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接连惨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和金人签定条约后,南京路的守军除了前往两淮一部分外,其余的大多各归防区,今天就是这次战死的烈士下葬后的第二天,我轻车简从,谁也没告诉,只带了少数护卫来到这里,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只是想过来看看。
辟方的仪式在昨天下葬的时候举行了,今天是那些烈士的亲友前来悼念的子,虽然人数更多,但忧伤肃穆的气氛越发凝重,看着那些强忍悲痛的老人妇孺,我心里颇有些难于排解的惆怅。
一人征战数人忧,可怜白发送黑发。
这次作战我们是胜利者,可是那又如何?
每次我到这里来,心中总是对战争到一种排斥抗拒,可是离开这里,我又会将这些心情抛掷脑后,拼命计算自己手中的每一分力量,去为己方谋得更大的利益。
这样做,我并不觉得我虚伪,也不觉得我对战争应该负有责任。人类的战争并非是从我这里开始,也不会从我这里结束,虽然我们都知道战争最后是一条不归路,可是却难于杜绝它。
在这个世界上,忍让会被看做懦弱,顾全大局会被看作无脑粕欺,想我大宋一改盛唐的强势,在对外上采取以和为贵,可是结果又如何?上千万人无辜的被杀,无数的人离失所。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抵抗力量的老弱妇孺,他们不是战士,可是他们还是死了,甚至死的时候连个收拾尸骨的地方都没有。难道这都是我们的错吗?难道那些人都是该死的吗?
自从来到这里,我一直没想通这个问题,如果以暴治暴不好,那怎么做才是好?靠说教?还是靠你将自己的脑袋放在敌人的刀下,然后企求敌人因为怜悯而不将刀落下?
被大多数人提倡的教化,虽然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真的做起来,需要多少人的尸骨来垫底?不知他们想过没有。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我,还是别人,他们都无法解决这个死结,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许将来有一天会有人给我们答案,可是现在,的确是没有。
躺在这里的都是战士,他们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但还有更多的人躺在家里,躺在烂泥地里,躺在河沟里,躺在不知名的荒野中,他们算什么?或者他们就是该死的吗?
遍结底,我可以在这里可以悲伤,但是出去后,我还是要一如既往的推行我的策略,哪怕因此这里会再添新坟,因为这里每躺一个人,至少那些妇孺百姓会少死很多人,虽然这种算法很残酷,可是却很真实。
“沈公子,我们进去看看吧!”修紫暄幽幽的声音响起,很轻,似乎也怕打搅了陵园中的氛围。
我点点头,走进陵园,此刻的陵园内树木葱茏,花卉茂密,白布素裹,整体环境清幽雅静。烈士的墓园就在树木掩映中,排列的整整齐齐,一如他们生前一样,似乎正在列队,随时准备出发。
走过前几次战役的墓园纪念墙,来到这次‘南京路之战’的纪念墙前,看着墙上刚硬的人物线条,心评价战役的文字,摩抚着写有阵亡将士名字的冰冷墓碑,心情越发的游离,有一种直想放声大叫的冲动。
墙后密密麻麻的墓碑前,陈列着心编制的花圈,简单但丰盛的祭品,散发着轻烟的香烛,还有亲人
抑着的悲哭声,一切显得庄重而严肃,气氛极为
抑。
“铛…铛…铛…”从山传来的钟声悠扬清远,正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让闻者心生和鸣,心情为之一震。
我望了望远处,一条宽阔的沙石小路连接着一座巍峨高耸的寺庙,钟声正是从这座寺庙中传出。我知道这座寺庙,这是专门为超度烈士而建的极乐寺,因为其特殊的环境和要求,我将这里划归为北少林管辖,其主持就是曾经和我并肩作战的悟缘大师。
一时心起,我看了看远处的寺庙,淡淡的道:“我们到那里去看看,很长时间没有和悟缘大师见面了,不知他最近如何!”不待我吩咐,自有一名护卫前去打点一切。
我顺着沙石小路慢慢的向极乐寺走去,慢慢的,极乐寺开始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茂密的树林中庙宇耸立,在苍松古柏中竖起一座座白塔,像观音手中的净瓶,似乎是金属制成的塔顶在光下闪闪发亮,白塔四周还悬挂着一些铃铛,此刻正叮当作响,呼应着寺庙里传出的钟声和涌经声,令人心情为之一变,只觉整个寺庙和陵园混为一体,无分彼此。
还未走近,已经觉到这座寺庙极为宏伟
致,临到近了,更是觉得不虚此行。
被粉刷成红的寺墙上覆盖着金
的瓦片,显得明亮威严,金灿灿的牌匾上写着‘极乐寺’,字形大气飘逸,但又不失灵
,显
出威严之余,又不失庄严和肃穆的本意。阵阵诵经之声,悠悠扬扬的从里面传了出来,钻入耳朵,传入空中,神秘的节奏给人一种难于言表的心灵安
。
来这里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大多都是为亲人诵经而来,希望借用这种仪式来稍微缓解心中的悲痛,期许亲人能在遥不可知的极乐世界中转生投胎,意图凭借和尚们的诵经声来联系间和
间,使得自己能和死亡的亲友进行神思上的
,表达身前未尽之意,因此,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显得很虔诚与庄重,没有任何人表现出轻佻和浮躁,仿佛到了这一刻,大家都已经立定成真,成为圣人一般。
走近大门,一个穿着极为朴素,显得毫不起眼的和尚走了出来,正是许久未见的悟缘大师。
悟缘看到我,双手合十,微笑着说道:“原来是护法檀越到了,有失远,请!”我看了看他,对他这幅打扮颇有些不以为然,但也没说什么,点点头,走进寺内。
寺院显然是仿照皇设计,以当面的超度殿为中心,对正寺门,以此为一条直线,然后依次排列着,规模完整统一。因为是新建没多久,屋顶中的彩
琉璃瓦
泽
丽,如油敷面,闪亮之余又不反光,集华丽和含蓄为一体,和皇
大殿的设计思想很像,不用过多的猜测,我就知道这又是梅的手笔。
我没有进入超度殿中,而是随着悟缘走上一条以林木分割的小路,走出小路,就是一个以白石铺就的广场,广场正中有一座观音像,手拿净瓶,单手捏印,面容宽和慈祥,有种悲天悯人的淡淡悲伤之气,大别于以往常见的寺庙。
留神的看了几眼,然后目光就转到左边一座高耸的建筑前,看着最高处厚重的铜钟,不用人介绍我就知道这是寺庙的钟楼,估计这里也是全寺最高的建筑。
走过广场,面前就出现一道长廊,飞檐走角,雕饰美,上面的图案似乎都是佛经中的故事,就算我这个外行,也看出几个佛经中的著名故事。
走了一半,我停下脚步,子着面前这幅图画,一时想不出这是那一个故事,只是上面的人让我觉得很不解,最开始的一幅好像是一个君王带着一些妃子和武士去出游,可是不久后,这个君王睡着了,这些妃子和武士就跑到一个像是佛祖的人前去参拜,可是不久后,这个君王就跑到这个佛祖身边,还拿出刀子在砍他,似乎要表达什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