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133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還沒黑透呢,二十兩銀子一張的票就賣完了?梅振衣一指大廳的後門道:“剛才那位穿黃衫的是不是也要上花船,他怎麼往後院去了?”侍者:“那位先生正好是今夜花船上第十二位客人。”真不走運啊,梅振衣正在想別的主意,卻看見廳後的珠簾一挑出一張人的臉,正是原蕪州刺史,現任秋官侍郎的蔣華。

蔣華卻沒有看見與侍者說話的梅振衣等人,快步向大門抱拳拱手道:“唉呀,蘇老大人,您終於來了!您老真是好興致,上白牡丹的花船聽曲,還帶著美人同席。”只見門外走進來一位鬚髮皆白的長者,旁邊還有一位嬌滴滴的小娘子攙扶著,這人梅振衣也認識,正是在文昌臺見過的溫國公蘇良嗣。原來今天是蔣華請客,請的就是文昌臺左相蘇大人,牡丹坊花船上的席位他已經定下來了,包括蘇大人的同伴在內。

這位蘇大人也有趣,年紀八十有二了,還來湊白牡丹的熱鬧,卻帶著家中的寵姬。到這種場合來帶著女伴,並不意味著老頭好,其實就是表明了一個態度,並不想佔花魁,只是有人盛情相邀不好意思不來。

梅振衣聽見他們的談話,眼珠子一轉,上前施禮:“蘇大人、蔣大人安好!沒想到在這又見面了。”蔣華一見來者是梅公子,趕緊回禮,互道**好雅緻。蘇大人笑眯眯的問:“梅公子,你也來了,蔣大人也請你上花船聽曲嗎?”梅振衣故作惋惜的嘆了一口氣:“唉,沒那個福分一睹白牡丹芳顏啊,不就將離開神都返鄉,臨行前想來見識大名鼎鼎的洛陽花魁,可惜今天晚上花船上的席位已滿。不耽誤老大人的雅興了。您老快上船吧。”蘇良嗣鬍子一翹:“哦,你也想見白牡丹,你們有幾個人啊?”梅振衣:“三位。”蘇良嗣:“那正好!

蔣華,我們今晚就不用上花船了,那三個席位你就讓給梅公子吧。”蔣華聞言有些發愣,答應不是拒絕也不是。蘇良嗣又拍著梅振衣的肩膀笑道:“人不風枉少年,梅公子。我看好你噢!”梅振衣很乖巧的一抱拳:“多謝蘇爺爺成全!”又衝蔣華道:“多謝蔣侍郎!”蔣華這時候只得點頭了,訕笑道:“哪裡哪裡,梅公子何必客氣,既然蘇大人讓席,我就另開一席陪蘇大人喝酒吧。”清風說話最直接,衝旁邊的侍者道:“既然有坐位了,就領我們上船吧。”梅剛有些猶豫地小聲道:“少爺,您還是陪蘇大人一起上船吧,我就在外面等。”梅振衣一牽他的衣袖:“蘇大人既然讓席,我們不接受反而是不給面子。你是不是擔心上了船要詩啊?我可聽梅毅叔叔說過,他的兄長也是頗有文采的,不僅是一介武夫。”梅剛:“那要看跟誰比,豈敢在洛陽才子面前醜。”梅振衣:“管他呢,歪詩也是詩,我還遠不如你呢,走吧。”他們三人奔後院去了,蘇良嗣身邊的那位寵姬有點不高興了,撅著櫻桃小口道:“我還想看看那白牡丹倒底有什麼了不起呢?”蘇良嗣:“一風塵女子,你和人家比什麼?再說了。琴棋書畫,你倒底通哪一樣啊?”寵姬抱著蘇良嗣的胳膊一扭身子:“大人喜歡什麼,小玉兒就通什麼。”蘇良嗣抬起手在她圓滾滾的股上拍了一巴掌:“上樓了。蔣大人,我們再找個雅間吧,在哪聽曲喝酒不都是一樣地。”南下河並不是一條河的名字,意思是接近黃河的下游這段,這條河的其實叫南水。牡丹坊就依南水而建,後院佔地很大。連著碼頭並沒有院牆。碼頭上停著一艘官船改造的畫舫,捲簾珠幡十分華貴。

