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賀府諸人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bsp;&bsp;&bsp;&bsp;“爹爹,這船為什麼會動?”&bsp;&bsp;&bsp;&bsp;“爹爹,這月亮為什麼一直跟著我們走?”&bsp;&bsp;&bsp;&bsp;“爹爹,…”&bsp;&bsp;&bsp;&bsp;上京路上,小橄欖變成一個問題寶寶,直把賀年問搜腸括肚應對。,b,tbsp;&bsp;&bsp;&bsp;賀圓卻突然喜歡上打絡子,整天纏著貴姐教她打絡子。王媽媽見她年雖小,手卻巧,倒是極誇獎道:“姐兒跟少一樣手巧,這不過幾天,就學會打絡子了。將來學針線,必定出挑。”&bsp;&bsp;&bsp;&bsp;貴姐除了照顧龍鳳胎外,還向王媽媽細細打聽了賀府各人格愛好及家世等,以備將來大宅相處時不會得罪人。一時又打聽賀府常開支等事,王媽媽笑道:“少不須憂心,府裡各位們平溫和有禮,有讓。如今是大房太太掌家,大房大協助著應酬來往,一應月例開銷都是大太太經管,大太太對們也是疼愛。現下少帶了哥兒姐兒進京,落下這三年月例銀子並哥兒姐兒應得那份銀子錢,大太太這會應該準備妥當了。進了府,領了月例銀子,少自能安安穩穩過。再說了,老太爺自會為少爺謀一個職位,又多一份俸祿。這好子呀,才開頭呢!”&bsp;&bsp;&bsp;&bsp;賀家男人有名聲,女人有錢,這個,貴姐是知道。這會聽王媽媽娓娓說起賀府各位媳婦來歷,並她們每月多少月例銀子,脂粉錢若干,身邊多少個陪嫁丫頭等等,不由聽呆了。暗暗尋思,賀老太爺不過一個五品官,俸祿加賞賜及收租田莊等,每年收入只怕還不夠供府裡一半花銷,那另一半花銷卻是從哪兒來?

&bsp;&bsp;&bsp;&bsp;王媽媽早得了賀太太囑咐,這會貴姐要回京,府裡事自得同她說明白,便笑著同她細細說了諸多外人不知道事。

&bsp;&bsp;&bsp;&bsp;原來賀老太爺兩袖清風,全靠賀老太太出錢出力打理賀府,才有如今興盛。賀老太太孃家兄弟是御封織造使,專管全國織造業,富貴已極。賀老太太嫁進賀府時,不說那份嫁妝豐厚,光是京城裡,就有三家絲綢莊是她陪嫁產業。賀老太太手頭既有絲綢莊,自是培養了好些管事到莊上去打理,每年賺得一半錢便充當賀府花銷。因賀老太太既為賀家生兒育女,打量家務,又把絲綢莊所賺錢花賀府上,她賀府裡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因此上,說賀老太太同賀老太爺平起平起,半點不假。

&bsp;&bsp;&bsp;&bsp;因有賀老太太例子,賀府其它媳婦嫁妝又是豐厚,為著想跟自家相公平起平坐,也都或多或少拿了嫁妝銀子出來入股賀老太太絲綢莊,所分得花紅也只拿一半,另一半充公。也就是說,賀府花銷,她們也有出錢。因著這個,賀府裡眾媳婦特別有底氣,自家相公面前說話特別有用。

&bsp;&bsp;&bsp;&bsp;因四房賀潛火和五房賀潛土外放做官,四太太和五太太閤家自是跟了上任,並不京裡,賀府現下只有三房人口住著。這不賀府裡住著,月例銀子也存著,待她們回京,也會一併還。

