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發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一章早在今年一月,趙文凱就在金融市場裏小心出入了幾回,依仗着自己對歷史變化的瞭解,到是小賺了一筆。但是還是的自己筋疲力盡,膽戰心驚。最後沒有辦法,自己對金融市場瞭解不深,也只能請槍手了。

和夏德章安排好户頭進場的大致內容,趙文凱才出了一口氣,對夏德章笑道:“以後這玩心跳的事情就您了。”夏德章聞聽頓時樂了:“這可是你的錢,最後心跳的可不是我。”頓時,趙文凱剛才還仰着的小臉立刻垮了下來。沉默片刻,一大一小兩隻狐狸哈哈大笑。

下午趙文凱去公司一躺,就見公司裏忙的是烏煙瘴氣,一點現代化的樣子都沒有。

趙文凱到的時候,陳旭正拍桌子呢。

“怎麼了陳經理?又是下面人哪裏惹到你了?”趙文凱笑嘻嘻的在雜亂的辦公找了處地方坐了下來。

陳旭苦笑道:“我的總經理大人,這不是玩我嗎?什麼都沒有啊!您對我們未免也太放心了吧。”廢話,就是什麼都沒有才放心你們折騰呢。

自公司人員齊備之後,趙文凱就開始一旁指手畫腳起來,錯了,是指點山河。

先是網絡要從國外引進技術,和人家談。然後是建站策劃。主要產品是一隻小企鵝。還有一個綜合媒體平台。總之是要多綜合有多綜合。強調時效和娛樂

忙的眾人是不亦樂乎。

其實對網絡的前期構想,就是在93年把那隻胖胖可愛的小企鵝提前推出。

那可是當年馬化騰成名立萬的寶貝。現在的人很難想象這個設計簡單的即時通訊工具有着多麼大的能量。

自己剽竊了那麼多位大神的經典,也不差馬大的了。反正後來騰訓被人家外國公司給控股了。還不如就由台灣同胞提前下手的好。

陳旭疑惑道:“不是有電子郵件嗎?至於費那勁研究這個嗎?”

“嘿嘿,陳經理少安毋躁,咱們以後的飯碗就指它了,電子郵件有它的市場地位,但是我們的即時通訊工具將有比電子郵件更廣泛的使用價值。到時候你就瞧好吧。”趙文凱安道,然後轉頭看了看外面,説道:“雷小姐怎麼不在?”好嘛,一句話,頓時捅了陳經理的肺管子。

要知道,這廝當初可是當真是抱着泡馬子的心思來的,可如今人家雷柔是做業務的,整天在外面跑。除了每週的例會,那是比牛郎織女見一面都難啊。

受不了陳經理的抱怨,趙文凱趕緊從辦公室跑了出來,臨走的時候還説呢:“再怎麼説這公司的門面還是要照顧的,你們有時間就不能整理一下?”留着趙文凱背影的是陳大經理那小媳婦一樣的眼神。受不了!我閃!

從公司出來,趙文凱長出了一口氣,然後深深的了一口台北街頭的汽車尾氣,受了下現代化大都市的濃厚底藴。

這一刻趙文凱覺得自己很充實。

晚上回到家裏,龐雯娟做了一桌子趙文凱喜歡的菜式,然後就嘮叨自己老公不會照顧孩子。

趙子明最近其實也很忙,聽到子嘮叨卻是沒有任何厭煩。趙文凱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覺到家庭的温暖。

這也算是一種放鬆。

“老爸,你們廠子最近怎麼樣?”趙文凱飯後和父親坐在沙發上聊道。

趙子明看了一眼這個比自己能耐的兒子,笑道:“怎麼?要幫父親幫嗎?”

“您只要開口,兒子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趙文凱呵呵一笑。然後提父親拿過一個橘子。

“最近當局放開對大陸相關政策。而且大陸那邊也歡島內的投資。我在想是不是把廠子建在那邊。畢竟那邊的各項費用都很低,政策對台商而言又十分的寬鬆。”趙子明接過橘子沉聲説道。

畢竟兩岸對峙冷戰多年,父親擔心也是對的。對歷史兩岸政策十分了解的趙文凱,裝着沉思了一會,然後説道:“我看可以,上次我和香港的方先生有聊過。如今大陸改革開放,一切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島內這邊商業環境壓力太大。往大陸上走走是可行的。不過廠子一旦挪到那邊,您就要兩地奔波了。”

“哈哈,聽神童的話,自然是對的,不過我打算如果政策一直這樣的話,我們全家一起過去,你覺得怎麼樣?”趙子明笑着問道。

“一起過去?”聽到這話,趙文凱一下想起了曾經的種種,眼神有些離。那一世的回憶也是那麼的美好啊!

過了良久,趙文凱搖了搖頭,對父親説道:“到時候你和媽媽一起過去吧,台灣這邊我有很多放不下的。”龐雯娟這時從廚房走了過來,問道:“放不下什麼?誰要走?”

第二天,夏德章打電話來,趙文凱的資金重新又殺進圓市場了。

趙文凱坐在沙發上則愣了半天。

從1980開始的,第一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本之間的gdp差距是多少?本gdp超過美國gdp的一半!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其它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到一半的程度。本人在歡呼:只要超過美國的gdp,本就可以恢復“正常國家”了!美國人沒有吭聲。

1980年,本的gdp就快到美國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發生了,1985年美國拉攏其它五國(7國集團)本簽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元升值。其實的一箇中心思想就是本央行不得“過度”干預外匯市場。本當時手頭有充足的美元外匯儲備,如果本央行干預,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本是被去了勢的太監。美國駐軍、政治滲透、連憲法都是美國人幫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籤廣場協議都不可能。

本最後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至1988年初。美國要求元升值。據協議推高元,元兑美元的匯率從協議前的1美元兑240元上升到1986年5月時的1美元兑160元。由於美國里zhengfu堅持認為元升值仍不到位,通過口頭干預等形式繼續推高元。這樣,到1988年年初,元兑美元的匯率進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元,正好比廣場協議之前的匯率上升了一倍。

美國人滿足了嗎?沒有。接着看下去,從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當時克林頓zhengfu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美貿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元升值,當時的元匯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元左右,所以,據美國zhengfu的誘導目標,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元。以後,由於克林頓zhengfu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美經濟關係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到了1995年4月,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兑79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也就是説,從現在開始趙文凱就靠賺本人的錢,數錢都能數到手筋。

按照滾雪球的理論,只要趙文凱的資金避開匯率波動,那麼這錢一直能賺到96年去。到時候,億萬富翁早已經不是夢想了。

“這錢來的真快啊!”趙文凱頓時忘記了前段子誰喊窮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