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大清早兒,兵部左侍郎蔣夙成,以及兵部右侍郎孟光遠,就來到官廳中坐衙視事。
夏的清晨,涼風吹拂而起,帶著昨晚的一場小雨,消退暑氣,涼
宜人。
蔣夙成是一個年歲五十出頭的瘦老頭,一襲緋袍官服,頭戴黑烏紗帽,坐在官廳西南角的書案後,拿起遞來的公文,目光微訝,說道:“江北大營一下子黜落這麼多將校,老孟,你怎麼看?”隨著江北大營如火如荼的清查將校過往貪腐情狀,肅清黃、嚴、胡等餘毒,大批將校因為過往貪墨軍餉、違反軍紀被罷黜、降階軍職,而後,自然要將名冊報至兵部。
孟光遠是一個年歲五十許,身材微胖的官吏,頜下蓄著短鬚,笑了笑說道:“他是軍機大臣,領著聖旨,之後縱是將校遷轉,也不用看我們的臉,只是知會一聲。”蔣夙成點了點頭,笑了笑道:“聽說江南大營最近也要裁汰老弱,重新簡拔將校,這下子,江南江北都振奮有為,氣象更新,還真是讓人額手相慶之事。”這話其實說的有著幾分戲謔,兩人都在南京兵部多久,深知江南江北大營兵馬的戰力。
整飭武備,不是那般簡單的。
孟光遠笑了笑,說道:“等沈大人過來,再做計議些軍將都是當初安南之戰的舊將,沒有安南侯的話,誰能擺得了?”江南大營不少將校都是隆治年間征討安南的老將,如今在金陵多數屬於養老狀態,現在沈邡擺出一副要厲行整飭的態勢,自然需要和軍將的領頭人物安南侯先鬥一次法。
而就在這時,官衙之外書吏來報,兩江總督沈邡領著一眾扈從前來兵部。
蔣夙成與孟光遠對視一眼,暗道一聲來了,紛紛離座起身,出官廳相。
不多時,兩江總督沈邡在主簿白思行、通判盧朝雲等一眾書辦、扈從的簇擁下,進得兵部衙門官廳。
因為兩江總督加右都御史銜,屬於正二品官,如果加兵部尚書銜,如當初的賈珩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就是從一品,比之兩位侍郎在品級上還要高一級。
兩位侍郎都是以下官之禮相待,口稱下官,見禮而罷。
雙方落座下來,書吏奉上香茗,然後徐徐退下。
蔣夙成轉眸看向沈邡,當先開口道:“沈大人,江南大營整頓所需得軍械已經在昨讓車駕司的張郎中押送過去,軍餉方面,戶部並未補發錢糧,還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齊備。”兩位兵部侍郎都是浸
官場多年的老油條,再加上蔣夙成與沈邡這等封疆大吏常有
往,平時關係還不錯。
沈邡放下茶盅,蒼老面容神閒適,說道:“戶部方面,因倒賣官糧一案,潘汝錫潘老大人被貶斥,侍郎錢樹文錢大人被革職拿問,現在還在刑部大牢裡等待聖裁,相關軍餉一時間倒也籌措不及。”還是當初賈珩在淮安府打擊囤貨居奇之事引起,戶部尚書潘汝錫因為牽聯其孫之案,勒令回家閉門反省,戶部侍郎錢樹文與另外一位倉場侍郎則因涉案過身,都被革職拿問。
提及倒賣官糧一案,蔣夙成目光幽晦幾分,面就有幾分不自然。
他的弟弟蔣廷瑀也向著淮安府城以及淮南等地倒賣糧食,但因為那位永寧伯壞事之故,賠本而歸。
“軍餉的事兒,或早或晚都會撥付,倒不用擔憂,以江南之地富庶,秋糧豐收之時,從中留下一二百萬石,饋給江南大營軍需,都是無虞。”蔣夙成似是寬說道。
“今年的秋糧,朝廷催要一如歷年常數,不是那般好截留的。”沈邡眉頭緊皺,沉聲說道。兩江總督督問兩江民政、軍政諸事,對江南、江西等地的稅糧有催繳之責,而在稅糧解送戶部之後,還要協助遞送至京,只有差事辦得好,才能在中樞受到崇平帝的矚目,入閣才能有著指望。
蔣夙成也不糾結此事,只是陪著沈邡閒聊著,一旁的孟光遠不時接話。
眾人敘著話,忽而外間一個書吏再次來報,道:“大人,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永寧伯來了。”在場的幾位緋袍官吏連同沈邡帶來的幾位文吏扈從,面皆是一變,蔣夙成與孟光遠兩人向著沈邡告了一聲罪,而後離座起身,快步
至儀門。
卻見,從開的部堂大院門檻,大批著飛魚服,懸繡
刀的錦衣府衛先行扈從警戒,而後一個蟒服少年步入庭院,威儀深重,顧盼自雄。
這般排場………出警入蹕也不過如此了吧?兩位兵部侍郎以及身後幾位主事、令史,多是心頭泛起一股凝重心緒。
當然,賈珩這般出行警戒排場也說得過去,因為,不是剛在揚州被虜王刺殺?