河岸上種的是成排的梅花與桃花,樹上還掛著不少彩燈,照亮了這一片河水。這個時節梅花早已開過,梅樹上綠葉蔥蔥,而桃花將將過了盛季,殘未殘。滿樹粉簇隨風有落英如雨。這是一個晴夜。皓月半空,月光灑在水面上。倒映的月與岸上星星點點的彩燈相映,一陣微風吹來,南水之中似有亂瓊碎玉閃爍繽紛。

三人登上了船頭,有一粉衣女子梳著雙鴨髻,明眸皓齒容顏秀麗,在珠簾前盈盈施禮:“給三位公子請安!”梅剛抱拳道:“白姑娘嗎?這是南魯公之子梅振衣與我家府上貴賓清風。”那女子一側身:“不敢,我只是畫船客的小婢,白姑娘還在裡間。^梅剛認錯人了,那人只是個客地丫環不是白牡丹,好在他臉皮厚呵呵乾笑兩聲掩飾過去,隨著丫環進了畫舫。梅振衣在後面暗道:“這白牡丹手段果然不俗啊,連一個客的婢女都有此等姿儀容,主人會是什麼樣呢?這一上船就把客人的胃口吊起來了!”這艘畫舫不小,有一個小前廳,穿過前廳才到正廳。正廳的佈置很有講究,十二個席座位分成左中右三列,都對著中央一個“舞臺。”舞臺的位置並不是高出的,恰恰相反,比眾人的坐位都要低一階,如此設計也在潛意識中讓來客心裡覺得舒服。

舞臺的左右兩側有兩名妙齡女子,一人吹簫一人彈琴,素指芊芊玉腕瑩瑩,皆是人間美。船倉中沒有椅子和凳子,所謂坐位就是在地上放了個繡墊,盤腿而坐面前有一個矮几,酒菜都放在矮几之上。左右的八席都已經坐滿了,正面的四席最左邊座了一位黃衫人,正是隨先生。

廳門地珠簾上繫有小金鈴,挑簾而入發出悅耳的響聲,席上的客人回頭看來,馬上就有人起身道:“這不是梅公子嗎,您也來牡丹坊了?方才蔣侍郎出去蘇大人。怎麼來地是你?”還真有人認識他,想想也正常,梅振衣上朝見過文武百官,他也笑著回禮道:“蘇大人將席位讓給我等了,我不詩文,今晚只是來欣賞諸位高才。”談笑間互相引見,左邊那四位分別是張若虛、張旭、包融、賀知章。這四人中張旭年紀最小。散發未冠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賀知章年紀最大,也只有二十五、六。老天爺!梅振衣一邊行禮一邊暗暗心驚啊。

賀知章號四明狂客,那可是初唐大名鼎鼎的才子呀,梅振衣穿越前在語文課本里就學過他的《回鄉偶書》,今天見到真人了,還要在一起對坐詩。至於那位張旭就更了不得,史上號稱“草聖”一手狂草冠絕天下,是赫赫有名地書法大家。這四人都來自蘇吳一帶。在當時號稱“吳中四士。”右邊那四人分別是杜審言、李嶠、崔融、蘇味道,這四人的年紀較長,都在四旬上下,當時他們在洛陽的名頭更大,號稱“文章四友。”梅振衣所不知道地是,坐在右邊最前的那位杜審言,就是後來大詩人杜甫的祖梅剛的官階是遊擊將軍,與監察御史李嶠等人也認識,互相打招呼都坐下。只有清風和隨先生不理會眾人,只是坐在那裡神淡然看著後倉。彷彿目光能夠穿透似地。正在眾人談笑間,廳前演奏的琴蕭之聲突然一變,有個高音的轉折。把眾人地目光都引到舞臺中。

不聞釵環響,只見蓮步移,捲簾半遮面,先有香風襲。---客人到齊,白牡丹終於出場了!

白牡丹穿地衣服卻不是白的,而是以玄、黃為主。更加襯托出她地肌膚如雪如玉沒有一絲瑕疵。如果唐代的女子時裝拿到現代,說是最新的時尚設計估計也沒有問題。白牡丹的衣飾非胡非漢,上身穿地竟然是無袖緊身裝,左右小臂帶著玄綢護腕,光溜溜的上臂與圓潤的肩頭都在外面,異常的

下身穿的竟然不是裙子,也不是普通的褲子。部與大腿包裹的很緊。勾勒出誘人的曲線,小腿以下卻散開成百褶形。就像兩朵細長的金銀花。她只是簡單的將長髮挽起,斜一簪,就盤成一個非常景緻地展翅斜飛髻。她站在那裡不動時,五官就似美的白玉雕像,但只要一顰一笑,就似活生香。

