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兩幅真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是這樣子一分為二的技術,還真是神奇得很。
周夏就在琢磨著,這不是等於平白多出一幅真品來。當然,這樣的事情,也對原畫有要求,那就是,必須是在兩層或者三層的夾宣上作畫的,技術再高一點,一幅真品,別說變成兩幅真品,即便變成三幅真品也是有可能的。
周夏自己是沒那本領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做鑑賞。
一幅畫,如果能保持原始狀態自然是最好,可眼下,既然已經被分開來,周夏也要承認它的價值所在。
朱秀芳和方如建他們都是書畫鑑定的高手,對這其中的來由,所蘊含價值之類的,想必也都清楚明白得很。
鑑定完這幅畫之後,周夏便將這幅畫先收起來,書房的地方有限,不可能一幅幅畫都攤開來。
方如建看他有了鑑定結果,當下也就好奇地問,“周夏,你怎麼看這幅畫啊!”周夏並沒有回答他,而是先看了方雪那邊兩眼,他也發現,方雪的鑑定速度也不慢,她手頭那幅畫,也宣告鑑定完畢。
方如建在笑著說,“你說小雪啊,她之前就見過這幅畫,想必,她也很想知道,你做出的鑑定結果是怎樣的。小雪,你說是不是啊?”方雪微微笑著回應說,“可不是嘛!當初我就在這幅畫我就沒看得太真切。周夏你眼力不錯,肯定不會像我一樣。”周夏笑著說,“小雪你太高看我了,我對書畫鑑定並不擅長,更多時候,都是憑覺在瞎蒙。如果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你們不要見笑才好。”方雪笑著說不會的,方如建也很期待,周夏的鑑定到底是怎樣的。
周夏也就直言道,“這幅《墨荷圖》,我覺得是八大山人的真品無疑。”方雪就問他,“周夏你這麼肯定呀!據我所知,在八大山人紀念館,也有同樣的一幅《墨荷圖》。”周夏顯得很有自信,微笑著回答說,“我也有所耳聞,但沒能親自去八大山人紀念館一探究竟,對那幅畫的真假,也無從知曉。我只說眼前這幅畫,我仔仔細細看過了,儘管有些無傷大雅的小病,但的的確確,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跡無疑。”看他說得這麼肯定,存心替忙不過來的老伴朱秀芳考察他的方如建就
嘴說,“八大山人紀念館的那幅《墨荷圖》,我和秀芳,還有小雪她們都親自去看過的,大家一致認定,那幅畫確實是真品無誤。眼前這幅…”儘管方如建沒有說完,但他的意思也很明顯,是要詢問周夏,是不是還要堅持他的意見不動搖。
周夏心中有答案,自然不會被他給誤導,很快就回答說,“我還是認定,這幅畫是真品。”方如建笑道,“那就有意思了,照你這樣的說法,這兩幅畫都是真品啦!”
“是的!”周夏點頭,“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那幅畫我雖然沒看過,但方教授你們既然見過,並保證是真品,我也相信。”方雪湊熱鬧說,“那怎麼可能有兩幅真品呀!”周夏笑道,“想必你們都該清楚的,這幅《墨荷圖》的原作,是畫在夾宣上的。大概在民國的時候,這幅畫被高手分揭開來,一幅畫變成兩幅畫,還都是真品。這幅畫的裝裱,也應該是那時候裝裱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為了掩飾一下被分揭開來的事實。畢竟,這幅畫是分揭開來的,我判斷是裡層,筆墨不像面層那樣清晰,還有補墨的地方。而且,這樣的畫,分揭開來,紙質就稍微要單薄些,重新裝裱之後,能更好地瞞天過海,謀取更多的利益。”方如建聽完後,頓時鼓掌,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周夏的眼力果然不錯,我本來還想誤導你一下的。先前我還覺得,你買來那幅《杜鵑啼血圖》,純屬運氣好,現在我改變看法了。秀芳能有你和小雪這樣的學生,是她的幸事。”周夏忙回答說,“方教授太過獎了,我當時買那幅《杜鵑啼血圖》,確實是在撞運氣。朱教授那邊還沒鑑定出結果來,我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就一定是八大山人的真跡。”方如建笑道,“依我看,肯定是八。九不離十了!你們天地拍賣公司的一群老行家可不是吃素長大的,能讓他們這麼大張旗鼓做宣傳的重器,肯定不是泛泛之物。”方雪這時候則問周夏,“周夏,你真沒去過八大山人紀念館嗎?”
