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轅門封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指揮部外已經屍橫遍地,劉黑子帶著剩下的兄弟一湧而出。上百個九山十八寨的嫡系兄弟全部衝出門去,持槍衝前不斷的扣下扳機。
但是指揮部外的槍陣實在太過密集,總共有萬人之多,裡三層外三層,包圍了一圈。
劉黑子帶人沒衝幾步,便被密密麻麻的子彈全部殺,身上已經被打成了
醬。
張之冷冷的看著這場殺戮,心裡就像是針扎一樣。這些人可都是漢人關東新軍的優秀指揮官,他打心底裡想把他們都留下來,但是他們卻不和自己是一路人。這一場兵變下來,牽連甚廣,軍中當初和九山十八寨有牽連的人全部都會人人自危!沒有半年時間,恐怕怎麼也不會恢復過來了。但是他又不得不殺了這些人,因為他們不投降,那一定就會造反。
清剿行動一直持續到了黃昏時分,不管是城外還是城內都處於一片戒嚴之中。
漢人關東新軍從上到下來了個大清洗,所有的指揮官只要和九山十八寨有牽連,統統被徹查一空。要麼被殺,要麼選擇投降,全部被關進了軍牢之中。
張之的親信將領很快把情況彙報了上來,這些中層將領也因為這次洗劫,全部被提升為高層將領。
“司令,軍營內外方圓十幾裡都搜遍了,還是沒有張平的消息!”新任左軍軍長段紹紅抱拳對張之
彙報了一聲,方才在混亂之中,明明把指揮部包圍的天衣無縫,卻沒有找見張
平。這小子就像是人間蒸發一樣,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繼續派兵搜尋,不論死活,一定要把他給找見!”張之疲倦的揮了揮手,頭也不抬的繼續給慈禧書寫著奏章。在奏章裡把此事的原因,都歸結到張
生被刺之上。因為漢人關東新軍,本來就對朝廷延發餉銀心存不滿。結果他們的指揮官又被刺殺,這才導致人心不穩,釀成了這場兵變。他主動擔起責任,要求朝廷降責查辦。
慈禧收到張之的奏章後,這才從驚慌中平復了下來。城外槍聲大作,城內謠言四起,都傳言說是華興軍打進關東了。
達官貴人全部收拾東西準備啟程向北逃竄,結果官府在天亮後便張貼安民告示。要求城內的百姓不要相信謠言,槍聲是因為城外軍事演習造成的。要是誰敢再散發謠言,官府定會嚴懲不貸。
慈禧把前後的事情全部都聯想了一遍,她也是聰明之極的女人,一眼就看出了此事不那麼簡單。張生被刺的原因還沒有調查出來,現在也不好下決定。但是慈禧心裡已經有三個懷疑的對象,要麼就是華興軍,要麼就是滿清貴族,要麼就是張之
。
但是張之很快就被排除,他這樣做純粹就是損人不利己,自傷元氣。張
生本來就對他忠心耿耿,他就算要整頓漢人關東新軍,也不需要殺掉張
生才能進行。
最後只剩下兩種可能,一種就是華興軍的細作,一種就是滿清貴族。
華興軍的動機很簡單,他們聽到清廷即將要突襲山海關的消息,肯定會派人阻止。刺殺指揮官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張生一死,這場計劃就全部被打亂。
至於滿族親貴的動機,那明顯就是為了爭奪朝廷的話語權,反對她重用漢人,造成兩權相對的局面。最重要的是,兵變的另一個願意就是延發軍餉。此事也是皇族內閣辦理,按理說軍餉短缺,那就全部延發就可以。但是偏偏別的軍隊都發了,就剩下漢人關東新軍沒發,這的確很讓人懷疑。
當然,出兵山海關搶掠彈藥的事情她倒是沒有懷疑。此事完全是她建議,皇族內閣就是順水推舟,也看不出什麼破綻。但也不是沒有一點關係,從突襲山海關開始,緊接著便是延發軍餉,張生遇刺,完全就是一招接著一招,步步兇險無比。
慈禧越想越不對勁,但是現在沒有一點證據。她也不好輕易下決斷,只能暫時擱下此事。但是對於這場徹頭徹尾的陰謀,她也不是半點反擊都沒有。在兵變發生的第二,朝廷便傳下旨意。張之
不但沒有被降職,反而因為平叛有功,被擢升為忠勇伯,加授黃馬褂,於三
後在轅門進行封賞。
聖旨一下,張之涕零,痛哭
涕的高呼皇上萬歲,太后聖明。
醇親王奕譞和慶親王奕劻鬱悶的要死,冷眼看著張之,心裡暗暗猜測這個小嫂子肯定和張之
有一腿,不然也不會發生這麼大的叛亂還給他加官進爵。
只有恭親王奕欣神平靜,臉上一直掛著笑容,散朝後還上前對張之
抱拳祝賀。
“你們說說,你們都說說,這太后到底是什麼意思啊!發生這麼大的兵變,她竟然還把兵權給張之