白牡丹一面,就站在舞臺中央俯身向眾人行了一禮,開口道:“今吳中四士與文章四友都來到小女子的畫舫之中,還有梅府公子、遊擊將軍與兩位高士,白牡丹不勝惶恐。先獻上一曲,為諸位助酒。”她說話地音樂如撥響軟弦,形容不出的悅耳柔和,那邊杜審言道:“白姑娘,我也不是第一次來了,您先給大家敬一杯酒,再彈曲不遲。”白牡丹微笑點頭,來到眾人近前,隔案一一斟酒,客人紛紛從墊子上跪直身體回謝。清風和隨先生沒有回禮,只是端起杯子微微點頭算是打招呼了。那邊張若虛等人看見這兩位這如此的架子,清風年紀小看上去只有十幾歲,可能不懂事還好說,可那位隨先生老大不小了,怎麼還是這種做派?紛紛用烏眼看他,而隨先生視而不見。

當白牡丹來到梅振衣身前的時候,眾人發現這位梅家大少爺嘴張的老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白牡丹地臉。有人在心中暗笑,這位鄉下來的梅家大少爺果然沒見過世面,見到白牡丹的驚豔容顏,居然變成了這副沒出息的樣子。

坐在旁邊的梅剛用胳膊肘捅了少爺一下,梅振衣這才回過神來,彬彬有禮的端杯回謝。此時神念中聽見清風傳來的一句話:“沒見過妖啊?她不是人!

嗯,你一時間看不出來也正常,以她地修為,與你相差不遠。”梅振衣回道:“我真沒看出來,剛才一時失神,是另有原因,經你這麼一提醒,確實發現她異於常人了。”他們說話時白牡丹已經回到中間地舞臺上,左右侍女拿來坐墊和矮几。白牡丹坐下先敬了眾人一杯,然後取出一隻中阮,開始撥絃彈唱:“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她的唱詞不是今人之作,而是傳說三國時蔡文姬所作地《胡笳十八拍》。她的衣著妖豔,但神情就是恬靜的淑女。用柔和甜美的聲音,唱的卻是一首悽婉地長歌。用語言描述是如此的不協調,然而在場的人卻覺得這歌聲、琴聲與面前的佳人充滿誘惑的張力。

除了清風與隨先生之外,在坐的人聽的是如痴如醉,就連梅剛都在不自覺中提起筷子輕輕地擊案相合。而梅振衣看著白牡丹,愣愣的又有些出神了,他今晚的反應很有些不對勁。

不知不覺中一曲唱完,畫舫欞窗外月華滿天,水面上波光顫顫,岸上燈花相映。這歌聲的餘韻還似繚繞耳邊。白牡丹又說話了:“小女子方才唱的是故漢蔡文姬所作,如今神都繁華,名世子才盡千古,白牡丹不才,請諸位貴客留詩,得佳作來好傳唱洛陽。”蘇味道首先說道:“白姑娘以詩文邀酒,總得定個合景緻的題目,今談詩,以何為題呀?”白牡丹一揮玉手向畫舫外指道:“就以這岸上落蔭,滿樹花燈。當空皓月,一水碎波為題。”眾人皆附和,既然蘇味道先開口。那就先讓他做詩吧,這種事情,越晚開口越佔便宜,心裡推敲的時間可以長一些。蘇味道也不推辭,端杯就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夜,玉漏莫相催。

“好,好,好!”眾人紛紛喝彩,蘇味道也面,然而東宮侍讀、崇文館學士崔融卻大聲叫道:“罰酒!”這詩作的好。罰什麼酒呢?眾人不解的看著崔大人。只聽崔融道:“蘇兄,你的詩句雖妙。但恐怕不是現作吧?今年正月十五賞月之時,我就聽你誦過此詩。”原來是蘇味道是誦舊作,被老朋友當場揭穿,旁人一陣笑,蘇味道鬧了個紅臉,連飲了三大杯。下一個詩地是監察御史李嶠,他略一沉,口占成詩…

傳書青鳥簫鳳,巫嶺荊臺數通夢。

誰家窈窕住園樓,五馬千金照陌頭。

羅裙玉當軒出,點翠施紅競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將百萬呈雙蛾。

庭前芳樹朝夕改,空駐妍華誰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