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卷八:刘曹联盟第十一章飞将入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为何未死,刘备想不清楚当然也就不去多想,只是千方百计地避免关羽知晓此事,为此,他巧妙地两面挑拨,使得关羽同夏侯兄弟以及其余曹军中将领皆是无甚情,互相看不起、不服气。

如今再听到这等大事,想到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武将吕布有可能被刘晔所完全收服,不自觉的,刘备便心底一阵发寒…

反观于曹,他的脸也不是那么好看,恰在这时——“主公不必太过担忧,先时那封密信真假已不重要,而吕奉先现时狼狈不已。名气极差,此种情况下他只能依附于其余诸侯,若是雄心不死便再择机鸠占鹊巢!而现时天下大势情况,能容得下他吕布,与其并无太多仇怨地,只有河内张杨与刘子扬两人而已!姑且不论张扬与吕布为友关系,只说这河内一地并不广大,以处于袁冀州势力范围内,发展空间太小。此种情形下,往投据有徐、幽二州的刘子扬。不论是其地盘够大利于发展,疑或是两地相隔极远,刘子扬需得往来奔波故而必多有空隙可利用情况,都是最好选择!”说出这番听得众人频频点头话语的,正是荀攸。对于应否需要一位宗亲来实现他与其叔荀或同样的重兴汉室理想,认为宗亲就代表着会被太多常规所束缚,最终只能重回东汉那种无用腐败地政治制度,而正需要一位强力人物来涤一切不合理制度,重新建立起新秩序的他,对于刘晔的看法同样是敬而远之。

现在刘晔所作地一切有违常规,敢于大胆试行新政策。不代表当他拥有极大权力之时,能抵抗住泰山顶的力量继续完成变革。对于吕布极有可能往投刘晔的事实,荀攸地看法并非那么悲观,原因便在最后一句:“昔时吕布委身于丁建,董仲颖之时,皆以义子居身,一位于其有破格提拨重用于民间之恩。一位又有使其权力到达顶峰,位居于旧属之上的无上荣耀,但他们的结果如何?现时极有实力。军中纪律并不见得多好,常有劫掠之事的吕布再客投于刘晔之下,难道便不会矛盾重重?”此话一出,顿时令曹朗声大笑,欣地轻抚荀攸背脊道:“前时有不少人以公达与文若之亲,而说于汝之忠心难定,劝莫作重用,今时只听此言,便可知公达真心为谋事。吾复有何疑心惧汝之诚意?”这等说话时间。也仅不过一刻左右,而两军布阵正面战。却多属需用数个时辰来整顿好各军布置,自然不会有延误战机之说。

从看到对手布阵间地不同,再到一番议论完毕,两军布阵也到了最后阶段。

“无论他吕布想作如何打算,劫掠兖州郡县,杀我官吏之仇不得不报,今一战难免,通令全军,杀对方普通士卒一名,赏粮十石,杀三人进阶一级,五人则两级,于对方校官者,依平时赏赐加倍而发!”虽然吕布的士卒多些到达徐州,可能与刘晔的矛盾会越尖锐,但现时两军有极大仇怨,就算为了安定被吕布劫掠杀伤的兖州士族之心,此战便无法避免!

于是,曹当机立断,再次以厚赏以励士气,便要再败吕布,证明自己有足够实力据守兖州,不让任何强敌得逞!

“此为最后一战,便是为了能够活着离苦难、得享安定,也要杀败曹军,解吾等后顾之忧!杀!”吕布依旧如往常一般,亲自骑着赤兔立于骑兵队之前,身后张辽、侯成、宋宪、魏续等人各领部曲随后,步卒则由高顺以及成廉等人统领。见到己方先于对方布好阵形,吕布意地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最前阵防备对手突然袭击所布地盾之阵,也趁此机会各归于所属阵中,以整齐地步调向对面的曹军大阵缓行去!

强行军情况下,掉队地部曲会有很多,可况渡过黄河的舟船并不多,故而曹赶上来的军队,也仅是一万二千左右,比之于吕布只多四千之数,并非没有战胜的可能。

何况曹军虽然连战皆胜,士气旺盛,但其转战千里,未必不是劳师远征,当面对了在败退中得到希望而暴发强烈胜利望地吕布大军,只要初战僵持或者不利,其锐气丧失后,必然显出颓势!