&bsp;&bsp;&bsp;&bsp;說到這裡,王媽媽看一眼貴姐,頓一頓道:“太太自然也出了嫁妝銀子入股絲綢莊了。少進門沒多久,太太便寫信囑了京裡管家娘子,先給少出了一份銀子入股絲綢莊。先時沒告訴少,是怕少手底沒錢卻又記著這個事,反倒不好。現下要回京了,卻得跟少說清楚這個事。因太太當初並沒有為大少出過銀子錢入股,現下為少出了銀子錢,若是大少知道了,難免心有芥蒂,因此太太囑咐,少只作這份銀子是自己拿出來,託了太太幫著入股便行了。”&bsp;&bsp;&bsp;&bsp;賀太太既為自己出了銀子入股,可見偏愛賀年之心。自己卻也不能光得好處,將來自得賺了銀子還給賀太太。貴姐尋思賀年雖有名氣,但兩袖清風,卻沒錢。自己這幾年跟著乾孃倒是賺了一些錢,卻怕手底錢到了京裡不夠揮灑。好上回自己讓文鳳哥哥盤下一間胭脂鋪子,由文鳳和孫小思出面,只接待女客,官家太太中頗有名氣,倒是賺了一些錢。文風還來信說待自己上京去了,再好好合計著把鋪子擴大些。這回上京,若真能把生意做大些,賺多一點私房錢,不單能把銀子還給賀太太,賀家媳婦間也有底氣。

&bsp;&bsp;&bsp;&bsp;將近到京城時,貴姐已從王媽媽嘴裡把賀家諸媳婦們大致情況摸了一個遍,心裡稍稍安定了一些。

&bsp;&bsp;&bsp;&bsp;一路順鳳順水,於十月中就到了京城。因先送了信回賀府,貴姐同賀年才一上碼頭,便有賀府管事和兩位孃並好幾個小廝相了,一時過來給賀年和貴姐請安。

&bsp;&bsp;&bsp;&bsp;兩位孃打扮清清,這會給賀年和貴姐請了安,未語先笑道:“聽得少爺和少帶了哥兒姐兒回京,老太太就唸叨,因怕哥兒姐兒認生,叫我們跟了來接哥兒姐兒,跟他們混個臉。”說著伸手來抱小橄欖和賀圓,不想小橄欖仰頭向天,裝作看不見孃,孃不由面面相覷。王媽媽卻旁邊笑道:“喲,哥兒跟少爺小時候一個樣,一認生就不理人。”&bsp;&bsp;&bsp;&bsp;賀圓暗暗笑了,見兩位孃伸著手尷尬,便自動投懷送抱,讓一個孃抱了自己。孃見賀圓不認生,還讓她抱,一時又驚又喜,笑合不攏嘴道:“姐兒就是乖巧!”&bsp;&bsp;&bsp;&bsp;兩位孃跟著賀年和貴姐上了同一輛馬車,一路上逗小橄欖和賀圓,因她們臉善,過得一會兒,小橄欖倒跟她們勾手指玩鬧。賀圓睜大圓溜溜烏黑眼珠子看了她們好一會,覺得她們真個喜歡小孩子,這才放下心來。

&bsp;&bsp;&bsp;&bsp;車輕馬,不上一個時辰就到了賀府門口。馬車才停下,早有好幾個婆子和媳婦上來請安,都笑著道:“接到信兒,老太太和太太就扳手指計著少爺和少並哥兒姐兒到京子,昨兒接到信說今兒就到碼頭,又忙忙叫人早早就去候著了。這會還唸叨著怎麼還沒到呢?不想這就到了!”&bsp;&bsp;&bsp;&bsp;說著話,又齊齊讚歎小橄欖和賀圓真是看著喜人之類。早有小丫頭子已是先行進去報知賀老太太並賀太太說賀年等人來了。待賀年和貴姐各抱了龍鳳胎坐了小廝抬軟轎子進廳堂垂廊前時,臺階上幾個丫頭見得他們來了,已是搶著上來行禮,又忙忙打起廳堂垂著籠簾笑道:“老太太剛剛還念呢,少爺少這可來了!”&bsp;&bsp;&bsp;&bsp;貴姐見幾個說話丫頭相貌不俗,也不好託大,一概全呼為姐姐。幾個丫頭都笑了道:“少折殺我們了!”&bsp;&bsp;&bsp;&bsp;正說著,廳堂裡轉出一個年輕媳婦來,容長臉兒,肌膚白膩,珠圍翠繞,身段極是高佻,一見著賀年和貴姐,已是忙著上來說話,熱情如火。

