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雙方在不通知當事國朝鮮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意願簽訂了《天津條約》。消息傳到朝鮮,閔妃、高宗以及朝廷大臣們,都慌了神。當時的朝鮮政府只是憑藉外力維護自身的權力,依賴清軍的協助,幾次從危機中度過,閔氏政府對清軍的信賴有如神坻一般。但是大清國軍隊依據《天津條約》就要從朝鮮撤守了,閔妃一派怎能不到慌張呢?心慌之餘,閔妃等也到憤怒,一種被最信賴的人拋棄的恥辱。

閔妃和高宗商量,急忙召集朝廷大臣,針對這個問題召開緊急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領議政金弘集、左議政閔泳翊等。由中國派來整理關稅的德人穆麟德,此時已獲得了高宗、閔妃的信任,兼辦外事務,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高宗語氣悲痛的說:“我們到目前為止,只信賴宗主國大清國來維持國家,但是,大清國拋棄我們,即將撤離軍隊。這件事可怎麼才好?”朝廷大臣沒有一個人答得出話來。

閔妃也非常擔心的附和道:“大清國軍隊退出的話,本一定會乘機進來,這樣的話開化黨會再次執政,結果是什麼,不用本宮贅言了。”不管國家命運如何變化,閔妃只擔心自己的權力與身家命。

領議政金弘集嘆了口氣,稟告:“啟稟王上,清軍一旦退出,在本國內保護著的金玉均、樸泳孝等人,就會被本人抬出來,國家必將大亂,這是毫無疑問的。”閔妃語氣悲痛,但堅定的說:“無論如何不能讓開化黨再次奪走政權。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很難阻止本,那就應該藉助別國的力量。如果大清國拋棄我們,那就算借住英國、美國、法國或是其他國家的力量,也一定要阻止本進來。”這實在是愚蠢無比的想法。閔妃等統治者整汲汲於權勢的爭鬥,對國際關係和國際情勢一無所知,見識自然淺薄鄙。想要維持國家不被外來勢力侵略,就應該即刻轉變國家政策,開始積蓄自己的力量才是本。英國、美國或法國同本一樣,對朝鮮垂涎滴,都想把朝鮮當做殖民地。為了阻止本勢力,而藉助其他國家勢力,就好像為了阻止從前門打進來的老虎,叫熊從後門進來一樣。可是閔妃卻意識不到這一點。

高宗看了看大臣們說道:“我們到目前為止一直依賴大清國的保護,如果大清國無法幫助我們了,似乎只有照王后所說的,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英國、法國、美國,這三個國家之中,我們應該藉助哪一個國家的力量才對我們最有利呢?”領議政金弘集稟告:“啟奏王上,我國的確無法獨自阻擋本,要藉助第三國的力量的話,依臣所見,藉助美國的力量比較好。”閔妃反問道:“領議政達人為什麼將法國與英國放在一邊,要藉助美國的力量呢?”金弘集跪稟道:“啟稟王上與王后娘娘,國與國之間,幫助他人與接受他人的幫助,一定會附帶換條件。法國與英國的侵略都很強,在法國方面,很早就通過天主教神父,想要對我國進行各種侵略。在英國方面,他們最近強行佔領巨文島。因此,我們現在要是想借住他們的力量趕走本的勢力,他們一定會要求我們付出非常大的代價。但是,美國原本就富裕,侵略比較弱,所以只有借住他們的力量才不會帶來後患。”

“嗯,這個意見很好。但是,美國是不是會幫助我們呢?”關於這個問題,大臣們議論紛紛。

這個時候一直保持沉默的德國外顧問穆麟德看著高宗說:“啟稟王上,如果能允許小的發言,將不勝。”

“要什麼意見但說無妨。就因為穆麟德先生是知國際情勢的專家,才請您到會的。”

“謝陛下。依我的看法,想要阻止本的勢力,借住俄國的力量會比美國更有效。”

“為什麼?”

“啟稟王上,美國是比法國或英國較少侵略。但是在地理上,美國隔著太平洋,距離遙遠,一發生事故,很難即時藉助他們的力量。而俄國不僅在地理位置上和朝鮮接壤,而且如今態勢,俄國處事與本對立,所以,要牽制本,俄國是最適當的國家。”聽了這話,高宗與各位大臣們頻頻點頭,討論會場開始恢復了生氣。

“嗯,聽起來似乎是個好方法。”高宗看看後面的閔妃問道:“王后覺得穆先生的意兒如何?”