蔣夙成朝著那蟒服少年趨行幾步,拱手道:“下官見過賈大人。”孟光遠也近前,向著賈珩同樣拱手行了一禮。
這就是官場下官見上官的禮數,不管心頭怎麼想,怎麼暗地裡使絆子,起碼錶面不讓人挑出來病。
賈珩伸手虛扶,面容沉靜如水,聲音溫和道:“兩位部堂請起。”寒暄間,在兩位侍郎的陪同下,在錦衣府衛扈從中,舉步邁入官廳,待瞧見正在官廳的梨花木靠背椅上老神在在坐著的沈邡,笑著問道:“沈大人也在?”沈邡這才起得身來,威嚴沉凝的面容上擠出一絲笑意,說道:“永寧伯,許久不見。”賈珩點了點頭,落座下來,看向蔣孟兩人,道明來意,說道:“蔣大人,孟大人,本官前來是為軍械、糧餉而來,今江北大營新飭,缺糧少械,兵部方面武庫司需要撥付一批軍械,以供整軍經武所需。”蔣夙成聞言,面遲疑片刻,說道:“這個………賈大人有所不知,兵部武庫司方面軍械儲備不足,先前已撥付給江南大營,如今武庫司並無太多軍械撥付,賈大人是否再等待一些時
?”其實,還真不是蔣夙成信口開河地推搪,而是事情的確如此,江南大營六萬兵馬,這麼多的軍械換裝,數量龐大,優先供給之後,江北大營的供應自然也就保障不上。
當然,真正想解決,南京兵部還是有著辦法。
賈珩看向一旁的沈邡,道:“沈大人也來請求撥付軍械甲冑?”
“原先軍械、甲冑都是好幾年的軍械、甲冑,江南地方雨水豐沛,氣候溼,不少都是鏽蝕斑斑,如今江南大營重新整飭,亟需補充。”沈邡也不迴避,目光平靜地看向賈珩,綿裡藏針地解釋道。
賈珩笑了笑,說道:“江北先行整飭,公文也是先行遞送兵部,可否先勻給江北大營?江北大營所需並不多。”沈邡同樣笑著說道:“賈大人這話,老朽就不敢苟同了。”因為真正論起品階,賈珩是朝品武勳,論起文職加銜,賈珩以軍機大臣,又領正二品兵部尚書,沈邡既不願口稱下官,也不好自稱本官,為人詬病以自矜,是故自稱老朽。
沈邡整容斂道:“江南大營事關故都安危,祖廟社稷,自要第一時間換裝甲兵,先前東虜虜王竟然潛入揚州,足見東虜勢力已陰匿江南之地,意
興風作
,如南京故都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永寧伯為軍機大臣,常謀以軍國大事,不會不知此事之緊要罷?”這其實也是賈珩當初藉口整飭江防的緣由,但賈珩還未來得及說,卻被沈邡搶先一步拿過來堵著。
賈珩淡淡一笑,說道:“本官從未說金陵故都不重,只是江北大營兵甲,兵部先行勻出一批,俟江南有警,江北也會派兵馬增援,正因本官與聞樞密,才知江南、江北,係為一體,如江北不存,江南安危何在?沈大人經略一方,應知此理才是。”他不想與這沈邡爭論江南江北,究竟是誰重要,這只是落入沈邡的話術陷阱,那就都重要。
賈珩敘說完畢目光緊緊盯著不遠處的蔣夙成,輕聲說道:“據本官所知,南京兵部下轄三十二座軍械作坊,如全力開工,可保二十萬甲兵供應。”陳瀟此刻站在賈珩身後,看向官廳之中槍舌劍的一幕,目光先是落在蔣、孟兩人身上,旋即看向那眉眼英氣
人的少年臉上。
南京部衙的靡靡懈怠風氣,與多年前一模一樣,或者說整個大漢全境,立國百年,承平久,皆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他。
少女英氣眉頭之下的清眸,瞥向那清雋冷冽的少年,心頭卻有幾許複雜。
因為少女每每想到這樣一個前途無量,可為聖主明君的少年,連於美
,都有一種
神分裂和痛心疾首之
。
瞧瞧,都和什麼人廝混一起,蕩婦王妃,還是個蛇蠍毒婦,沒有長開的黃丫頭,還有什麼?
幾是葷素不忌………嗯,好像沒了?
不對,就是一個普通少年,怎麼懂得那般多的花樣,也是妥妥一個驕奢逸,荒
無度的昏君種子。
她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
聽賈珩提及兵部轄下的作坊,蔣夙成忍不住說道:“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黃曆了………嗯,南京承平久兵無戰心,軍械作坊之內,匠工
散,現在能出產也不太多。”孟光遠也開口道:“金陵如今已不復太宗時舊觀,縱全力開工,一個月也造不了多少甲兵。”沈邡這時,反而端起茶盅,輕輕抿了一口,只是將蒼老目光斜乜了一眼賈珩,心頭冷笑漣漣。
如果以為南京官場是神京,可以為所為,斧砍刀劈,那就大錯特錯!
整個南京六部都是這股散漫、靡靡的風氣,你若迫過甚,直接撂挑子,敢逞權耍橫,只會遭到江南官場集中抵制,讓你寸步難行。
賈珩沉聲道:“所以,一旦既有戰事,軍械籌備不齊,南京兵部何以自處?”其實來之前就早有預料,來兵部討要軍械不會順利,不說蔣夙成因淮安府前事,南京兵部多半也會遲延,這是金陵南國的懈怠風氣所致。
孟光遠接話說道:“賈大人,南京除開國那會兒,已經近百年沒有戰事,如今江南、江北大營整飭兵務,南京兵部勢必相援,不如這樣,江北大營再等半個月,下官和蔣大人再想想辦法。”賈珩看向一旁正在喝著茶看著笑話的沈邡,目光銳利如劍,問道:“沈大人也是這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