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5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賈珩聞言,臉漠然。

崇平帝平復了心情,道:“之後再遇著此事,嚴厲問罪,絕不姑息。”賈珩道:“聖上,將校、兵卒多達一兩萬人,有不少聚居京中,臣恐怕這般繼續下去,人數越來越多,神京城內愈發不靖。”崇平帝聞言,面額頓了頓。

楊國昌反而接過話頭,道:“賈雲麾,你受聖上之命,提點五城兵馬司,維持京中秩序安穩,彈壓街面,系屬分內職責,如今這些被裁兵卒鬧事,自當籌謀化解,如何反過來向聖上問策?”賈珩將一雙明亮的眸子,緊緊盯向楊國昌,朗聲道:“楊閣老,下官雖提點五城兵馬司,管著神京城的治安,但也督果勇一軍,如今十一團營,將校士卒因被選鋒裁汰,軍心動盪躁動,自然有所擔憂,至於神京城內被裁軍卒為禍,下官不敢推卸己責,只是楊閣老,這些軍卒,可不能視為尋常百姓,彼等原屬官軍,一旦鬧事,非同小可。”他用了一箇中詞,鬧事,而非作亂。

楊國昌蒼聲道:“老夫不通軍事,但知我等臣子,各安其責,恪盡職守,方得四海昇平,賈雲麾既管著五城兵馬司,只管勤勉用事,恪盡職守即可。”賈珩凝了凝眉,這老匹夫,沒完沒了了?

這分明是在指責他什麼都要一手。

韓癀這會兒見著二人爭執,眸光微動,打了一個圓場說道:“聖上,臣以為,此事還需朝廷妥善安置好京營裁汰士卒,並對解甲將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是。”這話自是在活稀泥。

崇平帝微微頷首,對賈珩與楊國昌言語間的鋒只當未見,道:“韓卿所言不差,絕不能因噎廢食,況如果依京營之方略,最終也不過裁汰四五萬老弱之軍,影響也不會太大,楊卿,你戶部也多想想辦法安置,儘量不使其在神京城中生事。”此刻的崇平帝,只是以為賈珩提點五城兵馬司,這些被裁汰將校軍卒的出現,致使神京地面不靖,故而作此言。

“老臣謹遵聖言。”楊國昌臉不改,但心頭卻惱火到了極點。

戶部也沒銀子,再說給這些被裁汰之將,得準備多少銀子?

彼等魯無禮,不知大義,給了銀子,說不得慾壑難填,是不是再安排兵部,再安置到地方都司、衛所?

賈珩說完,心頭輕輕嘆了一口氣,目光平靜地看向崇平帝,徐徐道:“臣遵旨。”天子此言更像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並且再提點他不要因噎廢食。

當然,聖眷其實並未削弱,也可以說是愛護。

所以,他提醒到這一步也就罷了。

再說多了,就是往天子頭上潑冷水了。

而且,他只是直覺會出事兒,又暫時沒有確鑿證據,更像是一葉知秋,看出一些苗頭,落在天子眼中,多半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這還和先前林如海一事不一樣,現在這是在隱隱質疑王子騰的整軍方略。

好比金融創新之時,在常務會議上說,這個P2P監管不力,肯定是要暴雷的,這不是公然唱反調?

賈珩拱手說道:“若無他事,微臣告退。”該提醒的也提醒過了,剩下的他就只能暗中監控事態發展,等著暴雷,然後做好自我防護,別炸到自己就是了。

崇平帝正點頭,忽然想起王子騰先前的奏疏,好奇問道:“聽說子鈺你最近也在整軍,那十二個新兵營,訓練得如何了?可堪一戰?”賈珩面頓了下,拱手道:“彼等方由民從軍不久,剛剛悉隊列隊形,尚需演軍陣,臣預估至少待明年開,方可為聖上練出一支勁旅。”練兵不可能一蹴而就,當然半個月的訓練,弓刀槍可能不行,但他麾下的新軍,軍容風貌,已然初崢嶸。

不說其他,稍加訓練,就可走分列式。

崇平帝笑了笑,深深看了賈珩一眼,以勉勵的語氣說道:“你是個心中有數的,於練兵一道,自有章法,朕也不多言了。”賈珩聞言,心頭一頓,隱隱覺得這話仍是另有他意,“自有章法,也不多言”,這許是敲打他?

心思電轉之間,就有些把握住關鍵。

王子騰這段時間差事辦得不錯,恐怕在天子心中的分量漸重,而他先前返京以來對王子騰的疏遠和冷淡,想必這一切落在天子眼中,許是以為他年輕氣盛,存著和王子騰較勁兒的心思?