不得不说,吕布虽然战略眼光非其所长,但在具体战术之上,却有着自己的理解。而对于敌我双方实力对比,能否取胜,自然也心中有底,正是明白了这点,他才不是留下部份军队断后,而带着大军勿忙撤离,而是选择了正面再战一次…

吕布明白这点。曹当然也明白,但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刻,就算再明白,该战时得战,不刻战时还得为战而战。提高奖赏将士气发到极点,便是希望能够一鼓作气地击破对手抵抗信心,取得最后的胜利!

“杀啊!”

“冲啊!”当两军距离到了百步之内时,曹军这方也已整备完毕,有士气高昂之利。当然不需采取守势让士气缓缓下降,曹一声令下,两军将士便几乎同时发喊,在烈的战鼓隆隆,以及那悠扬的号角声中。前阵的千数士卒立即加整狂奔,以散阵扑向对手,让开位置给后方袍泽施展空间,距离合适,可以随时支援同时,也借助冲力加强己方杀伤力,这也是冷兵器时代战阵退出争战舞台后。步卒正面战中常常见到的场景。

而这种场景地展现,往往代表出现一场血横飞,只能以一方主动撤退而告终结地惨烈战事上演…

无论是前阵还是中阵的士卒们,他们左右后方,皆是敌友之人,唯一地道路就是向前,再向前!若受不了战场力胡奔行。死亡是其必然的结局,而向前冲虽然生还希望渺茫,但却总代表着有一线生机不是?

在普通士卒们的心中。在冲锋的一刹那,他们的心中不是想着战后能够得到什么,而是带着自己全身的力量和信心,为求自己的一线生机而战!没有多么堂皇的理由,在多数不识字地他们心中,这就是唯一冲锋陷了,忘我厮杀地最直接理由。至于战后如何这个问题,还是等能活下来再去欣庆祝吧…

同样地理由,同样的面孔。只是因为各自所代表地不同势力。因为必须向前冲杀才能有一线生机,注定将会有许多人失望地两军士兵们狠狠的碰撞到了一起。

利器与铠甲的不时争锋。刀与血的智暂融,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数字代表着战争的走向。

但一条条生命真能用数字代表,他们若真有在天之灵,又会否对自己的宿命结局而到悲哀?

听着耳边不时有人向曹报来的伤亡数字;看着曹那冷静非常,不为所动地脸,刘备微微偏过头去,他心底长叹一口气,幽然间思绪飘飞——有以前父亲早逝,少年游学于郑玄、卢植,无论是老师还是那些名义上的“同窗”都看不起自己,更谈不上有多深厚情,又有多广阔门路。

领兵作战,非刘备所特长,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作将人之人,将帅之帅这才是能真正发挥出他所擅长的位置!

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刘备再是汉室宗亲,在这个削弱宗藩数百年,宗室以万计的时代,并不能为他多带来什么。一文不名,一钱不值便是求学时的他从始至终的概论,同样也是他直到现在地体现。

深知靠求学于“弟子千人”的郑玄,以及眼界极高的卢植并不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后,刘备离开归家,奉养老母,在叔父支持下娶了第一位正。此时,他地打算也许若是无甚机会,便从此安心过于民间,养母教子,安度余生。

可惜好景不长,不仅母亲先是病逝,更有子也随后病重去逝,两次间他竟然都没有足够钱财能请来郎中为她们诊治…

不甘心!他不甘心自认比之于高祖刘邦用人之道丝毫不差的自己,就这么孤老于民间无所作为!

一颗强烈的要得到施展自己才能,不甘于平淡寂寞的心就这么生了,即使他同样无奈而又不得不过着贩席织屡的生活。直到那张改变他命运的榜文,以及那道声音传来…

初次得遇刘晔,刘备在那个少年身上,并不能一眼看穿,而得到张飞与关羽两人帮助,正处于兴奋莫名状态的他,并没有多去关心这位“刘”姓少年,会否给自己带来什么。

“如果有机会,便是不择手断,我也不要再过这等狼狈的子!”这是刘备在别人资助下,方能使母入殡后,默默在心底所发誓言。如果要问他真从郑玄以及卢植处学到了什么最珍贵的东西,也许便是他清楚地发现了自己可以效仿地目标——汉高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