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356回借用神通須修證入眼道法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孩子自顧自的答道:“我在書上看見的,《不怕鬼看過嗎?你這裡有很多書,我小時候也看過很多書,都是在大倉庫紙堆裡翻的…”也沒人問他這些,小孩一開口就說了一大堆,也是,面對這位不愛說話的神秘少女,他只有沒話找話了,畢竟已經好幾天沒和人說話了。

《不怕鬼的故事》是文革早期的出版物,其中編撰了從古代到近代很多民間傳說與名人軼事,包括“宋定伯捉鬼”、“蘇東坡月夜斬鬼頭”、“魯迅先生踢鬼”等等小筆事,表面上就是講述妖魔鬼怪如何不可怕,也是一部隱含著傳統知識介紹的少兒讀物。

這本書的封面上還有大字批語…“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在它出版的那個年代,很多著作很難刊行,本書也要打著這種旗號才得以出版。

文革末期,批林批孔破四舊,四處抄家倒鬥,蕪城一帶居民家藏的古卷古冊甚多,有許多都被送到了造紙廠做為回收造紙的原料,堆放了滿滿的一個大倉庫。這小呵在蕪城造紙廠出生的,父母當時都是廠裡的技術員。

這小孩剛從小歡亂跑,不是像其它的孩子一樣在草堆裡揀、到河溝裡抓螃蟹,而是喜歡溜進大倉庫的紙堆裡打滾,隨手翻各種書看,有各種古籍也有當代出版的中外讀物。沒有人教過他,但自從他懂事時起,就自然認識那些書上的字。

《不怕鬼地故事》也是在等回爐做紙漿地廢書堆裡翻到的,幾天前的夜裡,他在黑暗幽森的浮生谷中,想到的全是大灰狼、貓頭鷹、黑老爺、吊死鬼等嚇唬人的形象,現在不害怕也不必害怕了,倒想起不怕鬼的故事來了。

小孩在說,天直在聽,她並不好奇,卻很有耐心。小孩說了半天見天月只看著自己不接話,終於提到了正經事:“你知道從這裡怎麼出去嗎?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天月:“我從未走下三夢。”

“這啊?那這裡有沒有別人認識路,我是從…”小駭望之溢於言表,神情忍不住焦急起來。

這些他沒下山回家原因很簡單。因為本不認識回去地路。在山林中亂鑽到了黑夜很可怕。不得不留在了這裡。雖然著急也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而且這裡很好玩。

“你既然能看懂這些法訣。那就去證。不論你是什麼人。若真能印證這法訣所述。就能找到回去地路。”天月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一指法壇前壁上銘刻地法訣說道。

小男孩很為難地撓了撓後腦勺:“這得多長時間啊?不知道暑假夠不夠。還能趕上開學嗎?”忘情宮九門法訣。最終地印證都是歷苦海出神入化。這小孩對修行之事完全懵懂無知。竟然想著在剩下地暑假內。將風大法修煉印證完畢。若是讓內行人聽了。不知該哭還是該笑。但天月未哭也未笑。只是說道:“想要找到回去地路。你只能如此。”小孩子看了看滿壁地銘文。又扭著腦袋看了看天月。忽然想起了什麼。眨著眼睛問道:“我上山時看見了一盞月亮一樣地大燈。是你點地嗎?”

“這是指月玄光。與你手中地呈風節一樣。是忘情宮鎮宮九神器之一。”天月一招手。一輪盤子大小地圓光憑空出現在身前。

幾天前在三夢峰頂那麼遙遠的地方,它發出地光芒能清晰的照亮浮生谷,如今近在眼前,卻一樣地柔和皎潔,一點都不強烈刺眼。

小孩嘴張的老大,下意識地伸手去摸,手指卻從圓光中劃了過去…光只可以看得見,怎能摸得到呢?他微微一皺眉,似乎靈覺中應到什麼,再次伸手小心翼翼的摸了過去,這次情況不同了,看他地手勢,是真真切切的觸摸到這一輪圓光。

天月看著小孩的手,並不掩飾眼中的異,但小孩並沒有注意到天月的眼神,他用既驚歎又誇張的語氣問道:“它太漂亮了,什麼是神器?”天月:“忘情宮中有各種典籍,你能翻到《器物譜》,就自己去看。”小孩徹底被這一輪圓光引了,覺簡直匪夷所思,又問道:“你是神仙嗎?”