畢竟,賈王兩家的微妙關係,恐怕瞞不過天子的冷眼旁觀。

賈珩念及此處,也不去辯解,面淡然,拱手說道:“臣謝聖上。”既然如此,多說多錯,埋頭做事就是了。

崇平帝點了點頭,微笑道:“朕與兩位閣老還有事要議,你先回去罷。”賈珩拱手道:“那微臣告退。”說著,就在內監的引領下,徐徐出了莊嚴肅穆的大明宮。

行在宮苑之間的道路上,回望了一眼大明宮。

哪怕知道帝王心如此,不會對他言聽計從,可還是……

“且看罷。”賈珩面重又恢復淡然,彼時已是晌午時分,打算先去五城兵馬司,過問一下兵部鬧事的將校情況。

五城兵馬司官廳之中,人頭攢動。

東城指揮謝再義、西城指揮沈炎,中城副指揮董遷,主簿範儀俱在。

賈珩問道:“沈炎,圍攏兵部的那群人,究竟怎麼回事兒?是自發而來,還是幕後有人指使?”沈炎解釋道:“是耀武營的人,由一個遊擊領頭,兩個千戶陪同,據說耀武營都督僉事李勳,不僅以選鋒之法裁汰兵卒,還揚言要稽查歷年空額,威脅一些貪贓的遊擊將軍、千戶、百戶,吐出貪墨的空額餉銀,否則踢出軍營不說,還要軍法從事,但這些人湊齊了銀子,但李勳仍將他們攆出軍營,這些人就到兵部告狀去了。”賈珩皺了皺眉,說道:“李勳如何這般行事?”借整頓京營之機,雖然是以合法目的的追繳虧空,但將無信不立,此舉無異於在本就滿腹怨氣的將校身上火上澆油。

沈炎道:“但因為佔著理兒,兵部一概不管,甚至還要問罪,但京營方面早早有言,此次事涉將校,既往不咎,兵部遂作罷,這些遊擊將軍還有千戶、百戶多年也是吃了不少空額,眼下被騙得折賣家產銀子不說,又被踢出軍營,喝酒之時,說誓要給李勳一個好看!”王子騰聽了方冀的建議,還是想出了一些減少阻力的建議,比如將校裁汰出京營後,既往不咎,這本身是為了消弭禍端的手段,配合著龐師立的騎卒以及倪彪的中護軍威懾,還真有些溫言在口,大在手的味道。

但京營將校豈是好相與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賄賂王子騰以及心腹的有一些,但賄賂也不是都作效,因為京營總要整頓,誰走誰不走?

但如李勳這樣以欺詐之法,收繳軍將之財貨,就有些招人恨了。

賈珩眸光深深,問道:“耀武營中,類似之事多嗎?”

“如何不多?聽說有位參將將自家女兒送給李勳作妾,又送了五千兩銀子,方得保全。”沈炎下意識壓低了聲音說著,又道:“聽說那三位選鋒使,可撈了不少銀子……”王子騰一共任命了三位選鋒使——李勳、嶽慶、姚光三人裁軍小組。

賈珩面漸漸默然,目光冷閃。

恐怕要出事的就是這個耀武營了。

***********************************

第三百零六章他薛蟠,也有今天?

寧國府正是冬月時節,朔風肆過大地,將晚時分,天就有些昏沉,烏雲低垂,似在醞釀著一場大雪。

關中地區在數月間,已下過一場大雪和一場小雪,算是初步緩解了關中之地的旱情,但禾苗仍需豐沛雨水滋潤,明年方得豐收,故這場大雪,還是頗得京中官員期待。

賈珩在離五城兵馬司前,吩咐四城指揮注意接濟在京中,以防止餓殍之事出現,就在幾個年輕小廝扈從下,返回寧國府。

一路上,可見路人行人稀少,反而沿街酒肆之內,人滿為患,聲音嘈雜。

將近寧榮街時,天上已紛紛揚揚落下雪花來。

賈珩在府門前下了車,門房管事俞祿帶著幾個小廝近前,上前接過韁繩,陪著笑道:“大爺,回來了。”賈珩打量了一眼俞祿,這是寧國府原本的管事,後來寧府僕人雖得清理了一通,但還是留下了一些舊人,如這原著中的俞祿就是一個,如按著諧音而計,就是“餘祿”,意喻不是太好。

賈珩道:“將馬在馬廄裡好生用草料喂著。”俞祿笑著彎應了,說道:“后街的敕大爺他們過來議置辦年貨的事兒,黑山村的烏管事也打發了人先一步過來,說今年的歲貢,已在路上了。”賈珩點了點頭,想起烏進孝,此人也算是紅樓原著中有名的人物了,烏家兄弟在莊田上,與先前的吳新登、單大良之幾無二致。

值得一提的是,賈敕、賈敦、賈效,三人是庶支中年歲稍長者,屬於和賈政、賈赦一輩兒的人物,現在與蔡嬸的丈夫,一同幫著管著寧府內的米糧果疏採買等瑣碎事宜。

賈珍在時,不大照顧宗族,這些族人也就是在寧府辦喪事時,過一面兩面,如今賈珩見三家尚算老實可靠,就分了一些差事。

至於內宅諸事,則由蔡嬸的兒媳婦張氏與尤氏兩個人協管著,前院年輕小廝則由焦大統帶,至於蔡嬸的兒子,之前也只是老實的莊稼漢,皆在焦大身旁幫忙。

賬房則是蔡嬸和一位老帳房共同管理著。

幾乎可以說,寧國府的執事事務,既有原本的寧府世僕,還有賈族的庶族族人,還有賈珩帶來的蔡氏一家,幾乎是三足鼎立,涇渭分明,彼此牽制。

比起榮府的人口繁多,人浮於事,開銷龐大,寧府僕人要少一些,經數月以來的歷次整飭,婆子、丫鬟都知道府裡年輕主子不好糊,安生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