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緊隨其後,其他幾國也紛紛開口。
氣的殿內不少人吹鬍子瞪眼。
才和平幾天,山東五國又不安分了。
“大王以為如何?”呂不韋沒有發表意見,而是轉過身,看向臺上的嬴政,輕聲問道。
“滑天下之大稽!”嬴政冷笑一聲,“現在我秦國是戰勝國,爾等之言,倒是以為我秦國吃了敗仗,韓國是寡人,是我秦國銳士用血打下的,你們如果不服,想要來拿,不如再戰一場啊!”嬴政神情淡漠,看著殿下五國使臣,繼續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大王,除非派出五國公子入秦為質,不然就等著秦國的銳士踏平你們的國都吧!”
“下朝!”嬴政一揮寬大衣袖,起身離開。
“恭送大王!”秦國文武百官立即躬身。
其中一些武將更是昂著頭走到五國使臣面前,哼了幾聲,“敗軍之國,也敢覬覦我秦國領土,滑稽!”
“就是,有本事用劍來搶啊!”五國使臣臉難看。
本來談判這種事,有來有往,討價還價,他要的高,但是你可以還的低,但現在,秦國簡直雁過拔,不止不準備吐一點好處,還要五國派出公子入侵為質,反撈一筆。
“罷了,先回去回稟大王。”五國使臣紛紛搖頭離開。
讓公子入秦為質這種事,可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軍功章的構思咸陽宮。
嬴政捧著竹簡,翻看著呂不韋給他的名錄。
這些名錄都是從函谷關一戰開始到滅韓,所有有功之人的名錄。
有些人死了,有些人殘了,還有一些人立功,獲得了爵位。
洋洋灑灑幾萬人,不過都已經核對過軍功,做過整理。
功勞大小都分別歸類。
殿內坐著的除了呂不韋之外,還有蒙驁、渭陽君、王賁、公子啟等人。
這是一個小會,其他將軍大多在軍營值守。
但這小會規格也極高。
集合了相首、將首、宗室之首以及秦王的親信。
他們在這裡的一個決定,可以讓整個秦國動盪,乃至天下動盪。
“大王,如今軍中賞賜以及撫卹都已經按照規矩照例發下,不知大王還有何吩咐?”呂不韋跪坐在嬴政的對面,好奇問道。
而在一旁,羋啟與王賁也一臉奇怪。
至從商君變法以來,軍功為先在秦國已經深蒂固,沒有人敢貪墨他人軍功,因為這是死罪,甚至還會牽連自己的家人。
所以當嬴政要看這些獎賞名錄的時候,呂不韋第一個反應就是嬴政不信任他們,認為他們敢貪墨功勞,然後想想又不可能,因為這對秦國有害無益,一旦如此秦國的基就要崩塌。
然後就是覺得嬴政準備對軍功做些什麼。
只不過他還不知道是好是壞。
蒙驁也眉頭微皺,目中浮現一抹擔憂,但隨即便消失不見。
他相信嬴政不會自毀基,而且老秦人以及滿朝文武也不可能讓人動搖軍功
基。
“今寡人找相邦與蒙將軍以及叔父確有一事要談,寡人繼位,韓國乃寡人所滅的第一個國家,寡人以為當為後世謹記。”嬴政說著話,輕輕一揮手,身後冬兒捧著一個木盒放在了眾人中間的木桌上。
“嗯?”呂不韋眼睛一眯,看向木盒,心中奇怪。
“諸位請看。”嬴政一臉微笑,就連一旁的蒙驁、渭陽君以及公子啟都出好奇,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嬴政在賣什麼關子。
“這是……”呂不韋打開木盒,只見木盒乃三枚大小相同、材質不一樣、極為緻的圓形硬幣靜靜擺放。
說是貨幣,但卻並非現在的秦國貨幣,而且也太大了,還是實心的。
並且如此美,目前秦國的模具好像還鑄造不出來,只能人工雕刻,但那樣可太費人力與時間了。
因此呂不韋滿心不解。
“我秦國有軍功爵,卻未有軍功章,寡人滅韓,當為後世所銘記,因此寡人決定,未來每逢大戰勝之,當為立功者頒發軍功章,紀念此戰,以表其功!”
“軍功章?”呂不韋將何種三枚兩寸大小(4.6cm)的軍功章放在手中細看。
銅製功勳章略顯糙,正刻‘秦’字,背上刻名字,中刻戰役之名,最下則刻
期。
比如他手中這枚,上刻‘黑夫’,中刻‘五縱函谷’(意:五國合縱函谷關),下刻‘莊襄王三年’。
而到了銀章則不一樣,極為良,正面‘秦’字變小,鑲嵌於簡易玄鳥圖紋的
口,而背面則格式一樣,只不過字跡更加清晰、
細,顯然是經過仔細雕琢的。
金章正面玄鳥則變成一條盤踞的真龍,栩栩如生,龍鱗清晰,此等工藝一般都是為王公貴族們打造美飾物的頂級工匠才有這本事,單這一枚怕不是就要至少半月功夫打磨。
而在其背面,則刻著簡單七字,蒙驁,滅韓,秦王政。
沒有期。
呂不韋暗暗皺眉,隨即輕聲問道:“大王,這軍功章除了紀念之外,還有何作用?又以何等功勞分發?”呂不韋很聰明,看出著所謂的軍功章很良,必然不可能多發,因此他想知道這會不會對秦國的軍功爵體質產生影響。
畢竟軍功爵是秦國強大的基。
蒙驁也憂心忡忡,沉聲說道:“大王,軍功爵乃我秦國基,萬不可輕動啊!”
“大王,軍功爵絕不可動!”渭陽君嬴子傒也肅然道。
他們肩負莊襄王囑託,同為託孤之臣,自然不希望嬴政有太大變動,導致秦國出現問題。