“我是天月。”剛才小孩問是不是鬼,少女也是一樣的回答。

小孩抬起頭,發自真心的問了一句:“我叫你仙子好嗎?”天月沒有答話,但眼神分明沒有拒絕。…很多人孩提時代都有搞“收藏”的愛好,並不是收藏什麼珍貴的古董,而是孩子眼中好玩的東西,比如香菸盒、小畫片、火柴貼之類。小男孩在三夢峰上喜歡攢生元杏仁,一週過去了,他已知道那不是一般的杏子,而是修行靈葯生元杏。

每次他吃完生元杏之後,都喜歡把那些杏仁拿到浣草泉中,讓它們飄浮在水上玩。小孩也著衣服下,等他玩夠了上來的時候,手中呈風節一揮,身上的水就自然幹了。

這天他坐在土門殿中,拿杏仁玩跳石子,玩著玩著自言自語道:“書上說此物為煉製生元丹所用,可不可以烤著吃呢,就像烤白果?”話音未落,就聽面前的杏仁劈里啪啦一陣脆響,殼都爆開了口,裡面的仁已經被烤了,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氣。小孩卻一點都驚,叫道:“哇,爆米花呀!

仙子,是你乾的嗎?”假煉葯大宗師梅振衣見到這一幕,可能會受到啟發,也能煉製出一模一樣的“爆米花”來。生元杏仁經過了浣草泉的洗煉,葯已被提純,但天月化去了其中大部分修行餌葯之力,把它變成一種可以服用的零食,能補凡人元氣卻不傷身。

但若這樣煉製生元杏地話,太費了,它在修行人眼中最珍貴地葯力都被化去。

隨著小孩的叫聲,天月出現在面前,不說話卻一指小孩脖子上掛的東西。天月仙子不愛多嘴,可自然就能明白她的意思。小孩已經習慣了,抖了抖脖子上掛的一串大念珠似的東西笑道:“像不像魯智深?一百零八個串起來的,蕪城就這麼賣山楂。”他脖子上掛著一串明黃的果子,很像野生的山楂,蕪城九連山一帶多有生長,每年到了成的季節山裡人採來,用納鞋底地線穿成一串,就像戲臺上魯智深掛的大念珠,拿集市上去賣。大人給孩子買來,掛在脖子上慢慢吃,一串可以吃一整天。

三夢峰上生長這種果子,是罕見的瑞草靈葯鳳翎結,一株瑞草上生長五到七枚,細長地果莖成扇面形分佈,頂端果實一溜排開,遠看很像孔雀頭上的翎。小孩一開始就拿它當山楂摘,後來才知道它叫鳳翎結,此時成地不多,好不容易才湊齊一百零八枚。

忘情宮中當然沒有納鞋的線,他找了一條長穗須穿起來,掛在脖子上已經啃了好幾口。

天月沒有問誰是魯智深,只是說道:“吃完了,別忘了把鳳翎結籽撒回原處。”

“知道了,我已經學會如種植。”小孩點頭答應,又捧起一把“爆米花”問道:“仙子,你吃不吃?很香呢!”天:“我不用人間煙火。”小男:“噢,這是爆米花,不是生元丹,還是我自己吃吧。”天月突然問了一句:“辟穀之術,有中下三品,你都明白了?”小孩嘴裡嚼著杏仁,有點含糊不清的答道:“明白了。嗯,真好吃!”天月看了他一眼,一揮衣袖,一個小玉瓶滑落在小孩面前:“夜定坐行功時,服了這瓶瑞玫,有助你安穩形神。”

“這是怎麼回事?”小男孩於定坐中睜開眼睛,天月就靜靜的坐在他的對面,他伸手抓住了她的一隻手,這與剛才地定境是一模一樣的場景。

天月靜靜地答道:“破妄而已,世間法各種心境,就算你入眼自成,也需在修行中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