑去。
離開這裏,一定要離開這裏!
王二與二貴兩人,世代都住在這楊柳村裏,遠親近鄰一大堆。這等事,若是捅出去,兩人必然要受罰,可作案未遂,罪不至死。他們外來户就不同了,這以後,打擊報復怕是少不了的。
更何況,真要捅出去了,他們怎麼解釋喬宣的存在?
田川挨個搜了遍,遺憾的是,只在二貴兜裏搜到半吊子銅錢,其他人都窮得響叮噹。
喬宣小心換了個姿勢,讓田坐在他手臂上,像抱小孩樣,輕輕鬆鬆地摟着。他抱着個人不方便行動,便老神在在地坐着,毫無心理壓力地使喚起了自個兒的學生:“把這幾具拖出去,拖得越遠越好,莫叫人懷疑到這裏。”至少在別人眼裏,這一家只有孤兒寡母。而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又怎麼可能制住五個
傢伙的大男人?至於這五人,幹出如此卑劣之事,自不好到處張羅,即便當真説了出去,那個時候,他們也離開此處了,左右不懼。
田川半點沒覺得被恩師使喚有何不妥,他咬着牙,使勁把幾人放倒在地,然後拉起一條腿,一個一個地把人倒拖了出去。
便見月黑風高的夜裏,一個小個子來來回回地拖着什麼東西進進出出,一個年輕人怡然自得地坐在房檐下,寬大的衣襬將懷裏的人裹得嚴嚴實實,很是安心地欣賞着夜景。
田川挨個把人拖出去,拖進一片茂密的竹林裏,確定五人俱在後,他拿起那把缺口的彎刀,在幾雙驚恐卻無法掙扎的眼神中,緩緩靠近。
少年陰惻惻地一笑,動作麻利地扒下幾人褲子,讓他們面朝大地,在他們搐中,一刀一刀,紋理清晰地刻下四個大字:我、是、孫、子。
便只見斑駁的竹影下,白花花的兩瓣-股上,血淋淋的烙印格外醒目,並且,神奇得劃成花菊的形狀。
於是面朝大地,花菊盛開。
從這以後,二貴成天守着自個兒媳婦,王二再沒找過粉頭,楊柳村從此多了兩良民。
當然,此乃後話,表過不提。
此刻,竹林安靜地詭異,層層織的暗影裏,少年揹着手走出來,明月在他臉上投出陰影,將他稚
的五官刻畫得格外深刻。
沒有人注意到他用力用得顫抖的手,就連喬宣都不知道他的好學生揹着他幹了什麼好事兒。
田川回到院子裏,譚氏已收拾好了行李,喬宣摟着田,田川扶着譚氏,一行四人,冒着無邊夜
,匆匆離開楊柳村。
出了楊柳村,行至無人處,譚氏拉着田川停住了腳步,茫然地看着一片漆黑的四周,惶恐呢喃道:“這天下之大,哪裏又有我們的容身處?”喬宣亦頓住了腳步,即便他走得再穩,動作再輕,特殊時期,田也不可能真睡太
,早一會兒,她就已經醒了,此時,她輕聲道:“去富華縣吧。富華縣這麼大,楊柳村只是它一小塊,隔得遠,村民沒事兒又不會去縣裏,不容易遇到這幾人的。”田
心中惦念得更多的,是那份活計,想要安身立命,沒有收入來源是萬萬不行的,既然已經在得隆找到工作,又何必跑其他地方再去磕絆。
而譚氏想的是,這深更半夜,他們沒目標沒計劃又人生地不,除了楊柳村外,就只知道一個富華縣了。於是,她點頭應允。
又黑又冷的夜,幾人胡亂裹着衣服,踟躇行在彎彎曲曲的小道上,不時回頭看幾眼身後,又被沿路的狗叫嚇得縮起脖子。
富華縣的城門有些老舊,修得也不算高,太平年代,守衞並不嚴密,喬宣一身功夫神鬼莫測,要避過一羣打瞌睡或閒嘮嗑的官兵,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順利進到縣裏後,幾人找了家簡陋的客棧,要了兩間房,暫且住下。
譚氏一手提包裹,一手攙扶着腳軟的田,推門走了進去。
房間相當簡陋,一張牀,一套桌椅,牀頭一個物品櫃,連扇製的屏風都沒有。好在,被褥雖洗的發白,卻沒什麼奇怪的味道,屋子裏沒什麼灰塵,勉強算得上乾淨。
田知道譚氏心累不已,便乖巧地接過行李放好,又仔細鋪好牀,回頭見譚氏坐在凳子上愣神,便走過去,在她旁邊坐下。
“孃親睡不着?”田傾身抱着譚氏的胳膊,小臉蹭了蹭她臉頰,輕聲道:“我也睡不着呢。”頓了頓,她揚起一個微笑,繼續道:“那…既然我們都睡不着,不妨説説話。就説,就説我們一家人今後的打算可好?孃親,是怎麼想的呢?”譚氏側頭抵着女兒的小腦袋,她輕輕晃了晃,深
了口氣,眼含淚光,低聲嘆道:“這一路來,娘都在想這個問題。在楊柳村時,咱們再不濟,還有兩三間破房擋風遮雨,到這富華縣,卻是什麼都沒有了。住客棧不是長久之計,娘也不瞞你,咱們現在全部的家當,都不夠在這客棧住上半個月的。當務之急,還是要租間屋子。咱們的積蓄,若是再加上你晚上拿來的銅錢,倒是,夠付個把月的房租。”就在幾個時辰前,她還為這筆錢狠狠懲罰了女兒,可幾個時辰後,她卻打起了這筆錢的主意。譚氏低了低頭,自覺無顏面對女兒。
田聽她肯接受這筆錢了,心頭一喜,趕忙從懷裏都拿出來,一股腦全
譚氏手裏,討好地笑着。
譚氏捧着銅錢,低着頭,悄悄摸了把淚,她抬頭摸了摸女兒的腦袋,微微笑了笑,説道:“孃親明就去找房子,儘快落實下來。早
穩定,娘也好繼續做繡品。不過,不能再賣給織寶堂了。而且,從此後,我們每月多了房租要付,富華各方面的物價,也比村裏高多了,娘恐怕…”————今天看到大家投了那麼多pk票,説真的,很
動,謝謝大家。能掛在榜上我已經很滿足了,不爭名次,所以pk票請大家不要再投。用本書的説法就是,收支不對等,雖則俗氣,但也確實如此。鞠躬
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