!”恭親王府,奕欣、奕譞還有奕劻一進了書房,奕劻一合上房門便憤憤的抱怨了一聲。
“誰說不是呢?太后到底想幹什麼?就這麼眼睜睜的把咱大清的江山全部送給漢人嗎?”醇親王奕譞也是沒好氣的大聲抱怨了一句。
屋子裡只有醇親王奕欣一臉的淡定,在主位上坐著只是輕笑著看著兩位兄弟,端起茶碗淡淡的輕抿了一口。
“六哥,你倒是說句話啊!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這心設計的好局,反而是給張之
做了嫁衣!”醇親王奕譞凝眉就對著奕欣追問了一聲,滿臉都是不服氣的模樣。
“是啊,六哥。這明明都已經是一個死局,沒想到張之竟然會先下手為強,棄卒保帥!咱們還真是小看了他!”慶親王奕劻跟著皺了下眉心,想聽聽奕欣還有什麼好辦法。
“你們都先彆著急,坐下來喝口茶平復下心情。做大事者要喜怒不形於,你們一個個咋咋呼呼的能成什麼大器!”醇親王奕欣指了指桌上的茶水,示意兩人安靜一下,喝點茶水消消火。
二人拍著桌子失落的嘆了口氣,端起茶碗便大喝了一口。吵也吵了,罵也罵了,這嗓子也快啞了。
“你們以為太后要是沒有一點手段,能垂簾聽政這麼多年沒有人反對?當初先帝駕崩,留下八位輔助大臣來約束太后,但是還不是被她輕鬆拿下。載垣、端華、景壽、肅順,那個不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權臣,結果你們也都知道。這件事其實前後一想,看似與我們無關,但是卻都有我們脫不了關係。太后沒有證據,也奈何不了我們。但是她一定會對我們嚴加提防,此次張之不降反升,肯定就是她對我們警告!”奕欣淡淡的分析了下,心裡對這位初戀情人,倒是越來越佩服。當初的那個愛哭鼻子的小丫頭,沒想到現在卻變得越來越毒辣起來。
“六哥,這盤棋我們就真的輸了?”醇親王奕譞和慶親王奕劻同時不甘心的鎖緊了眉心。
“不到最後一刻,千萬不要認輸。張之雖然出奇招取勝,但是卻得罪了一大幫張
生的嫡系。他們一定會把這個賬記在張之
的身上,難保不會有人鋌而走險行刺與他!三
後,朝廷還會在轅門外,為張之
舉行冊封大典。到時候人山人海的為官,治安問題一定很差,你們要吩咐巡城營的人馬維護好治安問題,‘保護’好張大人的安全!你們二人明白本王的意思嗎?”恭親王端著茶碗淡淡一笑,意思再明白不過。那就是暗的不行,來明的,直接將張之
刺殺,然後嫁禍於張
生的餘黨。
“還是六哥高明,小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醇親王和慶親王連連出了一絲的
笑,他們都是及其聰明的人,自然知道醇親王的意思。
醇親王所說的轅門便是張之府衙的外門,朝廷為了彰顯德化,通常在封王授爵的時候,都會在轅門外舉行冊封大典。到時候便會在張之
的府衙外門以北,九五四十五米遠的地方,設下天子之位。上面放御賜黃馬褂,由太監代天子宣讀聖旨。
古代九為記極數,數有九,五居正中,九五便象徵天子所在至尊之地。
轅門封賞的前一夜,張之焚香沐浴,整理衣冠,在親兵的護衛下去了城外的軍營。
張生的棺槨便放置在指揮部的門外,碩大的
練場上站滿了整齊排列的兵勇。全部舉著火把,把黑夜映照的跟白天一樣。
張之已經奏請慈禧,將張
生入土為安,以定漢人關東軍的軍心。
慈禧念及張生早年對平定東北有功,同意了這個請求,並且下旨加封張
生為義勇侯,爵位僅次於李鴻章。
但是對於和叛亂有關的將領,慈禧也毫不手軟,下令張之全部將他們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張之讓人把張
生的棺槨打開,透過火把的光亮滿心傷
的看著張
生。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短短的這幾天內,他們二人竟然會陰陽相隔。
“不求同年同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生兄弟,大哥一定會給你查出幕後兇手,親手替你血刃此賊,以祭奠你的的在天之靈,你就安心的上路吧!”二人結義的誓言還回蕩在張之
的耳邊,張之
滿是哽咽的扶著棺槨說完悼詞,眼睛裡已經滿是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