&bsp;&bsp;&bsp;&bsp;“這是大房大!”王媽媽見貴姐不知如何稱呼對方,忙過來介紹,一時又給大李繕請安。

&bsp;&bsp;&bsp;&bsp;貴姐路上就聽王媽媽說道李繕助著大房太太管家,是八面玲瓏人物,如今一見,果然所言不虛。

&bsp;&bsp;&bsp;&bsp;“嘖嘖,哥兒姐兒這長呀,就像觀音座前金童玉女一般。來,來,給伯孃抱一下。”李繕說著話,伸手抱了小橄欖進廳堂。貴姐忙抱了賀圓跟上了。才進去,賀太太已是扶了一個頭半白老人家了出來,貴姐知道這就是賀家老太太了,忙抱著賀圓拜了下去,賀老太太呵呵笑道:“一路辛勞,不必多禮了。坐了大家說話。”&bsp;&bsp;&bsp;&bsp;“嘖嘖,真個長一模一樣!”待眾人坐定,賀老太太讓貴姐抱了賀圓坐到身邊去,又去看坐李繕懷裡小橄欖,笑眯眯跟身後丫頭道:“把我準備好玉佩拿出來給哥兒姐兒佩上。”&bsp;&bsp;&bsp;&bsp;“姐兒叫什麼名字呀?”賀老太太親幫賀圓掛上玉佩,又抱了過去坐膝蓋上,溫聲問道:“多少歲了!”&bsp;&bsp;&bsp;&bsp;“我叫賀圓,三歲多了!”賀圓悄悄滴汗,卻不得不聲回答賀老太太話。

&bsp;&bsp;&bsp;&bsp;眾人見賀圓乖巧,一時紛紛誇獎。

&bsp;&bsp;&bsp;&bsp;賀太太卻忙著為貴姐介紹房內諸人,“這是大太太,這是二太太,…”&bsp;&bsp;&bsp;&bsp;貴姐忙一一見過,又答些路上行程諸事。

&bsp;&bsp;&bsp;&bsp;眾人都有見面禮給小橄欖和賀圓,一時孃端了溫水來喂小橄欖和賀圓,又抱他們過去吃米粥。過得一會兒,卻另有孃領了李繕兩個兒子並一個女兒來了,一見房內有一對長得一模一樣、粉妝玉雪娃兒,一時都好奇去瞧,小聲議論道:“好可愛啊!”&bsp;&bsp;&bsp;&bsp;李繕大兒子賀城年方九歲,二兒子賀培年方八歲,女兒賀年方六歲,這會全擠過去看龍鳳胎,驚訝道:“真長得一模一樣呀!”&bsp;&bsp;&bsp;&bsp;小橄欖:“哪裡一樣了?我高一點!”&bsp;&bsp;&bsp;&bsp;賀圓:“哪裡一樣了?我漂亮一點!”&bsp;&bsp;&bsp;&bsp;“呀,還會說話!”賀城三兄妹齊齊驚歎。

&bsp;&bsp;&bsp;&bsp;什麼話,敢情你們以為龍鳳胎是不會說話?賀圓滿頭黑線,卻聽小橄欖冷冷道:“我們是人,肯定會說話!”&bsp;&bsp;&bsp;&bsp;小哥哥好酷!賀圓看一眼小橄欖,概了,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這話應娃兒身上也有用。上京路上,小哥哥纏著老爹講解路上風土人物,不過一個月時候,就好像長大了許多。而且,說話口氣居然跟老爹一個樣。

&bsp;&bsp;&bsp;&bsp;“哇!”賀城三兄妹對望一眼,小聲互問:“他才三歲多吧,怎麼說話像個小大人?”&bsp;&bsp;&bsp;&bsp;那頭賀老太太早聽到小橄欖說話,不樂翻了,笑著道:“瞧瞧,瞧瞧,哥兒說話這個調調,真個跟年哥小時候一個樣。說話愛堵人,堵還有道理。”&bsp;&bsp;&bsp;&bsp;眾人也聽到幾個孩子話了,一時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