“是的,好像是在江西南昌呢!”周夏回答道。
“當初我就是因為去看過真品,所以才把這幅給鑑定錯了。”方雪這時候到是很坦然,“你說的那幾處地方,我也只當成是作偽的證據,倒是沒往夾宣分揭這上面想。後面,還被朱教授好好數落了一陣呢!”周夏就開了個玩笑,“看來見識得少,並不完全就是壞事呀!”方雪微微笑,提醒他說,“接下來的幾幅畫中,有些真品就保存在八大山人博物館裡面。”她說話的時候,周夏觀察了一下她的表情,心中則在琢磨著,方雪這算是使壞?還是好意提醒。
可惜,他從方雪的表情中,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來。要知道,她素來是以冷麵著稱的。
周夏再轉眼看現在的主考官方如建,他似乎並不介意方雪這樣的提醒。
在他看來,這樣的提醒,對周夏來說,才是公平的。沒有見過真跡,怎麼能知道假的。周夏本身也不是書畫鑑定專業的,沒有足夠的信息積累,如果能做出準確的鑑定結果。
當然,方雪要是存心給他添亂的的話,方如建也不會多管,反而樂見其成。
但剛剛從周夏的態度就看得出來,周夏這人意志比較堅定,不太容易受人影響。剛剛,他們都說了八大山人紀念館的地方有真品,周夏還是堅持己見,由此可見一斑。
“那我就繼續了!”周夏的任務比較緊,一共十幅畫,他這才剛起了個頭。
方雪和方如建都說好,方雪倒是輕鬆得很,這幾幅畫中,也就只有兩幅畫她之前沒有鑑賞過。
當然,這個時候,方如建是不會提前公佈結果的,免得影響周夏的判斷。
周夏埋頭做鑑定的時候,方雪可以輕鬆上陣,將最後一幅畫仔細鑑定,還能細心琢磨琢磨。
周夏現在面前的是,也是落款為八大山人的一幅畫,《孤松圖》。
這幅畫就比較有名了,周夏能記得這幅畫,也是因為,一家拍賣行,曾經拍過這樣一幅畫。而且,和這幅畫一模一樣的真品,還在八大山人紀念館裡。
當初為這事情,業內還鬧得沸沸揚揚的,周夏在查找八大山人作品相關記錄的時候,就有看到相關報道,儘管是幾年前的事情。
但箇中真假,誰也說不清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見到實物的。光以圖片論真假,放嘴炮,其實沒多少意義的,也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又是八大山人紀念館!”周夏只是嘆。
周夏在心底暗自嘀咕著,為什麼又說又呢!
於此同時,他也心中在琢磨著,朱秀芳家收藏的這幅畫,是不是就是拍賣會上那幅。
如果真是拍賣會上拍賣的那幅畫的話,以朱秀芳和方如建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來真假。他們拍下來的話,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是的話,那這幅畫又當作何解。
這樣紛雜的念頭,在周夏腦海只待了片刻功夫,就像是條件反一樣,不由得他不去思索。但很快,周夏就把這些亂糟糟的想法給逐出腦海去,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虛的。
這幅畫究竟如何,還是得讓它自己說話。
周夏所要做的,只是將這幅畫給鑑定出真偽來就行。
他還是先從紙墨上下功夫。
這一來,周夏很快就發現了一些端倪,證明這幅畫,極有可能是仿品。
相比起之前的那幅八大山人真跡的《墨荷圖》,這幅畫的紙墨,並沒有到明末清初的時候。用的雖然也是老宣紙,但和清初的紙墨,還是有相當差距的。
僅此一點,周夏其實就可以判定,這幅畫屬於仿品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仿作這幅畫的高手,肯定是看過原畫的,說不定還親自收藏過,而且浸陰的時間很長,要不然,本沒辦法臨摹得如此完美。
周夏看這幅畫上面,各種印章款識都和八大山人相符,甚至,連上面吳昌碩的題跋,也都俱全,而且十分神似。
作這幅畫的人,肯定是高手!周夏敢肯定。
當然啦!說是神似,其實還是有些差距的。
周夏仔細鑑定過,也看出些不一樣地方來。
這樣的《孤松圖》,是八大山人六十歲以後的作品,這時候,八大山人的風格已經成形,而且趨於穩定。
但這幅畫的松樹,和同一時期的松樹,表現得並不一致。覺樹幹有些枯,葉子也有些弱。細節方面,周夏也注意到,這幅畫上的松樹,用筆不是特別
暢,還有來回改墨的情況。倘若是八大山人的真跡,是不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至於整幅畫看上有些漂浮的,這個就屬於周夏的主觀了。
鑑於此前一副畫的情況,周夏也仔細觀察過這幅畫,確認不會像之前的那幅《墨荷圖》一樣,屬於夾宣分揭出來的作品。
至此,這幅畫,周夏就基本可以斷定,這幅畫屬於高仿品了。儘管有些仿得不到位的地方,但就整體水平而言,還是相當高的。要能臨摹得和八大山人朱耷一樣的水平,那就可以自創一派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