“很好的意見。便依照這個意見似乎也不錯。”就這樣,德國人外顧問穆麟德的一句話,就將外的基本方向,從親清政策瞬間轉變為親俄政策。沒有任何主見,隨著各個時期的風向搖擺不定,這就是當時朝鮮國政治上的失敗。

政策決定之後,閔妃未與外務督辦外務大臣金允植商量,就派遣前英領官權東洙與金用元,攜帶高宗的秘函前去俄國,面見俄國沙皇。秘密信函的內容為:“懇請對朝鮮國提供保護與軍事援助”以及“依照《天津條約》,本軍與清軍全都撤守,所以請俄國後派遣軍隊與軍事教官來朝,兩國互相修好”接到這個親筆信函,俄國沙皇在當年五月回信,完全接受朝鮮國的請求。

事情疾轉直下,此時外務督辦金允植的立場變得十分尷尬。因為金允植在清兩國的軍事教官撤守之後,就自作主張向美國請求派遣軍事顧問,協商幾乎已經完成。

俄韓之間互通款曲,立刻引起俄國的死對頭英兩國的注意“俄韓密約”也就喧傳出來了。恰好此時英俄在中亞細亞的矛盾尖銳化,因阿富汗境界引起衝突。俄軍艦集中海參崴,英國恐俄國南侵危及它的遠東利益,遂先發制人,於1885年4月佔領朝鮮南海中的巨文島。在島上建築炮臺,設置兵營,企圖切斷俄國遠東艦隊南下的通路。如果英國的佔領不受任何阻礙,它自然是希望把巨文島變為自己在遠東的一個海軍基地。出於英國的行動促使當時形勢趨於嚴重。中、俄、朝鮮向英國抗議,英國藉口暫借一用,以防不測,拒不退出。

本對英、俄的衝突極為憂慮,尤恐俄國藉此奪取朝鮮。但本因“甲申政變”引起朝鮮君臣不滿,末便直接干預,因此頗與中國合作,防止俄國勢力的侵入。井上馨命使謁李鴻章,面遞干預朝鮮內政外辦法八條,在神上著重中共同干預。

以下是本提給李鴻章的對朝鮮八條政治方案:一、關於朝鮮國的外方針,由閣下與本官協議之後,讓朝鮮國王依此實施。

二、不深入干涉內政。

三、大臣的任命為求慎重,其人選要獲得閣下的認可後再決定,請閣下在事前與本人商議。

四、外、國防、財政特別重要,這方面的大臣要任命金弘集、金九植、魚允中等忠賢之人。

五、罷免外顧問德國人穆麟德,重新任命有能力的美國人為外顧問。

六、更換駐在朝鮮的責國總辦商務陳樹棠,並將新人選送來本與本官會面。

七、新任命的美國人外顧問也要先送來與本官見面。

八、駐在朝鮮的大清國官員要密切與本公使館員聯繫,一切事物要互相協助。

井上馨最後還附上一條意見:另外,應該將滯留在貴國的大院君放回國去,除去王后閔氏,讓大院君重新掌握政權。

李鴻章當時沒有摸清楚本真實的意圖,以為本不過是要防止俄國併朝鮮而已,似乎同意井上的辦法,也表示中國想變通舊制,代朝鮮主持一切。但是到了後來,李鴻章發覺本企圖利用中國,以達到“攬權干預,並爭雄長”的目的時,他就堅決地反對與本合作的計劃。

但是,時勢如此緊急,李鴻章事實上是採納了井上的建議,不過並非中合作的形式,而是中國單獨進行。

有鑑於朝鮮轉而依靠別國,李鴻章力圖鞏固清在朝鮮的勢力,便決定按照井上馨的建議,把“壬午兵變”後軟在保定的大院君送回朝鮮,利用大院君在朝鮮的聲勢地位,形成親清勢力,箝制官廷的趨向。正好這個時候,朝鮮吏曹判書南定哲來到中國,於是李鴻章通過他送親筆信函給高宗,告知要放回大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