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皇宮風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安景涼和蕭麗雲換了一個興味的眼神,三分稱心卻又有七分不愉。賢妃安景涼到底厚道一些,連忙勸
道:“許是這幾天前朝事多,皇上一向勤於朝政,批忘了也是有的,皇后姐姐別多心。”竇漣漪正不知怎麼答話,聽得外面高揚的聲音報道“太后娘娘有賞,請皇后娘娘接賞”總算解圍的來了,忙帶着眾人接了出去。
院子外,內務府掌事太監黃公公的尖嗓子拖了長音報着禮單,宮女小太監們便捧着一件一件的珍奇古玩送進內室。
“玉如意一對。”
“金麒麟一隻。”
“早生貴子玉棗一串。”
…
謝了恩,送走黃公公,大家圍在一起看桌子上的一堆寶貝。
安景涼別的倒不覺得什麼,單掂起那串玉棗,頭一次笑得不夠真摯:“太后真是偏心。”誰不想討得這樣的好彩頭,後宮妃嬪只有生了皇子,地位才算穩固。
可皇上嬪妃雖然不多,但沒有一個能懷上龍種,倒也是怪事。
竇漣漪只得勸道:“皇上正值青
鼎盛,妹妹們還年輕,又身體康健,還怕懷不上龍種。”至於自己,她已經不指望了,一想到將在這個看似風光卻充滿爾虞我詐的皇宮裏,一個人終其一生,心裏不免淒涼起來。
一時冷了場,有道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又閒話兩句,便散了。
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慈恩殿卻重門森森,太后歪靠在榻上,貼身宮女跪在兩旁輕輕地捶着腿,慈恩殿掌事太監楊公公垂手立在一旁。
“皇后這兩天在幹些什麼?”太后闔着眸假寐,手裏的佛珠半天滾動一顆。
楊公公畢恭畢敬地答道:“回太后話,皇后娘娘最近常去冷宮,您看…”見太后猛然睜開了眼睛,嚇得嚥下了後面的話。
“這丫頭很聰明,一點就透,用好了可以派上大用場,由她去吧。”太后似乎又睡着了,只見兩片嘴一張一合“這宮裏頭沒一個指得上的,賢妃是明過頭了,淑妃中看不中用,就看這位行不行了。
這時,有太監通傳皇后駕到。
不一會兒,竇漣漪進來了,行了禮,由宮女端了凳子坐在貴妃榻邊,這才發覺太后氣不大好,便關心地問:“太后,您是哪裏不舒服嗎,剛才進來見大門也掩着,竟是怕風似的。”
“可不是,頭風的老病又發作了。”太后身體一向剛健,這樣無力的時候還真是少見。
竇漣漪忙站了起來,替太手按摩頭部,一邊按一邊問:“請了太醫沒有,太醫怎麼説,老病了?竟是斷不了
嗎?”想是按摩有點效果,太后舒服地哼了兩聲:“那幫太醫,一個比一個不中用,指望不上,好,左邊一點,嗯嗯。”按了一會,太后似乎好了一些,張開眼睛吩咐一聲:“楊福祿,將奏摺拿過來。”竇漣漪起初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及至楊公公至桌上取了奏摺來,她不
吃了一驚“太后,您都病成這樣了,還
心這些前朝大事,怎麼不
給皇上處理。”不過,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她沒敢説出口。
“皇上體弱多病,又成天的不務正業,前段出宮,你當皇上微服私防去了?他是冶遊去了,好在這次沒又帶回一個媚嬪來,算了,還是別指望他了。”太后卻答得輕描淡寫。
皇上體弱多病,這恐怕是全天下最大的一個謊言了;至於冶遊,倒是有可能,今兒個從太后口裏才知道,媚嬪原來是他從宮外帶回來的女人,這也沒什麼大不了,普天下年輕貌美的女子,只要皇上看上了,沒人敢説個不字;但荒廢朝政,便太不應該了。
陪太后用完晚膳,竇漣漪從慈恩殿出來的時候,夜幕已起,一彎新月如鈎掛在天邊,想都沒想,便吩咐移駕怡心殿。
到了大殿門口,只見廊沿下,皇上的貼身太監李蓮成加幾名小太監守在門外,見皇后轎攆到了,李蓮成忙上來打了個千兒道:“給皇后娘娘請安。”
“免禮,皇上在嗎?”轎落,她一邊在秀珠的扶持下走下轎來,一邊問道。
“回娘娘的話,皇上在裏面批閲奏摺。”那正好,竇漣漪拾步上前,隨口搭了一句:“皇上一個人,還是誰陪着。”李蓮成趕上來恭身回道:“皇上由媚嬪娘娘陪着。”頓了頓,提醒道:“皇上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擾,還請娘娘見諒。”一聽説媚嬪也在,娥眉不由淺淺地皺了一下,有這樣如嬌似媚的一個人兒在身邊,只怕他縱有心朝政,也擱不住心猿意馬,未及深想不傳自入會是什麼後果,徑直闖了進去。
“皇后娘娘,使不得,皇后娘娘…”殿內倒是很安靜,看來她的擔心是多餘的,眼見到了內室門口,李蓮成搶上一步攔在前頭:“對不住,皇后娘娘您不能進去。”態度恭謹,挑不出半點病,那話裏的意思卻是堅決得很。
這李蓮成是皇上的貼身太監,打小便侍候在皇上身邊,地位自是不比旁的奴才,就連妃嬪們平也要給些薄面,竇漣漪正在猶豫要不要硬闖,裏面忽然傳出女人的嬌笑聲:“唉呀皇上,您
得人家好癢。”
“哪裏癢,朕給你治。”一聲調笑後,女人酥。癢不的
哦高一聲低一聲地傳入耳中。
這就是皇上所謂的批閲奏摺嗎?
竇漣漪繞過李公公,徑直闖了進去,見那媚嬪伏在皇帝懷裏,早已被他的手得軟成了一攤泥,又氣又急,不
大聲咭問:“皇上,您便是這樣處理朝政的嗎?”皇帝使壞的手驀然一頓,緩緩別過頭來,卻沒有看她一眼,只盯着李公公微哼一聲:“李蓮成,我看你這差是別想當了。”眸光清冷,未見怒火,語氣也不夠重,卻唬得李公公倒頭跪下:“奴才當差不力,請皇上責罰。”一人做事一人當,竇漣漪不想連累旁人,屈膝跪拜下去:“是臣妾不顧阻攔硬闖進來的,不怪李公公,要責罰便責罰臣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