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熊渠子石【原文】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彎弓
之。沒金,鎩羽。下視,知其石也。因復
之,矢摧,無跡。
漢世復有李廣,為右北平太守,虎,得石,亦如之。
劉向曰:“誠之至也,而金石為之開,況於人乎!夫唱而不和,動而不隨,中必有不全者也。夫不降席而匡①天下者,求之己也。”【註釋】①匡:匡正。
【譯文】楚國熊渠子夜間巡行,看見橫臥著的石頭,以為是趴在地上的老虎,便拉弓它,箭頭陷沒在石頭裡邊,箭桿上的羽
都掉下來了。他下馬仔細一看,才知道那是石頭,接著又
它,箭被折斷了,也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漢代又有個李廣,任右北平太守,他以為自己是在老虎,結果
到的卻是石頭。也像熊渠子那樣。
劉向說:“誠所至,金石為開,更何況是人!你倡議而別人不響應,你行動而別人不追隨,那麼你內心深處一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離開座席而能匡正天下,是因為以身作則的緣故啊。”由基更羸善
【原文】楚王遊於苑,白猿在焉;王令善
者
之,矢數發,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撫弓,猿即抱木而號。
及六國時,更羸謂魏王曰:“臣能為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可至於此乎?”羸曰:“可。”有頃聞雁從東方來,更羸虛發而鳥下焉。
【譯文】楚王在園林遊獵,遇見一隻白猿。楚王命令好手
擊它,一連
了好幾箭,被白猿用手抓著箭發笑。楚王於是命令百步穿楊的神
手養由基
擊白猿,養由基拿起弓箭,白猿就抱著樹枝哭叫起來。
到戰國時候,更羸對楚王說:“我能夠虛拉弓,不放箭,飛鳥就會掉下來。”魏王說:“難道技可以達到這種
湛的水平嗎?”更羸說:“能。”一會兒,聽到大雁從東方飛來的聲音,更羸虛拉一下弓,一隻大雁就從天上掉下來。
古冶子殺黿【原文】齊景公渡於江、沅之河,黿銜左驂,沒之。眾皆驚惕;古冶子於是拔劍從之,行五里,逆行三里,至於砥柱之下,殺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拔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
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
【譯文】齊景公渡黃河,有一隻大黿咬著他馬車左邊的馬,拖進河裡,大家都驚慌害怕。古冶子於是拔出寶劍去追趕大黿,他斜著追趕了五里,又逆水追趕了三里,來到中砥柱的石島。古冶子殺死它,才知道它是一隻大黿。他左手提著黿頭,右手挾著那匹邊馬,像燕子、天鵝一樣飛出水面來。他仰頭朝天大吼一聲,河水被震動得倒
了三百步,觀看的人都以為他是河伯。
三王墓【原文】楚干將莫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
殺之。劍有雌雄,其
重身①,當產,夫語
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往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
夜思
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報讎。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
子也。楚王殺吾父,吾
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僕。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②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
,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躓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墮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
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
縣界。
【註釋】①重身:懷孕。
②湯鑊(惑):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
【譯文】楚國的干將、莫夫婦給楚王鑄造寶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生氣了,想殺死他們。寶劍有雌雄二劍,當時干將的
子身懷有孕,將要分娩,丈夫對
子說:“我替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會生氣,我去見他,他一定會殺我。你如果生的是男孩,長大了,就告訴他:‘出門望著南山,看見一棵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就在那樹的背上。’”於是干將就帶著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仔細察看,說:“寶劍共有兩把,一把雄劍,一把雌劍,雌劍送來了,雄劍還沒有送來。”楚王發怒了,立即殺死了干將。
