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紫女讓你來咸陽是發生何事了嗎?”嬴政只是淡漠掃了一眼,目光便再次聚焦在手中竹簡上。
“啟稟大王,紫女姑娘讓婢子將此信函,親手於大王。”鸚歌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封密函,雙手呈上。
不久之後,驚鯢將密函放在嬴政面前。
片刻,嬴政將密函放下,臉上出玩味,“很好,寡人知道了,驚鯢,先將她安置一下,這次的事情,也讓她參與進來吧。”
“諾。”驚鯢並不知道紫女給嬴政寫了什麼東西,不夠她對嬴政完全信任,從不反駁。
鸚歌也有些茫然,顯然她也不知道里面寫的是什麼內容,站起身的時候,這才看到嬴政的面容。
十三四歲的年紀,卻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穩重。
而就是眼前的少年,滅了韓國。
不過鸚歌不敢多看,低下頭,跟著驚鯢離開。……在嬴政受到紫女密函的時候。
楚國蘭陵縣,一個滿頭灰白髮絲,面紅潤的老者同樣收到了數千裡外的一封信。
“從咸陽而來?”剛剛講完課的荀況意外看著風塵僕僕的送信人,一臉意外。
顯然沒想到會有秦國來信。
荀況,當世儒家宗師。
他本是趙國人,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受申君黃歇邀請,擔任蘭陵令至今。
事務不多,因此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以及教育弟子。
韓國九公子韓非、秦吏李斯而今皆為他的入室弟子。
而他也對這兩個弟子尤為看重。
這兩人,各有所長,才智都乃當今天下上上之選。
做為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祭酒的荀況,在識人一道之上,眼光自是毒辣非常。
“老師。”這時,一個丰神如玉,面容溫和的青年來到荀況身邊,恭敬行禮,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個面容普通,但氣態沉穩,甚至帶著幾分凌厲的青年,“老師,這是?”
“是從咸陽來的信。”荀況看了下封好的竹筒,有些奇怪,“我記得自從當離秦之後,在秦國並無好友才是,會是誰給我送信呢?”
“嗯?這印章是……”這時,李斯的目光突然落在了角落處的印章上,那是一個秦篆——政。
李斯出身秦吏,曾為吏多年,因為不想虛度人生,所以來楚國求學,對於秦國的文字自然悉無比,甚至他一度覺得秦國的文字還是有些複雜,有心簡化,不過他位卑言輕,因此從未實施。
“政?秦國當今的王上便是秦王政,難道……”李斯心下一動,但又覺得有些不可能,“秦王政才十三四歲,他與老師也並未見過,怎會差人來給老師送信?”就在疑惑間,荀況與韓非也察覺了李斯的異狀,荀況狐疑地掃了一眼李斯,“你知道是誰送來的?”
“啟稟老師。”李斯躬身做揖,指著密函上的小印道:“老師請看這印。”
“嗯?是政!”荀況可是昔稷下學宮的祭酒,通
七國語言與文字,年輕的時候更遊歷七國,因此一眼便認了出來。
“是秦王政!”韓非也眼睛一亮,立即說道。
畢竟嬴政可是滅了他的母國,他對嬴政這個名字可謂是銘刻在心,而從咸陽來的信,署名為‘政’的只能有一個人。
那就是當今秦王。
“秦王,有趣。”荀況拆開密封,取出裡面的書,展開細看。
許久過後,“老師,秦王在信中寫了什麼嗎?”看到荀況眉頭微挑,李斯忍不住好奇問道。
荀況隨手將書
給身邊的韓非,口中淡淡說道:“秦王邀請我去秦國出仕。”
“那秦王夠有眼光,能識得老師大才!”李斯立即奉承道。
一旁韓非則接過書看去,片刻過後才道:“秦王政信中言辭懇切,看來他很看重老師的能力啊!”
“如此求賢若渴的姿態,秦國在他手中,必將更加強盛。”韓非目光一時複雜。
畢竟嬴政越厲害,那麼對六,不,是五國的威脅越強大。
尤其,韓國已經覆滅,更是讓他無比複雜。
本來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是該回去的,但是他不知道如何面對那國破山河,因此最近兩年,都在用心著書。
“那老師準備答應嗎?”李斯拱手問道。
荀況微微搖頭,“申君乃我好友,我豈能見利而忘義,且秦國重視刑法吏治已有六世,上下早已將那刑名之術銘刻,若想要改變,要看秦王之心是否堅定,但秦王政雖年少,卻有虎狼之心,
天下,我之學說與他有所相悖,難為其用。”
“但老師同樣通法術,可為當今法家宗師。”李斯不解,他從荀況身上學到了許多法家智慧,讓他大開眼界,進步甚多。
“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禮以定倫,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為用,而今秦國輕仁義而重刑法,只講法治,不講禮治,百姓只是畏懼刑罰,一有機會仍會作亂,如今秦國看似強大,卻也只是因為外有諸敵,因此上下一心,一旦外地盡去,必是內患頻發,但那個時候想要改變,將難上加難。”
“那老師更該入秦,與秦王明言才是啊!”李斯一臉動,“老師才學智慧直追儒家孔孟,法家商鞅,如此才學,當為國相,一展經世之才!”荀況卻是一臉平靜,他掃了一眼李斯,淡淡道:“學而為名,為利,實違聖道!實屬下乘!”第二百九十四章“弟子知錯!”李斯一愣,隨即連忙低頭說道。
“知錯就好,這一點,你要向你的師兄韓非好好學習。”荀況提點一句,轉身就要離開。
而聽得此話的李斯,袖中拳頭不由緊握。
這一點,轉過身的荀況並非發現,而韓非也並未察覺,反而憂心說道:“老師,就這樣拒絕秦王嗎?”雖然嬴政對他有著滅國滅家之仇,但韓非顯然也是擔憂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