莫的兒子名叫赤,等到他長大了,他就問母親:“我的父親在哪裡?”他母親說:“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離家時囑咐我:‘告訴我兒子:出門望著南山,看見一棵松樹長在石頭上,寶劍就在那樹的背上。’”於是兒子走出門來,向南望,不見有山,只看見堂前有一
松木簷柱,立在石砥上面。兒子便用斧頭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寶劍。他
思夜想,要向楚王報仇。
楚王夢見一個男孩,兩條眉之間寬一尺,說要報仇。楚王就懸賞千金捉拿他。男孩聽到消息,急忙逃走,躲進深山,他一邊走著一邊悲哀地唱歌。有一個俠客遇見他,問他:“你年紀還小,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呢?”男孩說:“我是干將、莫
的兒子。楚王殺死了我的父親,我要向他報仇!”俠客說:“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要你的腦袋,把你的寶劍和腦袋拿來,我為你報仇。”男孩說:“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頭,兩隻手捧著頭和寶劍
給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著。俠客說:“我不會辜負你。”於是男孩的屍體才倒下去。
俠客帶著人頭去見楚王,楚王十分高興。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顱,應當用大湯鍋來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話去做。男孩的頭煮了三天三夜,沒有煮爛,頭在滾水中跳出水面,瞪著眼睛,充滿憤怒。俠客說:“這個小孩的頭煮不爛,希望大王親自到湯鍋邊去察看,這樣一定能夠煮爛。”楚王就走到湯鍋邊上去看。俠客用寶劍向楚王的頭砍去,楚王的腦袋隨即掉進滾水中。俠客也揮劍砍斷自己的頭,他的頭也掉進滾水中。三顆人頭都煮得稀爛,無法分別出是誰的人頭。於是,只好把那鍋裡的湯分成三份埋葬,所以統稱為“三王墓”如今這墓在汝南郡北宜
縣境內。
斷頭而語【原文】渤海太守史良,好一女子,許嫁而不果,良怒,殺之,斷其頭而歸,投於灶下。曰“當令火葬。”頭語曰:“使君我相從,何圖當爾!”後夢見曰:“還君物。”覺而得昔所與香纓金釵之屬。
【譯文】渤海郡太守史良和一個女子相好,女子許諾嫁給他,後來卻沒有兌現。史良生氣了,把女子殺死,砍下她的頭帶回家,扔到灶下,說:“我要用火燒毀你。”女子的頭說:“使君,我和你相好,哪裡想到會是這樣!”後來史良夢見女子說:“還給你東西。”他醒來看見他以前贈予女子的香纓、金釵之類的東西。
東方朔灌酒消患【原文】漢武帝東遊,未出函谷關,有物當道,身長數丈,其狀象牛,青眼而曜睛,四足,入土,動而不徙。百官驚駭。東方朔乃請以酒灌之。灌之數十斛,而物消。帝問其故。答曰:“此名為患,憂氣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獄地,不然,則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帝曰:“籲!博物①之士,至於此乎!”【註釋】①博物:通曉眾物。
【譯文】漢武帝在東方巡遊,還沒有走出函谷關,就有一個怪物擋在路上。怪物身長好幾丈,它的形狀像一頭牛,青的眼睛,眼珠閃耀,光彩奪目,四隻腳伸進地裡,腳動而沒有走開。隨行的百官都
到驚奇害怕。東方朔於是請求用酒來灌它。灌了它幾十斛酒,這個怪物就不見了。漢武帝問是什麼緣故,東方朔回答:“這個怪物名叫患,是憂鬱之氣所產生的。這個地方一定是秦朝的監獄,不然,就是犯罪人集中服勞役的場所。酒能忘憂,所以能用酒消除它。”漢武帝說:“啊!知識淵博的人,才有這樣的本事呀!”諒輔以身祈雨【原文】後漢,諒輔,字漢儒,廣漢新都人,少給佐吏,漿水不
,為從事,大小畢舉,郡縣斂手。時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輔以五官掾出禱山川,自誓曰:“輔為郡股肱①,不能進諫,納忠,薦賢,退惡,和調百姓;至令天地否隔,萬物枯焦,百姓喁喁,無所控訴,咎盡在輔。今郡太守內省責己②,自曝中庭,使輔謝罪,為民祈福;
誠懇到,未有
徹,輔今敢自誓:若至
中無雨,請以身
無狀。”乃積薪柴,將自焚焉。至
中時,山氣轉黑,起雷,雨大作,一郡沾潤。世以此稱其至誠。
【註釋】①股肱:得力助手。
②內省責己:反省自己,責備自己。
【譯文】東漢諒輔,字漢儒,是廣漢郡新都人,他年輕時供職佐吏,為官清廉,漿水不受。後來任從事,大小事情都辦得妥當,郡縣的人都欽佩他、敬重他。
當時夏天干旱,太守在庭院中讓太陽暴曬自己來求雨,還是沒有下雨;諒輔以五官掾的身份出去禱告山水,他發誓說:“我諒輔身為郡守的得力助手,不能勸諫上司接納忠言,推薦賢才摒退壞人,調和陰陽,致使天地隔絕不通,萬物乾枯,百姓抬頭望雨,沒有控訴的地方,罪過全在我諒輔。如今郡太守自己反省,責備自己,在庭院中暴曬自己來求雨,讓我諒輔來認罪,為百姓求福;誠心誠意,懇切真摯,尚未通神明,我現在敢自己發誓:如果到了中午還不下雨,請讓我用自己的身體來抵罪。”於是他堆積木柴,準備自焚。到了中午,山上的雲氣變黑,響起雷聲,下起大雨來,一郡的地方都得到滋潤。當世的人因此稱讚諒輔是最誠信、實在的人。
何敞消災【原文】何敞,吳郡人,少好道藝,隱居,裡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慶洪遣戶曹掾致謁,奉印綬,煩守無錫。敞不受。退,嘆而言曰:“郡界有災,安能得懷道!”因跋涉①之縣,駐明星屋中,蝗蝝消死,敞即遁去。後舉方正博士,皆不就,卒於家。
【註釋】①跋涉:在泥水之中艱難行走。指旅途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